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宋朝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流传甚广 ,以至人们说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用类似的话评价金庸的作品 ,也毫不过分。可以说 ,凡有华人的地方 ,则有金庸的作品流传。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老人 ,从学者教授到农夫工匠 ,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中都有大量的“金庸迷”。国际性的金庸学术研讨会已开了三次 ,金庸的作品之一《笑傲江湖》 ,已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正式公映。本文拟从人才成长的角度 ,剖析这部作品的意义。《笑傲江湖》 ,应把它当成一部阐发人生哲理的作品来读 ,透过小说描写的刀光剑影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  相似文献   

2.
1.东方不败 本是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的名号,现常用来指某人或某物处于优胜地位或立于不败之地。例如。  相似文献   

3.
金庸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作者虽意欲推陈出新,但都没有突破,没有达到求新求变的目的.武侠小说的好坏,决定于构成小说的综合要素(例如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所含蕴的人生哲理、价值取向、文字的功力、可读性)是否齐备和品位高低.刻意求新,常会损害以上各要素.评论须实事求是,不要把小说家人为地拔高为学者.  相似文献   

4.
植根于中国隐士文化,以人格独立、个性自由为价值追求的“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金庸在试图揭示中国三千年政治生态时所要充分肯定的,并主要通过源自“广陵散”的“笑傲江湖曲”的杜撰以及围绕“笑傲江湖曲”而发生的刘正风与曲洋的知音故事、令狐冲与任盈盈的爱情故事的描写,特别是通过令狐冲形象的刻画塑造,使之得以宣扬。从地域文化角度看,金庸将最能体现“笑傲江湖”精神内涵的令狐冲形象设计为华山派人物,应是金庸充分考虑华山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以及其“形”似“剑”的地理特征后的自觉而合理的选择。令狐冲形象因之具有比较鲜明的华山特色。  相似文献   

5.
《诗音》 ,清人高树然所作 ,成书于清代古音学蓬勃发展并不断趋于成熟的时期 ,目前尚未发现有关此书的研究材料。它将上古音分为 14部 ,平上去 10部 ,入声 4部 ,按韵尾的不同将平上去分为宫、商、徵角、羽四类。但全书仍依《广韵》顺序安排韵目 ,以部为单位分卷 ,各部录入部所包含的《诗经》韵字 ,这些韵字又按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安排 ,每个韵下都列举《诗经》中以此韵字为韵脚的所有诗句。《诗音》可看作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顾武《诗经》用韵研究进行较系统地探讨总结的古音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少年时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觉得《白马啸西风》是最不好看的一部。这部作品中没有《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那样的大英雄,也没有《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东方不败那样的大反派;情节更说不上动人心弦,缺乏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  相似文献   

7.
顾炎武的《诗本音》为《诗经》注解本音并说明韵例,从中可以看出《诗经》押韵字的位置、韵脚之间的距离、章节的押韵以及特殊的押韵形式,有助于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体会其音韵美。  相似文献   

8.
自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史有三次大的中国潮:17-18世纪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与《图兰朵》、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禅宗诗流"进入欧美,在文学接受与改编创作等多种维度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欧美文学的一次重要转型,从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进程中的思想与艺术贡献,正是在这种文学交流中,才真正实践了歌德与马克思所提倡的"世界文学"观念。作者从辩证理性层次进行阐释,认为东西方文学的互相融合是世界文学新阶段的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9.
朱熹《诗集传》与吴棫《诗补音》音叶差异颇大。从语音根据与韵段韵谐状况、古韵、审音几方面对47例韵异音叶考察后发现,朱熹重协韵,轻考古,对《诗补音》的改订有得有失,要具体分析。朱熹、吴槭注音叶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审音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1898—1975)浙汀崇德县人,作家、翻译家、画家,从小爱好读书。少年儿童时期就读了很多启蒙教材和儒家经典.日后创作漫画即多据此题材写意。1914年。16岁的丰子恺在《少年文艺》杂志发表的《猎人》、《捕雀》等四则寓言是读了《伊索寓言》受启迪而创作的。1915年.丰子恺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预科读书.已经积累了很多读书经验.当上海一家杂志向学生征文谈读书经验时。他在校应征,写信介绍了自己读书经验十余条发表:  相似文献   

11.
李重华意声关系上坚持"音居首"的观念,其与谢榛"诗三要"有较大关系。具体讨论诗声时,李重华强调诗歌的平仄、阴阳清浊、精细等作诗方法,这是对前人诗声构成要件的深入讨论。就音节的特点看,他提出哀乐两端、音节有不同类型、音节与体制的关系,表现出其格调论的思想因子和独特的诗声创见。  相似文献   

12.
13.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著名识字教学法简述 1.“三百千”传统。旧中国,儿童进入私塾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完成汉字扫盲以后,才开始下一阶段,读、背《四书》《五经》《左传》等。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百年。从识字教学角度讲,这种教学体系的特点是:记诵韵文一人识汉字——学习阅读文言文;以韵文为载体,便于记诵,便于快速识字;没有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理论作支撑,属于经验型的体系:教学内容脱离儿童情趣,教学方法单调呆板——灌输死记。最后两项特点决定了这种教学体系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全面深刻地阐释了《断章》的哲理意趣,从诗歌的题目、结构、选取意象的隽永涵义及其隐藏关联,着眼于诗中反复出现的“你”、“看”、“风景”,另辟蹊径地阐释本诗的哲学意味,以全新的视角引领读者达成对卞之琳“平淡中出奇、晦涩中见巧”诗风的深切体悟,探索多重变化视角在切入解读的彰显。  相似文献   

15.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这时虽是十月天时,但北国奇寒,这一日竟满天洒下雪花,黄沙莽莽,无处可避风雪。三百余人排成一列,在广漠无垠的原野上行进。正行之间,突然北方传来隐隐喊声,尘土飞扬中只见万马奔腾,无数兵马急冲而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英美新批评复义、悖论和反讽等细读的方法,对李商隐的《锦瑟》诗作了新的诠释和批评。文章认为,在《锦瑟》诗中,诗人复杂精细的人生经验世界与艺术象征世界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黄飞英 《学习之友》2006,(12):17-17
读了4月10日《中国青年报》二版张湘藩辑“毛泽东《咏蛙》诗”,实在不敢苟同。据笔者所知。《咏蛙》诗的作者另有人在。  相似文献   

18.
李碧 《师道》2004,(11):50-50
我刚从学校进入社会的时候,大学毕业的分配制度还方兴未艾,我也如期的被分到县城西边的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9.
《八小时以外》2012,(2):36-36
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仙女达芙妮。爱神丘比特戏弄两个人,用象征爱情的金箭射中阿波罗,却用象征拒绝的铅箭射中了达芙妮。当热情的阿波罗要触摸到达芙妮的时候,不愿意接受他的达芙妮变成了一株月桂树。伤心的阿波罗只能将月桂树作为自己的圣树,用它的枝叶装饰自己。于是,月桂树代表有缘无分的爱情,对于痴缠其中的人来说,是一种缘,也是一种劫。  相似文献   

20.
金庸的《连城诀》描述了江湖上的一场腥风血雨。在这场围绕《连城诀》展开的争夺中,人们面临着善与恶的较量、正与邪的考验。小说通过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将人性中隐藏的贪欲直露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金庸擅长于对英雄大侠的形象塑造,而《连城诀》却避开这种常规的写作模式,用一个不谙世事的乡野小子狄云的形象来对抗贪欲,使江湖进一步走近凡俗世界。在充斥着贪欲的世界中,平民化的英雄形象呈现出金庸小说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