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男人有更年期吗?过去你们不曾留意,男人自己也不承认,但是渐渐地,你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变得敏感易怒,时常自怨自艾,自伤自怜,尤其听不得一个“老”字。四五十岁的年纪,他们早已是工作上的骨干力量,现在却感到力不从心,对那些龙精虎猛的后生小子竟然有一股微微的醋意。男人们感叹,他们的“中年危机”到来了,他们以为这是由于一时的心理失衡造成的,因此并未加以重视。其实,身体的种种症状已经宣告,男人的更年期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大半有“大情结”.你不见,充斥于耳的几乎都是“大”:先前是陶醉于“天朝大国”.殊不知自己已是夕阳西下.而西方列强正强筋健骨,虎视眈眈了。近些年耳边聒噪的是“进口大片”“大制作”.乃至不登大雅之堂的“女人喜欢大男人”……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有许多含有相同语素、在意义上对称的词语.如“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称的词语,如“新房”和“旧房”、“大人”和“小人”等。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参考》2004,(5):43-45
俗话说:“49岁是男人的一道坎”。2002年北京市生命统计的结果表明,过去10年里40—49岁年龄段死亡率上升得最快。一些顶梁柱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生命学专家提请您关注中年人更年期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1和0     
你知道“1”是什么意思吗?“1就是1”,也许你这样回答.这样回答,恐怕连你自己也不满意.许多事物见惯了,用惯了,人们反而不去多想多问,总以为自己已经十分明白了.可是,一旦深究下去,又发现还有好些地方还没有弄清楚.旅行家到过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那里的人只会说1头羊、1只狼、1条鱼……却不知道单独的1是什么意思,甚至,他们的语言中干脆就没有1这个词,这正像他们的语言中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却偏偏没有“人”这个词一样.要问他们“1”是什么、“人”是什么……他们只能摇摇头,表示不懂.“1”是什么?如果你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  相似文献   

6.
罗素悖论     
《中学生数理化》2007,(4):17-17
一天.萨维尔村的一个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7.
白涛 《陕西教育》2011,(1):83-83
自从人类有了真正意义的教育开始.“教书”和“育人”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们应努力去挖掘“人性”知识.建构数学“人性”知识体系,加大“人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使他们从小就能做个文明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8.
职业“更年期”是人们职业转折最主要的一个时期,分析高校教师职业“更年期”的心理状态,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师职业“更年期”的心理调适方法,对于做好教师从职业生涯平缓地过渡到退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今,男女工种上已没什么明确的分界线。那些过去专门由女性做的事,男人也开始搭一把手。不过新事物总会带来一些新奇,一则招聘“男保姆”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招聘单位要求“男保姆”会油漆家具、修剪草坪、维修家电……如果被录用,月薪少则上千,多则可上万!一时间,应聘者蜂拥而至——他们大多拥有本科学历,其中不乏硕士生。“男保姆”公司悄悄开张了——据说,20多个“男保姆”整天忙得脚底朝天。男人是怎么做保姆的?那天,笔者跟着“男保姆”——负责家庭水电、家庭保养的小胡忙了一天。  相似文献   

10.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击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唤起自尊,树立自信,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1.赠名言,鼓自信。根据“学困生”心理,针对其各自特点,分别向他们赠送了“相信自己,便会攻无不克”,“相信自己就是强大”,“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有信心跨出每一步”等名言铭记在他们心中,鼓起他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群“红”人,他们很潮.也很爆。他们很年轻,最“老”的也不过23岁,小的才17岁,但是他们已是走在时尚和娱乐最前沿的风向标。他们让“90后”一代拥有了自己的偶像,他们也让这个世界知道了什么叫“青春无敌”。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没有”。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他们之后。  相似文献   

13.
《孙子算经》是我国第三部最古老的数学专著.“子”是中国古时候对有些男人的尊称,近似于现在的“先生”.作者孙先生的名字是什么,古时候也没人知道.清代朱彝尊考证,这个“孙子”是我国春秋时的大军事家孙武,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对“修辞”方法不能给予高度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对学生扣以积极的引导.使之认识“修辞”的作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同行间民主、自由地认真探讨、研究,力争掌握“映衬”、“对比”两种“修辞”方法的本质及其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这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数的产生     
如果我们穿过“时间隧道”来到远古时代,和我们的祖先——古猿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根本不识数,他们对事物只有“有”与“无”这两个数学概念.古猿通过直立行走使手脚分工,通过劳动逐步学会使用工具与制造工具,并产生了简单的语言,这些活动使古猿的大脑日趋发达,最后完成了由猿向人的进化.这时的原始人虽没有明确的数的概念,但已由“有”与“无”的概念进化到“多”与“少”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16.
我刚参加工作时,对一些“好”学生的喜爱是情不自禁的:喜欢他们的彬彬有礼.喜欢他们的勤学好问,喜欢他们的聪明智慧,喜欢他们的听话乖巧。而对“问题学生”却不然,就我本人来说.  相似文献   

17.
“驴”成为“自助旅行”的代名词.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驴”与“旅”谐音:二是自助旅行需要自己背负行装,足量征程,就像负重的驴子一样。“驴行”开始只指徒步自助游.后来只要是自助旅行都以“驴行”冠之。自助旅行都要背一大包随身用品,所以又有“背包之驴”的说法。自助旅行在国外早已有之.比如在新加坡,人们称自助旅行为“背包客”。  相似文献   

18.
半鲁相请     
张爱勤 《广东教育》2006,(11):68-69
鲁、曾、暖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容易写.但是学生真正写起来却容易出错.主要原因是他们常把这几个字中的“日”写成了“目”。我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常帮学生改正,但却避免不了它们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将“风景旧曾谙”抄过默写过几次之后.“曾”字的“日”字底还是会被他们写成“目”字底。  相似文献   

19.
她看来,成功男人不单纯是显赫的权力和地位,也不仅指拥有金钱与财富。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把辛酸和疲惫关在门外,给他人以宽容和微笑的男人;那些尝试了幸福、苦难和荣誉之后绝不放弃未来生活的男人——只要他们演好了各种角色,都属于成功的男人。因而也都是“依文”情感关怀的对象。在中国知名的服装品牌中,夏华创建的北京“依文”男装早在5年前就被评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牌”,2002年被评为“中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男装品牌”,在全国拥有几百家加盟商与销售分店,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在激烈竞争的服装市场上,北京依文的出现被视为中国服装…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0,(12):148-148
从此时起.他开始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开始热衷于“我自己来”.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年龄!就让我们把代表自立、更让孩子有成就感以及可以插上想象翅膀的玩具送上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