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延伸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形成“问题教学”思维。可是,一些教师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却是学生互问互答,教师几乎不用操心。其实所有这些都不是“问题教学”出的错,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因而很…  相似文献   

2.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听一些人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可是,我们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是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都是学生互问互答,老师几乎不用操心。不知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什么是“问题教学”?该怎样进行“问题教学”?(陕西一教师)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亦已将研究性学习延伸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课堂“问题教学”思维。“问题”成了点燃课堂活力的亮点,成了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延伸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形成“问题教学”思维。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步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在课堂教学中逐渐被采用。特别是“问题教学法”,由于理念先进,形式新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有些时候我们对“问题教学”进行了浅层次的理解,忽视了问题的设计。课堂上“你问我答”,热热闹闹,有单纯求热闹图形式的偏向。也有些时候,我们认为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连缀课堂,却缺少对问题的甄选,把问题教学变成了提问形式的“灌输”。当然有时我们也认识到问题教学要追求有深度的问题,但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平等中的首席),特别是忽视文本,丢弃“重点”,学生提什么,我们就答什么,造成开无轨电车的现象。这些其实都是没有领悟“问题教学”的实质而造成的。那么,问题教学法该如何界定?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该如何进行问题的设计?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导学"模式是教师常用的经典模式,但从我多年对"问题导学"课堂模式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滥用问题,有些教师设计"满堂问",由于问题质量不高,导致课堂大部分时间浪费在问答环节,学生疲于应付而思维却停留在简单阶段;有些教师没有跳出"问题只是课堂辅助"的教学思路,导致问题"喧宾夺主",教学效率不高。那么,如何创新基于"问题导学"的课堂模式,而让经典的课堂模式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注入  相似文献   

7.
“学案教学”越来越被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了解、接受并应用。“学案教学”首先是确定“目标”,“学案”展示给学生的第一步也是“目标”。然而有些教师的学案的这“第一步”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目标”的认识与理解,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配合性,在整体上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甚至会出现反面效果。  相似文献   

8.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出问题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带着疑惑,带着期待,走进了新课程的教学。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并始终关注着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每个学生潜心读书,  相似文献   

9.
透视“翻转课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转课堂是什么?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是为了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虽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的学习;是课堂的内容得以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的学习;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更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的学习。翻转课堂不是什么?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除了教学视频外,还应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不是用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地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更不是学生孤立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不买账”的情况:对课堂某些教学环节感到厌烦,对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对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抵触隋绪。面对学生的表现,有些教师会使用高压政策,来个“强买强卖”,这样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好。也有的教师喜欢和学生“讨价还价”,让学生有条件地接受,这当然也不是好办法。其实,这些需要“打折”的教学内容已经没有太多的含金量了,学生不愿接受,教师还有必要坚持吗?为什么不用别的内容进行替换呢?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久违的新鲜气象。但有些教师谈“新”雀跃,有些教师却谈“新”色变,这是为何?据我分析,“雀跃”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讲什么由学生作主,怎么讲也由学生作主,觉得自己可以无担一身轻,故而“雀跃”“;色变”的教师认为新课堂不能再讲教本教参了,形式和内容都要堂堂出新,节节有异,故而谈之“色变”。其实这两种非常态的心理都是被课改实施中的几个误区诱导的。走出了这几个误区,就会发现:新课改,其实并不难。误区之一:课堂形式化观摩现在的课改课,动辄声光电,课堂形式花里胡哨…  相似文献   

12.
常看到一些教师 ,他们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不关注学生的反应 ,不理睬学生的问题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去讲课 ,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站位”方式。也有些教师老是埋怨学生不专心、不动脑 ,几乎满堂都在训斥学生 ,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 ,这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对立的“站位”方式。  显然 ,上面两种“站位”方式都是不恰当的。何谓“站位”得当 ?应该看教师的“站位”能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这一教学规律已决定了教师在课堂的地位。但我认为 ,教师的课堂地位并不是…  相似文献   

13.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强调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他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然而,“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探究还需不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也是教师们常问的问题。探究肯定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需  相似文献   

14.
石清飒 《小学生》2011,(3):34-35
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要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观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今天,应该说这种理念也已经耳熟能详,在职的教师没有一个不知道的。然而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去问题教学,并不是教师们不愿意把新课程理念付诸实践,而是不知如何实施。那么怎样让课堂充满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最近观摩了不少语文课堂,发现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渐次成为教学时尚。然而仔细观察.发现有些课堂设计的问题太过宏大或者深刻.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回答起来不着边际,有的则在回答时明显发生歧义误解,白白耗费了时光。对此,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核心问题的呈现需要科学设计。不宜简单呈现,因此有意设计一系列的辅助问题.加以引导铺垫。这倒是不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教师智则教学智。”教师“智”,更多地表现在:课堂是否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核心。这不是降低对教师的要求.而是对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是对教师教育智慧的新挑战,教师的“主导”方式、时间发生了变化.但“主导”作用不削弱。优秀教师应当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以为.课堂上留给学生“说”的自由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探究式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历史课堂“问题探究式”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施:一、教师巧妙设疑,激活学生思维;二、学生合作探疑,教师精心点拨;三、学生探究生疑,教师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来年了,在其推动下,学校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教学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行为,都有了崭新的变化;特别是小学课堂,恍如春风吹拂一般,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曾几何时,教师如同一个老匠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模式打造课堂、培养学生、主导学生的发展,过足了“师道尊严”的瘾.如今,新课程改革呼唤的是新教师、新理念和新教法,培育的是新思想、新课堂、新学生,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位”课堂建构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位”改革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结合对小学教学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谈一谈小学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进”与“退”.  相似文献   

19.
乔亚东 《快乐阅读》2013,(12):88-88
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给主问题下了这样的定义: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对课文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引领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把握不到位,课堂提问较为随意化、简单化;有些教师往往按知识点肢解课文,为求达到“点点落实”,课堂提问较为零碎化、孤立化。这些提问都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主问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性阅读,它通过几个紧密相连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和支撑的作用,克服了提问零碎、随意、泛滥的问题,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真正做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常态课上,常常看到教师提出问题,耐心地启发诱导,而大部分学生是一片沉默;而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不亦乐乎地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看起来探究气氛浓烈。实际上二者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未实现。其实这些现象并不是“问题教学”出了错,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得当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探索的课才是高效的。中学生涉世未深,社会阅历浅,理论修养薄弱,在阅读课文时,思想上往往是困惑迷茫的。这就亟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教师设计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遗憾的是,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语文问题教学中还存在大量无效提问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