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1年全国青年摄影记者评选中,《华商报》的谢海涛荣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胡国庆、蔡勇荣获“十佳”提名,这标志着该报在全国强势媒体新闻队伍中异军突起。解读《华商报》摄影记者“大面积”获奖现象,笔者认为该报大大地拓展了摄影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富有独特风格的暗访摄影报道。这是其创新求变、获得同行认可的成功所在。一、对舆论引导与传播价值关系的认识。《华商报》利用新闻摄影传播新闻。不仅与文字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新闻摄影比文字报道更具有强势和视觉冲击力。该报的新闻摄影在内容上不仅积极向上,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2.
豪爽坦荡、刚正不阿,这是施渠通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施渠通今年30岁,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他从温州来京闯天下,办起了“施渠通(榕芽)人像摄影室”至今已有5年,成绩斐然。他从22岁开始搞摄影,一直视人像摄影为终生职业。他的“下海”,用他的话说——拿爱好去挣钱,用挣来的钱再维护自己的爱好。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连续举办了三年的全国“十佳”摄影记者评选,在沉寂了十年后的1999年初又进行了。所不同的是,这次格外强调了青年的成分,冠名为1998年“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评选。 1986年—1988年,参加全国“十佳”摄影记者评选的摄影记者由80而111而143名递增,参赛者逐渐高涨的热情和涉及新闻单位的逐次增多,表明这一活动在当时就以其影响被摄影界和新闻界所肯定。这种评选方式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它不仅推动了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4.
在青岛警备区有位被同行称为“高产记者”“得奖专业户”的新闻摄影干事。他用辛勤做脚步,以心灵为镜头,在闪光中捕捉精彩的瞬间。十几年来,他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1000余幅,有50余幅作品参加过摄影展。1998年10月,他的成才事迹被收人《中国文艺家传集》,他就是胶南市人武部摄影干事张启宏。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张启宏走上摄影艺术之路。1986年的一天,从小爱好摄影的他在游览青岛崂山时,深深地被崂山旖旎的风光所吸引。他即兴拍摄了崂山风景照《初坛》,后在《青岛画报》“爱我故乡”征稿中被刊用,并荣获三等…  相似文献   

5.
侯贺良,1953年4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70年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摄影专修科;后入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学习深造,获研究生学历。现任山东画报社总编辑、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画报联谊会副会长、世界华人摄影学会评审委员。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75年正式发表摄影作品,其中有百余幅在国内外各种影展、影赛中获奖。其代表作《昨天的梦》曾获全国青年“十大杰作”奖、中美联合举办的“大众摄影之  相似文献   

6.
流金四月     
1979年,一些爱好摄影的青年以完全民间的方式筹办了1949年以后破天荒的非官方摄影展览.并因此组织了一个民间群众摄影组织——四月影会。从那时起.摄影不再仅是政治的传播者、证明者、制造者、而是公民言说自己内心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刘占坤,中国新闻摄影界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曾创下这样一个奇绩:凭着一幅新闻摄影《9·23北京不眠之夜》,几乎荣获1993年所有全国新闻摄影比赛的头等奖,这在当时的新闻界是空前的。他还多次荣获“全国青年摄影记者十杰”、“体育摄影十杰”的称号。面前的刘占坤很年轻,很豪爽,言谈中充满着自信,但没有很多成名者那股“睥睨”一切的劲头。不过,若和他接触久了,你又可以分明感受到他身上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譬如,他总是留着一头很有特色的“长发”。于是,当他时常挎着照相机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捕捉新闻的时候,长发就成了他的“通行证”。守门人往往不用和他打照面,一看长发就明白了:“中青报的摄记刘占坤又来了,进去拍吧!”他  相似文献   

8.
新闻组照《黄石村民在印尼客机坠毁中遇难》继荣获第十二届(2005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二等奖之后,最近又荣获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这也是本人继2003年度新闻摄影《放鞭炮岂能驱邪保平安?》和2004年度新闻摄影《日夜守着电话机,祈盼儿子平安归》分别荣获第十届(2003年度)和第十一届(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一等奖之后的第三次获省级以上新闻摄影的一等奖。这在莆田当地新闻史上属少见,也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但细想起来,这近三年“偶然”的新闻摄影“三连冠”蕴含着一定的必然,也包含着《湄洲日报》老总的良苦用心和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9.
交通岗亭前,一位青年民警正为坐着残疾人的轮椅车充气。残疾人探身用手摁着管卡,一根皮管如同一条纽带,将两人的感情连系在一起。人民警察爱人民的炽热之情,温暖着残疾人的心。这就是奎屯市公安局刘玉贵同志的摄影作品《胜似亲人》。这幅作品立意新颖,构图明快,富有时代气息,在1986年全国公安系统“卫士之光”摄影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刘玉贵从事公安工作20多年,业余爱好摄影。他节衣缩食,自己购置照相机及洗印放大设备,同时还购买了不少摄影方面的图书资料,如饥似渴地钻研摄影技术。最初,他只拍些生活照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闯进了新闻摄影的门槛。1983年的一天,兵团131团场派出所顾满良的  相似文献   

