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分选仪可以分析患者的病情,准确而快速的分析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目前常用的细胞分选仪以流式细胞分选仪为主。随着医学界对细胞筛选、分离等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对细胞分选仪的精确度和运行速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并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因此,微沟道式细胞分选仪的理论研究备受瞩目。微沟道式细胞分选仪在提取细胞的基础上,把细胞按照需要筛选到不同试管内,以方便进一步分析与鉴定|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仿真环境,对微沟道式细胞分选仪的分选过程作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对细胞分选过程作模拟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1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 单细胞生物可直接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而高等生物往往是由成亿个已分化成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细胞所组成的有机体,大多数细胞不与外界直接接触,如此众多的细胞之间必然需要有效的信息联络,对细胞功能进行调控,从而完善地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彼此协调,相互配合,维持机体的自稳状态,以适应各种生命活动和生长繁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戴荣华 《生物学教学》2009,34(11):35-35
1感受生命的美丽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中,让学生学会观察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区分几种细胞的异同点。还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学科技》2008,(1):40-40
既然知道了细胞是一切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多细胞生物是由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发展而采的,那么最初的单细胞生物是如何出现的呢?  相似文献   

5.
多细胞生物个体是由多种多样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个体发育中,后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需要注意的是,细胞分化不是多细胞生物所独有的,在单细胞生物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如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中孢子的形成即是细胞分化的初级形式。  相似文献   

6.
对细胞进行分离纯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纯度和活力的细胞以便用于实验研究或临床移植。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很多,通过对细胞表面标记可以用吸附、荧光活化细胞拣选、磁活化细胞分选等技术分离细胞;也可应用无表面标记的方法,如离心、离心淘洗、自由流细胞电泳等技术来纯化细胞。本文就目前这些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硒对氟致L-0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硒对氟导致的L-0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80μg/m l氟化钠、1.73μg/m l亚硒酸钠以及80μg/m l氟化钠和1.73μg/m l亚硒酸钠对培养的L-02细胞进行染毒,24小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各组L-02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氟组L-02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硒组和氟硒组(P<0.01);而对照组L-02细胞DNA损伤率与硒组和氟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可导致L-02细胞DNA损伤,适量硒可拮抗氟导致的L-02细胞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了人体胎盘组织AC133+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集落形成能力.选用新鲜的人胎盘组织制成单个细胞(有核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其AC133+造血干/祖细胞的纯度,采用免疫磁性分选法(MACS)分选AC133+和AC133HSPC,分别进行粒-单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培养,以评价其增殖分化能力.结果显示胎盘组织AC133+细胞百分率为4.11%,其细胞亚群集落培养形成CFU-GM的集落数为(37±3)/1×103;形成CFU-Mix的集落数为(34±5)/1×103;形成CFU-E集落数为(33±4)/1×103.胎盘AC133细胞未见集落形成.结论:人胎盘组织含HSPC,AC133+细胞具有分化为CFU-GM、CFU-Mix、CFU-E的能力;AC133膜抗原可作为胎盘HSPC的分选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对人胎肝细胞(L-0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氟化钠对培养的L-02细胞进行染毒,24小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氟化物对L-02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各染氟组人胎肝细胞DNA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idit值得分别为0.5815、0.8145和0.8923;同时,高剂量氟组与低剂量氟组之间细胞DNA损伤率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化物可导致L-02细胞DNA损伤,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章,是学生在了解了生物圈中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基础上,认识到生物圈中同时还存在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微小生物——病  相似文献   

11.
12.
手机     
还记得前两年冯导的贺岁片《手机》让人们对这便捷的通信工具不寒而栗,多少家庭在看了那部影片之后狂澜四起、分崩离析。这不得不让我们诧异,一个小小的机器,怎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呢?让我们看看本期的时尚话题,您就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  相似文献   

13.
手机泄密     
《中学科技》2008,(9):28-29
你的手机里藏有许多有关我的秘密。根据一项新的研究,除了你自己输进去的人名和电话号码以外,你的微量DNA也会在手机上留下痕迹。  相似文献   

14.
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园地。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几点体会,以期为培养出高素质、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手机本身的几个功能性特点,对手机文化的成因略做分析,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深层动因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太阳能电池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各种太阳电池的优劣,并对国内外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进行评论。同时介绍了光伏发电的应用并展望了我国光伏发电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人工诱导鱼类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鱼类细胞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融合材料 .概述了鱼类细胞融合研究的发展和主要成果 ,鱼类细胞融合技术主要包括病毒法、PEG法、电融合法、激光微束法 .同时指出了鱼类细胞融合中的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热力学可逆电池的设计是物理化学中电化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内容,而关于热力学可逆电池的设计,在目前已经出版的各种物理化学教材和电化学教材中,尚未有详尽和系统的介绍,该文则着重对热力学可逆电池的设计进行详尽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一项核心基础技术已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综述细胞融合技术中的常用方法:仙台病毒(H VJ)诱导法、聚乙二醇(PEG)化学诱导法、电融合诱导法、激光诱导法及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空间细胞融合技术、离子束细胞融合技术、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等,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The advent of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icroarray technology has brought much excitement to science, both in teaching and in learning. The public is eager to know about the processes of life. In the present context of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 major challenge of modern cell biology is to popularize basic concepts of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living cells, to introduce people to the scientific method, to stimulate inquiry, and to analyze and synthesize concepts and paradigms. In this essay we present our experience in mixing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Brazil. For two decades we have developed activities for the science education of teacher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sing microscopy images generated by our work as cell biologists. We describe open-air outreach education activities, games, cell modeling, and other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ctivities presented in public squares and favelas.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cience education is important, since it may lead to an improvement in quality of life while advancing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scientific ideas. We show that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n be mutually beneficial rather than competing pursuits in advancing these go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