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源于我们教育中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教育细节的积淀;源于每一次有效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2.
教育自觉理念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中,品质培养比技能培训更加重要,其中教育自觉品质的形成对教师的发展影响最深远、最持久.教育自觉是指源于对教育性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3.
“教育自觉”是源于对教育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终极目标行动和思维的教育品质。实现教育自觉的途径主要包括:从保障机制上为教育自律构造良好的港湾;在管理上实现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的分离;在教育科学研究上,尝试学术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坚守"积极孤独"中的教育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自觉"是源于对教育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终极目标行动和思维的教育品质.实现教育自觉的途径主要包括:从保障机制上为教育自律构造良好的港湾;在管理上实现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的分离;在教育科学研究上,尝试学术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自觉是指源于对教育性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它的基本特征是积极孤独,耐心等待,生命在场;它形成的内外有利条件是天赋欲望的正确引导、精英分子的榜样作用,公众民主意识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小娇 《成才之路》2011,(34):50-50
一、自觉地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看做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不是一堂课或几堂课就能形成的,这需要师生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每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下工夫去琢磨和去挖掘。当我们被历史感动,我们的思想因历史而升华时,我们可以说已经迈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教学要求"感受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统一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悄悄地演绎着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观、教师观进行新的定位。应该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都是用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桃李满园.为学生奉献着无私的爱。时代呼唤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否认我们不少教师总喜欢把爱的目光投向优秀生.然而在现实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别的暂且不论,单说集中体现孔子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的《论语》这部著作,就是一座宝库。今天重读这部古老的著作,仍能给新课程改革以启示。它能启发我们的教师将课程改革的诸多教育理念自觉地、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9.
当下.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新课程,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新课程教师究竟怎样教,学生究竟怎样学?”现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体验“Z+Z智能教育平台”的奇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刚进入新课程改革,“Z Z智能教育平台”也随我们一同走进了数学课堂。这个教育平台的应用将过去沉闷、生硬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将学术形态的数学动起来,将结果性的数学求证演绎为生成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在趣味盎然的学习中不自觉地走进数学王国。这是一个奇迹!我想,这个奇迹的出现,就源于“Z Z智能教育平台”的人本思想,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而人生是为让自己幸福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说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幸福。“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应是教育事业恒久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生本教育”理论强调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我们所施行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儿童在身体、智慧、审美、价值观和各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得到锻炼提高与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强烈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走向“生本”,必须培养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烈呼唤着阅读教学评价的改革。根据生本教育体系的若干理念和时代要求,笔者对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进行了如下粗浅的探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毕盈 《天津教育》2021,(1):39-40
“幸福”来自我们的生活经历,源于我们的心理体验。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围绕学校“幸福教育”的发展特色,我们以“做幸福的中心人”为方向勾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蓝图,确立了“让每一名中心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中心教师愉悦快乐地工作,让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留下精彩印记”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们以教师、学生和实践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三个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让快乐写在脸上,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智慧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真正本质或核心所在。本研究从现象学的视角对智慧教育理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阐述,明确指出智慧教育以人和世界、理想和现实的互动为宏观背景框架,以知识、道德和情志为微观基础,以确定地认知、正确地行动、恰当地言语为核心,以人与世界的和谐共生为终极目标,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智慧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关注细节,做好细节,才能成就大事,就是说“细节决定一切”,“习惯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课堂精彩也源于对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捕捉。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从细节着眼,追求生动而有效的教学。教师应当适时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捕捉每一瞬间的灵感,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更具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深刻地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教与学活动的特殊性和改革的必要性。现代教育技术被视为改革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如何理解和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自觉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每一个高职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贾朋 《河南教育》2004,(2):48-48
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源于每棵树木共担风雨;滔滔的江水滚滚东流,源于每滴水珠齐头并进;新时代的繁荣与发展,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创造。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里,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让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去感染、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帮助杨莹莹是开展“手拉手”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记录,我们感受到自己观察的视角在逐渐转变,教育理念在不断提升。通过观察记录,我们感受到:只有走进孩子,从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公正、客观地了解每一个孩子,满怀爱心地欣赏每一个具有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孩子,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孩子,有效推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股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热烈欢迎这样的改革。但在不少地区,不少学校仍存在着单一以抓考试成绩为主的倾向,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利用新课改这个犬舞台,在各自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的、互相关怀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和成长,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要善待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帮助每一个脆弱的心灵。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快乐,教师才能幸福,教育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