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科学教育发展观有三个特点:一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二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协调性;三是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3.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发展指导方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把坚持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发展的本质;把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把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把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教育发展的途径;把坚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式;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丰十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学校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学校教育一定要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创新,坚持以德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加强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通过改革高考内容与形式,开设综合素质课,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社会实践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科学教育发展观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它的显著特点是强调教育的实效性与教育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对照科学教育发展观审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问题,反思学校德育工作,我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四障碍”和“五脱节”。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快教育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敏锐适时地提出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问题,这对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快教育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而提出的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它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正确处理好在发展过程中发展观与政绩观、“三个明”、发展、改革、稳定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基本理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伟业。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永远处于主体地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恒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从定性、定量角度出发,建立了包括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投入、受教育年限及教育信息化水平等多维度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测量、评价尺度。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与把握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怎样的发展观,是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今后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崭新的诠释,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长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与保证.改进、发展教育早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和行动.教育上不去,人才、科技和经济各个方面都要受到制约.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及其发展.要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必须广泛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开发人的体能、智能与技能.全面奔小康,教育是关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一目标,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发展教育则是必需、必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当前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必须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凝炼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审视我国当前的教育,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略析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略析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论基础.那么,怎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给学生以主动权,让其积极、主动地发展;另外,教师实施“因材施教“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发展观的五大思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认识,充分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际和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思维变革,彰显出创新性、务实性、系统性、人本性以及和谐性等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