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霍去病墓的研究与探讨至今已百年有余。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草原远古石刻的优良传统,在与中原三代青铜文化的交融中,更展现出一种崭新的艺术气象。本文通过对霍去病基石刻艺术的内容题材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来阐述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霍去病墓石刻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并希望通过这种比较研究,能让更多的人以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霍去病墓石刻艺术。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7,(7):107-112
石城山岩墓石刻浮雕多达300余幅,跨越历史时空近800年。丰富的石刻艺术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僰僚人、彝人和汉人多民族和谐发展、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其写实造像风格与独具特色的装饰图案相结合,充满了艺术魅力。研究石城山岩墓艺术石刻,旨在为民族和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75):26-27
本文从视觉角度出发结合格式塔心理学,对后世史学家对霍去病墓石刻群命名的方式方法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4.
赵兰 《华章》2011,(20)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宋墓所代表的石室墓葬是南宋时期流行于四川盆地的主要墓葬形式之一,其内装饰的精美石刻,体现了南宋时期四川的整体艺术水平.其图像题材极为丰富,飞天石刻虽在其中不占有数量优势(仅有8件),但其题材特殊、画面精美,是飞天图像中国化审美的产物,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独具一格的重生之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受传统观念和历史资料的局限,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赞美农耕民族与农耕文化,甚至把游牧文明作为农耕文明的对立面加以看待,从而导致总体上对游牧民族与游牧文化的研究重视不够,评价较低的局面。王绍东教授的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力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问题,对战国秦汉时期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游牧文化的人文精神、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  相似文献   

6.
印第安文学从最初的原始状态开始就蕴含着深厚悠远的印第安部落根基,那就是回归模式和文化认同,在不断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过程中印第安文学始终没有摒弃自身的回归模式。同时在此过程中逐渐地与多元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转瞬即逝的明显回归,到在多元文化与印第安文学之间的文化桥梁,再到深层次的融合,印第安文学正在这种交融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基于此,从最具代表性的印第安文学作品中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互相融合进行剖析和探索,旨在深化印第安文学作品中对于本族文化的认知和领悟,实现文化界限真正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定名与艺术源流是非常引人瞩目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术视野的拓展,原有的惯性思维渐被打破,对相关问题的探讨重又回归理性。能够确认墓主归属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向只有萧梁一朝的9处共44件,不及已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总数的一半。围绕诸多失考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时代与归属,中外学者做了大量考订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对南朝陵墓制度乃至六朝礼制文化的认识。为了保护长年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侵害的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文物部门与科研院校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得出结论:对暴露野外的石刻的保护,迫在眉睫的是应加强石刻表面缝合线与侧部纵立状缝合线的防水措施和防止石刻表面的地衣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8.
王绍东教授的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力图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审视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取得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该书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努力突破农耕文明优越论和中原王朝中心论的影响,对游牧文化的诸多问题作出了更客观、更公允的认识。同时,该书也体现了作者在学习借鉴基础上的独立思考和创新。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海藏族民间石刻是最具有“原生态”观念的艺术形态,以石头为媒介,大量藏族传统文化内容也主要是通过手工雕刻形态得以传承而保留下来.究其本质,青海藏族民间石刻大多是对民族传统择吉文化的传承,表现人们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社会心理;从艺术表现上看,它们也多采用含蓄、象征的手法,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石刻文学对于彰显民族精神、传播传统美德、研究碑铭文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石刻文献出土的不断增多,中国古代石刻文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在石刻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影响很广,但现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材在对石刻文学研究成果的采纳方面却很薄弱和欠缺,高等院校石刻文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显示出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力度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11.
《泉州宗教石刻》这一重大选题,20世纪50年代就得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文化部郑振铎副部长的重视和支持。吴文良先生业余考古,于1957年出版了原著,实有筚路之功[1]。增订者吴幼雄秉承并超越其父“以物证史”的治学路径,对书中有历史意义的碑文,做了精辟的考论,其中不乏深达幽微的洞见。该书的出版,为泉州及其海外交通史的研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灵魂音乐,每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也是多元音乐文化所需要的基础。在音乐体现各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极富人类共性的一面成为人类感受不同文化的最方便途径。我们通过音乐来了解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也通过本民族文化的音乐来认识自己,并通过对本民族文化音乐的继承及具有鲜明个性的发展,对全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行为。以东西方文化为例.因为分别持有循环时间现和线性时间观.所以在时间行为上表现出过去时间取向和未采时间取向.多元时间制和一元时间制的差异。不同的时阐观念反映到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引起交流的障碍甚至冲突。因此我们应该在了解差异的基础上理解差异.并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不断学习借鉴西方时间观中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考古的对象中.一类为乐器,另一类是音乐图像.音乐考古与文献相结合,在音乐史的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人们忽略了城市建设中应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建筑形式上达到了一个高度雷同的时代,建筑形式的问题日渐突出.怎样对待现有存在的大量古民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古民居有少部分被围起来做“标本”的,可离民众的距离很远,大部分散落在民间的古民居大多数仍处在使用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保护的一般性古民居,随着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该何去何从,能否灌入新的“生命力”将其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建筑设计界关注的焦点.应用艺术设计重构,可以更好地诠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古民居遇到的问题.古民居改建具有循环使用的特性.通过循环使用,资源可以转化和再利用,更好的保护环境,使得整个建筑形态让人从情感上有认同感,同时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得以维持和发展.艺术设计可以更好地传递及表达相关信息,将其展示在古民居建筑的外表,让古民居更加适合现今人们的审美及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人们忽略了城市建设中应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建筑形式上达到了一个高度雷同的时代,建筑形式的问题日渐突出。怎样对待现有存在的大量古民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古民居有少部分被围起来做"标本"的,可离民众的距离很远,大部分散落在民间的古民居大多数仍处在使用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保护的一般性古民居,随着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该何去何从,能否灌入新的"生命力"将其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建筑设计界关注的焦点。应用艺术设计重构,可以更好地诠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古民居遇到的问题。古民居改建具有循环使用的特性。通过循环使用,资源可以转化和再利用,更好的保护环境,使得整个建筑形态让人从情感上有认同感,同时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得以维持和发展。艺术设计可以更好地传递及表达相关信息,将其展示在古民居建筑的外表,让古民居更加适合现今人们的审美及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林风眠美术教育思想的分析和介绍 ,本文提出以“兼容并包 ,融合中西” ,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思考。并倡导个性化 ,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开放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闽南民间音乐在下一代儿童中存在着文化的断裂,在文化认同感、文化建设及教育生态观等方面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缺失。关注闽南民间音乐并将之纳入幼儿园教育的视域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呼唤。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幼儿园闽南民间音乐教育必须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与其它音乐形式以及闽南文化进行生态式的融合,并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赤峰市萨力巴乡乌兰召村"呼图克沁"是由傩文化、萨满文化、查玛文化、汉文化、蒙古族民间文化等融合的产物。从艺术特色来看,"呼图克沁"继承了蒙古族萨满教傩舞、佛教查玛、汉族秧歌的有益成分,堪称是蒙、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尽管"呼图克沁"受上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它却始终保持有蒙古族民间文化特色。它为蒙古族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演员全是蒙古族人,它的表演全用蒙古语,由此可见,"呼图克沁"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尽管受多种文化影响,却改变不了它的这一本质。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而乡风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主要纽带。"学校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农耕文化诗词是学校环境文化的主角,是中华文化瑰宝上的钻石,是根据办学特色传承弘扬文化自信的成功尝试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