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农村中小学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力量,广大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校园足球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他们仍然从事着足球教学与训练;另一方面,他们还是校园足球比赛的组织者和裁判员.所以这就需要广大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有一定的足球裁判知识和一定的比赛执法技能.  相似文献   

2.
朴庆华 《辅导员》2013,(24):60-60
<正>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习惯是第二天性",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就包括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是有些学生,不管教师怎样费劲,却收效甚微。我认为,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定问题。我想,很多老师都会对此有同感:学习成绩优异的学  相似文献   

3.
正抛纸球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器械运动项目之一,它对发展幼儿上肢、肩带、腰及腹肌力量有明显作用。由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有一定危险,所以,在部分老师体育活动中根本看不见纸球影子。出现这种现象不是教师能力不够,也不是幼儿园场地小的原因,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害怕纸球活动中伤害事故发生。这种伤害事故不是空穴来风,在我们身边确实有过类似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劳动在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进行创造性活动,在人之外不可能有任何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力量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人的劳动之所以具有创造性就在于:一方面,人具有创造的需要和能力;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要素和结构具有创造性的内在机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本质的思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劳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它创造了人及其人类世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和确证,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题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课外篮球活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篮球活动是目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较为广泛,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之一,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有课外组织管理不到位、场地缺乏、学校组织的篮球竞赛偏少、组织方式不规范、课外指导师资力量匮乏、男女参与比例很不协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定探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身体素质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练习包括:速度练习、灵敏练习、力量练习、耐力练习和柔韧练习等。一、力量是指克服对抗力的能力。它是各项运动都需要的身体素质。任何运动项目都需要力量,如果力量不足,就很难掌握现代的先进技术,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中最基本的,是其它素质的基础。二、耐力是指有机体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按性质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小强度或中等强度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专项耐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大强度的专项练习。一般耐力是基础,专门耐力是在一…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习惯是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些数学活动的特殊倾向,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  相似文献   

8.
王英 《辽宁教育》2013,(2X):74-75
<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只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兴趣引起的,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寻求满足的力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此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班主任应当懂得并善于运用师生沟通的艺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选拔培养好班干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和条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有意识培养品学兼优、关心集体、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课间活动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作为教师,不能禁止学生玩,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得快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优秀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影响和教育学生,对个别学生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乌申斯基说过:"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稳定性、系统性和自觉性;在学习计划上缺少主动性、持久性和强烈的目的性,因此就会导致小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指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中,以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下属心理上的一种不可抗拒的、正义道德的影响力。这种人格力量,在领导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要靠趔的力量,二要靠人格的力量。本文仅就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富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优越的地理条件使明代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拥有一定财富力量的富民阶层。富民的形成主要有力农和经商等多种途径。他们与身份性地主的显著区别在于除财富外没有其他任何超经济特权。正因为如此,在明代的赈灾救荒活动中,富民阶层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经济力量并为当时政府所重视。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富民参与到救荒活动中,对地方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能力是在语言活动中习得的。语文教学要在一定"语言活动训练场"中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语言鉴赏、语言评价等语感能力。因此,语文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言训练场",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而疑问具有强大的课堂驱动力。一、疑问是语文课堂的导向驱动力头脑中有了疑问,就拥有了解决疑问的天然动力;课堂中有了疑问,就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内在驱动力。不管这疑问是经由教师设疑激发产生,还是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产生,都能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引发一个兴趣。疑问驱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有所行动,疑问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路径参与活动,语文课堂在疑问的激发下活力四射。  相似文献   

14.
邹艳 《小学教学研究》2012,(26):104-105
在管理心理学中,吸引力是指能引导人们沿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管理心理学认为:当人们对组织目标或可能得到的东西有相当的兴趣和爱好时,这些东西就会形成对人们的吸引力。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就会吸引人们不断地向目标推进。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题记曾经有一颗种子,在我未出世之前,就扎根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曾经有一股细流,在我未出世之前,就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曾经有一种印记,在我未出世之前,就被深深地烙在我的骨骼上。  相似文献   

16.
"苏尼"是彝族社会自古就特有的文化活动群体之一,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苏尼"有其存在的深刻文化根基:"病"的存在是产生"苏尼"的直接根源;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力量赋予某些命定人从事"尼"的职业,其主持的"尼"仪式是彝族人用来赶鬼治病的主要手段。在仪式过程中,苏尼用来赶鬼和治病的各种"神"力,实质上来源于自然力量和现实生活中已去世的亲人以及在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的灵魂力量;"尼"仪式实际上反映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等各种现实力量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7.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学生有了"我要学"的欲望,就会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就会自觉地参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鼓励的力量是巨大的,犹如原子弹的威力;鼓励的魅力是诱人的,犹如幽幽深海中发出迷人光芒的明珠;鼓励的功效是多用的,犹如一把万能钥匙可以开启闭塞的心灵.在班级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可以保障学生的点滴收获、点滴进步都得到肯定,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习最原始的动力.所以,我在班级设立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计分制和小组学习评比制.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 爬是人基本活动之一,是儿童最早撑握的身体移动技能。爬行能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以及背肌和腹肌的力量,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在平时的户外活动中,我观察到班上的孩子对爬行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就设计了“蚂蚁搬豆”这个活动。在活动中我针对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设计了  相似文献   

19.
<正>活动背景爬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体育动作之一,这种手膝着地、交替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增强幼儿手脚肌肉的力量,也能促进其大脑的健康发展。有一天,班上的孩子玩爬行游戏,有个孩子爬着爬着就离开垫子爬到塑胶操场上了,看见我过来就问:"老师,为什么在垫子上爬,软软的很舒服;在操场上爬,却是硬硬的呢?"这个提问引起了我的注意:小班幼儿在运动中对活动材料和场地设置是敏感的。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在运动中多种体验,使其更有兴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活动与治理活动是学校改进的基本内容。教育教学群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管理群体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力量,治理群体是治理活动的主体力量;先治理群体,再管理群体,后教育教学群体,是学校改进的空间次序。从相对重要性的角度讲,治理群体在学校改进中要起到引领作用,管理群体在学校改进中要起到示范作用。在专家团队中培养热诚者,在工作团队中梯次推进,是学校改进的群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