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现有招生就业模式的主要问题和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内涵,从模式的理念、架构和机制策略等方面构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模式,试图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点,构建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系,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招生工作与就业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中关键的而两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工作与就业工作看似两个不同的内容,但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这两项工作都必须以满足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点,构建满足社会需求、专业层次合理、人才培养多元化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系,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努力缩小社会需要层次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民办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加快,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考生和家长开始追求优质的高等教育,其观念已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在民办本科高校发展中,招生是关键,培养是核心,就业是出路,而直接影响招生和就业的命门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搭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19):187-188
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已成为普遍趋势,本文分析了招生、培养、就业三者关系,探究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难日益加剧;高校招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各职能部门相对分离,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即机构、制度"双到位",完善招生、培养、就业长效联动机制,因校而异,建立各具特色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校发展过程中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日益显现,改革学校招生、就业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建立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将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赤峰学院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现状和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提出建立赤峰学院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通过不断提高学校生源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的充分、高质量就业,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招生作为高校的入口环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节的起点.就业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对招生及人才培养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质量会对高校的招生及就业产生直接影响,也是衡量高校建设水平的基本标准.作为高校,需深入研判社会形势及人才需求情况,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进一步理清人才培养与招生、就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章立制、量化考核、科学反馈等手段,积极构建三方协调联动的创新机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及招生、就业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的需求量难以提供充足的大学生就业岗位。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各工程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通过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及其质量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人才培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区域性和招生、培养环节、就业和继续教育的区域性等方面。区域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管理的保障;生源的质量保障;培养环节的保障;就业的质量保障;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9.
招生和就业关乎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招生宣传、建设优质生源基地、建立招生就业与招生计划联动机制以及加强择业就业指导培训是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措施。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加强创新创业训练才是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参考,更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提升就业质量服务高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招生计划、增强就业服务水平,对实现高校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人才培养环节的提质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对学校2019届毕业生离校前和离校一年后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查,不再把“毕业去向落实率”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针对就业工作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各培养环节的跟踪调查反馈情况,总结提炼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兼具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就业质量提升策略,以期为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双精准”人才培养以精准对接社会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诉求为目标。高校通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扎实落实招生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考生诉求与专业选择、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人才输送与就业岗位、就业评价与专业调整五个对接,把“双精准”目标贯穿于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有效缓解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要增强学生岗位实践技能,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形式。借鉴国内外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面向企业用工需求,共定招生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设培养阶段,共用校企资源,共同考核评价,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起,北京工业大学及部分院校开始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和定岗定编”联动机制,就业工作同人才培养质量一样,逐渐成为衡量学院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本科生开设KAB创业教育选修课支持、引导学生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工作。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深化工作,实现院校可持续科学发展;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加强就业工作效果,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毕业生就业工作则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坚持“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出路为导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强招生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力促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宣传。保证质量.精心做好招生录取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城建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按照"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学院中心系部齐抓共管服务就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围绕市场在特色上做文章,逐步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左右,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学生生源结构、生源质量、性格特征和就业意向的多样化,立足差异化教学理念,针对中职与普高、单招与统招、文科与理科学生的差异,以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建立"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三线贯穿、强基重技"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使不同招生途径、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就业意向的学生培养质量都能得到提高,真正达到企业能够"选"得出、"用"得上、"育"得好、"留"得住四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为推进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依次递进的规律,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构建"3*(0.5+0.5)"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完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环境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针对应化专业招生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三方面对环境化学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郑仕华 《职教通讯》2011,(12):61-64
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以及实训基地这五个环节,在"五位一体"的高职办学模式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创业教育。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本文将工程领域中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本科教育领域,提出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并探讨其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理论与应用问题。其思想就是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核心,除原有已考虑的招生、培养、毕业等环节外,同时把就业与社会需求、社会评价以及毕业后再学习与终身学习等延伸信息涵盖进去,作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通过有关规章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予以固化,以达到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本科生就业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