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也遭遇一些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长期沿袭的学校课程管理体系本身,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模式的历史影响、城乡同构的教学体制、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教师知能的适应失衡等,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冲突、碰撞与阻隔.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阐述了天府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天府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天府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路径,包括加强活动保障、充实活动内容、培养活动师资等。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是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议题。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国内和地方教育文化发展需求之下,黔南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该项活动呈现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国家政策保障、地方主动作为、学校的整合,包括开发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即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总之,该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坚持以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人才为导向,开拓企业文化进校园、专业文化进课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探索校企共建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传承戏曲文化,各地普遍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各地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安排专项保障资金、开展相关专业培训,并为学生安排演出剧目。这对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但从实践来看,戏曲进校园活动还存在学生戏曲知识储备不足,进校园演出剧目不够丰富,在校学生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完善制度、选准内容、加强互动等方式来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以确保戏曲进校园活动贴近实际、广受欢迎,实现实施素质教育、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一直以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着,当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进一步创新活动的形式。借助网络信息的传播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强活动效果,提高活动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8.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惠余 《教书育人》2002,(10):41-42
高校赞助行为是指高校接受商家赞助校园文化活动的现象,虽然出现的时间短,但涉及的范围广,影响力大。商家赞助校园文化行为主要指商家(企业、公司、个体老板等法人)通过资金、实物商品、代金券、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技能培训等赞助行为直接或间接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从某种层面上实现商家的经营目的。校园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指以课外文化活动、即“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这里主要从狭义上来讲。商家赞助校园文化行为,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此褒贬不一,下…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轰轰烈烈背后,对传统文化为什么要进校园,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能够进校园,以及传统文化在校园如何传承这些根本问题却缺乏深入思考.本文指出,传统文化进校园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及民族自省有关:而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并能凸显现代价值的文化方可进入校园:传承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理念并不矛盾,并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要素。群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是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有力载体;但是这一有力载体面临濒临消亡的文化环境,未处理好吸纳与内生的关系,遭遇到愈加艰难的困境;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充当着不可忽视的传承场所,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传承任务。以黔南州为田野点,对该地民族文化整合进幼儿园的实践进行调查与反思,"以小见大",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如何有效融入学校课程规划,并加以深度开发,取决于课程观念的更新、课程视野的拓展、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强有力的内外支持系统的建立。本文对此加以评析,并提出切实有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冰 《贵州教育》2010,(24):F0003-F0003
2010年11月24日-11月28日,由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教科所承办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育成果展”在贵阳市贵州民族文化宫举行。该次展览中,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广阔场景,多彩的民族服饰、手工制作。  相似文献   

14.
李冰中学自承“李冰”之名起,就以传承李冰精神为己任。学校抓住李冰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契机,组建管理体系、制定方案措施,积极探寻学校传承李冰精神的载体,塑造学校文化、构建课程体系、聚焦课堂改革、广泛开展艺体等活动。同时结合对外交流宣传李冰文化,让李冰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确保学校传承李冰精神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京剧进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上,探索将京剧艺术文化元素渗透到校园环境、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环节中的策略,实现京剧文化和校园文化交汇融合,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把"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廉洁文化内容纳入高职教育,是学生养成廉洁自律良好品德的需要,是高职校园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需要,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多元文化观念不断深入的今天,为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传承,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而从实践分析,不同地区院校做法各有不同,在本文中,笔者对此以玉屏洞箫为例,对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若干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怀化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正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原则,研究民族民间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兴起,我国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程也陆续开展,理论研究、立法保护和资源开发是我国建设民族民间文化工程的三驾马车。怀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民族地区的交汇地,共有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40%,因此,本栏目的设置很好地服务了学术的地域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效果不太理想。民族民间文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师资比较缺乏是导致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只有提高民族民间文化教师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考核评估机制,加大民族民间文化教师的配备力度,依托民族地方高等学校培养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师资,开展有实效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师资培训,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是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地处安龙、兴仁两县交界处的戈塘中学,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提高未来"新生代"农民生存技能为目标,以"五个强化"为抓手,不断拓展课外活动平台,因地制宜地推进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