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中国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6所体育院校和19所普通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并结合对37名导师的调查和研究生的访谈,针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导师指导、学习年限与学分、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求为中国体育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的4所体育院校和11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研 究,就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全国10所具有体育学博士授予权高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培养过程中的方式与方法、学位学分与学制、毕业论文要求以及用人单位评价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培养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动态优化策略,旨在为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综合能力,深化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理论层面的革新与实践层面的运作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十几所高等院校培养体育硕士的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招生制度和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目的、课程培养目标没有日本具体、有针对性;我国的招生工作没有日本招生单位自主权大;日本招生工作经济、合理、效率高;我国体育硕士专业设置固定、统一,相对日本学习年限长,学分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等.提出我国体育硕士教育应借鉴日本教育制度,根据各校研究特色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明确研究生教育目的和课程培养目标,使体育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多元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湖北省所有高校(共7所)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结构、总学分与学时、课程总门数、课程内容等方面对7所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提出一些建议,旨为完善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运用文献、调查、对比和实践等研究方法,从世界教育发展特征和趋势着手,以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改革发展意识,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大学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干体育俱乐部活动制。结果表明:大学不开设公共体育课,突破了我国五十多年的强制性体育教学模式,探手到大学体育区别中学体育的切入点。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培养体育意识,提高高技整体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为高校体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内容和思路,对当前普通高校(公体)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体育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精武》2012,(25):6-7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国家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我国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师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南省19所具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招生资质的体育院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校体教专业"学科"课程建设现状,研究显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全,但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滞后;体育教育专业高精尖人才缺乏;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专业人才";部分院校存在设置总学时偏低,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门类设置少、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学科发展滞后于技术学科建设以及学生教学实践时间短等问题。提出在学科建设上应夯实学科基础,在坚持建设区域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向着学科综合全面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比较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6所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涉及目标时代性、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包括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能力、课外体育训练能力、体育竞赛组织能力、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学校健康教育能力、学校体育教学研究能力、体育课程开发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等)、专门体育教师人才、复合型体育人才等方面的要求。各校体育教育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上是以培养优秀合格的体育教师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有各自的侧重点,培养具有不同特色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1.
对武汉市四所市属高校的大学体育特殊教育经过调研之后,认为目前的市属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对于病残学生的体育教育仍旧处于理论探索与初步的实践摸索过程中,还未形成系统化的培养体系。鉴于目前的现状,认为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让病残学生也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践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探讨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等建议,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铁勇  朱晓东  范金玉 《体育科技》2010,31(3):115-117,121
广西与越南有着10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两地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广西与越南高校合作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面临着重大机遇。文章分析了广西与越南高校合作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意义以及合作的原则,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生源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对广西越南高校合作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河南省7所高校的成人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河南省高校成人体育教育的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影响成人体育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并确立在新的形势下成人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提高河南省成人体育高等教育质量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制定适应新世纪人才要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树立全面育人的体育教学观念;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延长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拓宽大学生健身锻炼领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目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目标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人口和体育教师、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体育实践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教材、课余运动训练等,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目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个案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高校体育课在线教学的实施。研究认为: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在线教学面临课程资源短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常规教学计划难以在线实施、学生居家锻炼条件受限并对在线体育课存在疑虑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体育教学理论、学校师生现状等情况,提出体育课在线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指导小组开发优质体育课程资源,培养与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统一体育课教学进度安排,贯彻体能锻炼主线;利用智慧课堂平台灵活开展在线教学;构建多种交流对接平台,保证教学渠道畅通;视疫情发展分阶段推进计划预案。实施效果: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了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掌握了较多的体能训练方法,实现了体育课在线教学系统的有序开展,达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教学目标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后疫情时期体育学科开发与运用在线教学资源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常规体育教学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为普通高校疫情及后疫情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与群体竞赛和运动训练等体育教育实践,以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与阳光体育运动具有目标一致性,高校应把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开展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紧密结合。通过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整体效果较差、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满意度较低等问题,从高校体育管理机制、组织运行、实时监督、实效性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大学生体育健身服务的长效机制与坚实平台。  相似文献   

19.
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重点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高校体育现状,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强调:高校体育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重点对学生进行体育结合素质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21世纪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