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谢康成 《广西教育》2006,(5B):33-34
高中立体几何内容《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画法》在新旧教材中作了不同的处理,该内容在旧教材及新教材高二数学第二册(下B)中都是放在“平面的基本性质”之后接着学习的,但唯独在新教材高二数学第二册(下A)中,该内容却被安排到9.7“棱柱的性质”之后才学习。这一内容往后移动后,给使用(下A)版的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表现为学生对课本或资料中出现的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感觉特别差,当他们看到直观图时,产生不了正确的立体的感觉,想象不出真实几何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总是容易产生错觉。这样就会影响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解题时思维受阻或解错题,从而使他们本能地对立体几何产生一种莫明恐惧,减弱他们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由于本人使用的是(下A)教材,笔者结合自己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遇到的情况,现就这一内容后移给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带来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表示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空间图形的直观图。严格地说,这种图形在平面上画出来既要有立体感,能表达出图形各主要部分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又要有美感,具体体现为准确性、简单性、比例的协调性。目前在中学使用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在平面内有一个已知图形G~*和一条已知直线l与G~*相交(即它们有公共点),现将这个平面沿l翻折成一个二面角α-l-β,使其平面角等于已知角θ.试问:怎样画出这个翻折图形的直观图呢?本文谈谈这类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供参考.(一)首先讨论:怎样画出上述问题中的二面角α-l-β的直观图?(1)设θ=90°.这时α-l-β是直二面角,它的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是众所周知的.按习惯,总是把它的一个面β置于竖直位置,并且面β正对着看图者.画直观图时,作一个平行  相似文献   

4.
若记平面内的封闭图形为F,在这个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后,按照斜二测画法(横不变,纵减半,角45°)画出这个图形的直观图F′与原图形F比较,形状有明显不同,且由于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不同,得到相应的直观图的形状也可能不同,我们的问题是: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倘若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中,对水平放置的平面多边形的直观图的画法,采用了斜二测画法.在画图规则中,规定了平行于轴的线段的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轴的线段的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的长度缩为原来的一半.而对于不平行于轴的平行线段是否仍平行,不平行于轴的线段的长度是否改变呢?本文借助平面向量对此类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看了贵刊1983年第一期登载《正五棱锥直观图的简易画法》一文后,感到合理、迅速地画出正五棱锥的近似直观图,对于求解有关立几问题、确实是十分有用的,教师掌握这个简易画法、在教学中无疑会带来不少好处。从这里也想到现行的教材没有使学生掌握画已知正五边形一边和锥高的条件下,准确画出正五棱锥直观图,贵刊既介绍了它的简易的近似画法我认为再介绍一下它的准确画法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张小红 《广西教育》2013,(17):62-62,74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一定要结合身边实际,特别是平面图形的学习。平面图形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而来,但又与平时的认识不同。例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这一课,角的特征很简单,即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但学生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分析《平面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一般特征,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并对相关教学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7~98页"整理与反思"的后半部分,第98~99页"练习与实践"第7~10题。【教学目标】1.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2.学会用网络图、集合圈等形式正确表示已经学过的平面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内容分析以及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等平面图形。本课以《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从立体一平面一立体的规律,尝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工具、探究工具和评价工具,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参与、体验概念形成和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按语 “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课题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堂教学研究”核心子课题(批号:080419),主持人为唐传义、叶新和,由总课题组和泰州市教研室共同管理.  相似文献   

12.
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开动脑筋,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平面图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教学目标: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15.
<正>一、缘起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中的一道练习题。在进行本单元集体备课时,大家一致认为,这道题具有开发为一节探究课的空间与价值。理由主要有三:1.破解学生学习实践中的难点。基于教学实践的经验,长度比和面积比之间的关系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有学生认为面积比就是边长比或周长比,只靠刷题经验很难深刻理解这些关系背后的具体原因。如果将探究的历程拉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和小组探究出来的结论,将会对面积比和长度比的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分 ,共 2 0分 )1 .如图 1 ,AB =1 0 ,AD =6,BC =8,则CD的长是 (   ) .                     (A) 4     (B) 3     (C) 2     (D) 12 .如图 2 ,A ,B ,C是直线AC上的三个点 ,则能用图中字母表示的射线有 (   )条 .(A) 6     (B) 5     (C) 4     (D) 33 .下列说法 :( 1 )若线段AM =MB ,则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 2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3 )纯角和锐角是互补的角 ;( 4 )过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5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相似文献   

17.
1.(5分)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2.(每小题4分,共24分)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如不对,说明 理由): (l)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把这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 这个角的平分线.() (2)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过点A作直线Z的垂线AB,则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 距离.() (5)过直线外的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不止一条.() (6)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6分)平角是度的角,周角是度的角.直角是平角的 ,因此,直角是度的角.4.(6分)锐角是直角的角(填“大于,,、“等…  相似文献   

18.
19.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的知识点多且十分易混,源自生活实际却又不同于日常所见——抽象、不容易理解,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知识清单,可翻阅课本,可与同学探讨,可请教老师,进行自测,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章所涉及的基本几何元素以及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日翻︸{摸攀蒸:料落爆翼稗1.在线段AB上任取一点Pl(不与点A、B重合),则其上共有线段_条;在线段AB上任取两点Pl、几(不与点A、B重合),则其上共有线段_条;在线段孟B上任取(。一1)个点:Pl,几,只,·,’,Pn_,(不与A、B重合),则其上共有线段_条. 2.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线段通c的中点,点E是线段‘召的中点,且刀召二Zcm,则AB二_cm. 3.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且月-气扩一亡,扩飞AB=8 cm,BC二5 om,则AC=_cm. 4.只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不同的角(小图1于平角)_个. 5.如图2,这是一块手表,早上8时时针、分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