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在国外,警察是心理咨询的常客。因为他们不断地被暴露在各种心理创伤中。不仅仅是警察,记者、医生也是很容易遭遇三级创伤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易春丽博士说,比如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医生,灾难报道、战地记者等,他们都是易感人群,这些职业也是心理高危职业。这也对现代的人事主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时,社会舆论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受灾地区的伤病员或医疗救援人员,较少重视同样在灾难现场辛勤工作的另一个群体—媒体工作者.他们作为灾难信息的传播者和见证者虽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没有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媒体工作者的心理创伤和压力不容忽视,媒体工作者是灾区现场向外界传输消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报道的质量对外界制定有效的救援措施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对媒体工作者进行突发性灾难报道时所经受的压力与心理创伤方面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心理预防和医疗救助,以保证他们在灾难现场的报道中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3.
危机传播中记者心理创伤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是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核心环节之一,记者或主持人的"在场"强化了媒体的风险呈现与风险沟通功能,但也使从事危机报道的记者容易出现职业心理创伤。而预防和规避记者的职业心理危机,既要靠记者的专业心理学知识的自我学习与调适,也有赖于新闻行业组织的专业培训以及针对职业心理创伤的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4.
张敏 《今传媒》2013,(2):125-126
创伤新闻报道在社会范围内的受关注程度日渐走高。实践表明,这类新闻报道所产生的"媒体创伤"不仅波及到了新闻事件的当事者、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同时还有新闻报道的生产者。本文旨在综观创伤新闻报道对以记者为典型的新闻报道生产者所产生的两层次"创伤"之表现,建设性提出帮助缓解其创伤伤害的意见,以期在学理层面拓展与丰富创伤新闻报道的探讨意义与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丽丽 《青年记者》2007,(10):104-105
新闻媒介肩负着“社会守望”的社会职责。随着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加和媒体竞争的激烈化,新闻一线的记在采访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对峙的场面,时时考验着记手中的“话语权”。倘若预期的“话语权”与角色扮演能力之间出现较大偏差,心理难免受挫,久而久之,将造成持久的“职业心理创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雷恺 《中国广播》2011,(11):71-73
记者在采访灾难事件时,本身也是灾难事件的受害者,新闻界必须重视记者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节。新闻媒体应该有对记者进行心理保护的意识,对记者进行灾前处置和灾后的专门心理辅导,记者也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7.
杜玫 《新闻世界》2009,(2):57-58
“所谓灾难性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对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马航客机失联,在还没有确定答案前,让无数人不安,所以阴谋论更加盛行。特别是,各种阴谋论都指向美国  相似文献   

9.
媒体的灾难报道不仅具有传播信息、提供知识、舆论监督的传统功能,还具有心理抚慰功能。随着救灾工作的进展,灾难报道可以在三个阶段发挥其心理抚慰功能:初期主要体现在信息的透明、及时和全面,借以消除受众因信息缺失所导致的恐慌情绪;中期主要体现在通过有效的舆论引导安抚人心,构建心理援助和支持的平台;后期主要体现在对灾难的反思与心理重建,弘扬坚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自然灾害与人为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我国,公众还没有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意识,所以作为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媒体就有义务在灾难时期为民众提供心理关照和援助。关注灾难阴影笼罩下的受众心理健康,分析灾难下不同时期的受众心理特点,对准确完成媒体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研究受众心理、新闻受众群体心理以及总结反省媒体由于缺乏受众心理分析而在报道中出现的误区,例证了在新时期全球背景下,一个有专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体,面对灾难,在做到传递真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灾难新闻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1.
雯文 《中国记者》2012,(8):88-89
杰的变化"最近特别不爱说话,就想一个人坐着发呆。"电话里,杰的声音微弱,像一只飞倦的鸟渴望归巢。杰是省城一家媒体的年轻记者,吃苦敬业,能打硬仗,每有艰难险重的报道任务,都冲在前面。汶川地震、矿区矿难、  相似文献   

12.
职业心理创伤是近年来档案工作者遇到的新挑战,对于档案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危害巨大。敏感的工作内容、正义的职业定位、沉默的行业文化、全息的记录方式、共情的工作理念是档案工作者出现职业心理创伤问题的主要原因。提高档案职业心理健康保护意识,构建档案职业心理健康保护资源体系,打造以人为本的档案工作模式,培育档案职业心理健康素养等措施可有效缓解档案工作者职业心理创伤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名20岁上下的士兵这样描述他在汶川地震寻找生还者的场景:黑暗中.借助手电照明.只找到了几具遇难者遗体。他准备返回,一回头,突然看到手电筒照到的地方是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而人已逝去多时。之后.这样一双瞪着的眼睛总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相似文献   

14.
明江 《新闻世界》2008,(7):23-24
“请不要对灾区的孩子们说:你要坚强”,“请不要在采访中让受伤的人们再次心理创伤”,“请不要在报纸或电视上过多出现血腥的画面报道”——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的时候,专家们开始呼吁对灾区群众和关心灾区的人们进行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消防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实施心理干预对维护健康、治疗与防范二级心理创伤的效果。方法:采用PSQI、SCL-90、SAS和SDS等量表对参加救援的消防战士进行评估,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一年后对研究组重新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心理干预能够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创伤,减少灾后刺激因素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并能保障与增强消防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心理干预帮助消防战士渡过二级心理创伤与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工作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社会各界对传媒、对新闻工作的看法、意见,我们从本期开始推出一组访谈文章,访谈对象都是新闻传媒播学科之外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工作者。希望通过他们的眼睛,对当前新闻工作给我们别样的透视。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后,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联合成立“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和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针对汶川地震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定期磋商,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专业的指导意见。他们针对与地震孤儿的心理救助密切相关的收养问题,经过磋商,向民政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件突发事件特别受人关注。像贵州瓮安的打砸烧事件,上海的袭警事件等。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这些事件成为一个个巨大的不和谐音符。这些事件背后原因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那就是社会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认知心理互动的网络信息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用户和信息组织者的认知心理进行了互动分析.试图用感知觉、注意、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等心理学因素论述其对网络信息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