10.
邱焰,男,1961年8月生,籍贯湖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武汉晚报摄影部主任记者。曾当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981年毕业于宜昌大学,1985年又考入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开始系统地学习新闻摄影。他拍摄的《忏悔泪》、《十年的沉默》等新闻摄影作品,荣获’92、’95中国新闻摄影奖铜牌、银牌和全国“神州风采”新闻人物最佳奖;《迟到60年葬礼上的陈细妹》和《流动人口子女何处求学?》获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年赛铜奖。《母女重逢》、《望家园》获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才展览“国际摄影勋条”奖和“评委推荐”奖。其中《…  相似文献   

11.
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评选揭晓,《中国体育报记者赵彤杰和中国新闻社记者王瑶榜上有名。 摄影圈内的人都知道,这一对“金童玉女”1988年同月同日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四载寒窗,苦读经书,师从摄影理论专家肖绪珊教授,学得一身硬功。毕业后二人相约:不成功,不成名,不谈婚事。 十年磨一剑,他们成功了,他们成名了,他们成了夫妻,数不清的奖状、奖杯、奖品,塞满了那间十平米的不带厨房、卫生间的小屋。尽管如此,他俩过得很充  相似文献   

12.
初冬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幅大得可观的广告照片,载着里根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形象,竖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正在进行。这次活动是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人民日抿、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当代摄影学会六家联合举办的。参加活动的美方客人以美国联系图片社为主,其中好几位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摄影记者,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过最高新闻奖,有的还多次获奖。美方从太平洋彼岸带来的“联系图片社新闻摄影10周年”、“目击者:世界新闻摄影30年”和“摄影术发明150周年”三个影展这次一起展出。展览从11月21日开幕到30日闭幕,观众络绎不绝,每日逾万。参加活动的中国编辑、记者共130多人,来自全国66家新闻单位,同美国记者一起,组成国际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3.
刘占坤,32岁,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孜孜以求“做历史的见证人”。采访涉及政冶、经济、文化、体育、社会新闻等各个方面,作品多次获奖。 1987、1988年两次获得“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 1992年获得“第二届中国体育摄影十佳”、“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称号;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国际摄影大赛颁奖会在京举行第四届“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国际摄影大赛颁奖会于2月5日在北京电视台举行。这届国际摄影大赛是由中国记协与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贸促报等十几家新闻单位共同发起...  相似文献   

15.
真是偶然的巧合:1987年第1期,《中国记者》介绍了樊云芳“中性报道”的经历;1988年第1期,又是同一本杂志,刊登了同一位主人公关于“全息摄影”文体报道的长篇论文。偶然之中有必然——樊云芳的新闻理论与实践,正循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向前飞跃。新闻界一位行家评论道:如果说,《‘飞天’凌空》是用照像机拍摄的一幅黑白分明的平面图像;那么,《在“得”与“失”之间》则是用‘全息摄影’的镜头,对现实生活进行全方位扫描的立体形象。”今年春节前夕,在位于长江“川鄂咽喉”的宜昌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视的青年观众,大都是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末出生的。那期间,正是我国生育的高峰期,因而,到现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年群。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青年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34.12%,超过3.5亿人。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在国家和社会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的思想、情绪、爱好和需求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对电视的需求和观赏心理,也就成了电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电视在青年生活中的地位我国当代的青年,尽管还不象电视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中的青年那样,从在幼儿园就生活在“电视的冲击波”之中,被称之为“电视人”,但是,电视对他们的影响,电  相似文献   

17.
《深圳商报》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于1991年1月复刊。两年多来,从周二刊发展成日报8版,彩色印刷。 《深圳商报》复刊以来,我们围绕“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做了如下工作。 营造“两翼齐飞”氛围设计“图文并茂”版面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这是1990年8月,在银川举行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所取得的共识。1992年12月,在韶关举行的“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检阅了各报在贯彻这个方针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同时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从银川到韶关,两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新闻摄影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处于腾飞的态势,显示出新的风姿。 在韶关会议上,《深圳商报》参加了全国省、市、自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结束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国际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举办的“人类贡献奖”大型活动中,平顶山市卫东区委宣传部高鸿勋的一组系列摄影《祝寿》12幅,荣获人生礼仪类专题一等奖。高鸿勋还被授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荣誉称号。这对一个刚刚三十岁的青年摄影者来说意味着事业追求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荣耀的背后,又包含了高鸿勋数年来对摄影的执著追求,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高鸿勋先后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香港《摄影画报》、《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摄影艺术作…  相似文献   

19.
单反穷三代     
相机傻瓜化后,现今的毕业生找工作时,几乎都会在简历中的特长爱好一栏写上“摄影”。越来越多的人分不清拍照和摄影的区别了,其实,这二者的区别,就好比苍老师主演的爱情动作片虽然炙手可热,但她终究不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大奖一样。  相似文献   

20.
储永志 《军事记者》2002,(11):48-48
我是南京军区驻闽某部一名基层摄影干事。屈指算来,我从事军事摄影报道工作已逾6个年头,先后有500多幅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法制日报》等全国50多家报刊发表,60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影赛中获奖。这一切得益于我能充分运用自身相对优势,独辟蹊径抓“活鱼”的招数。作为一名基层军事报道员,同全军、战区记者在“武器装备”、活动范围、新闻源等方面的优势是无法比拟,但我们也拥有专业记者的相对优势。我们身处基层连队,每天面对一线战友,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深深地植根在我们脑海,对他们的姓名、爱好、年龄、特长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