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厂校合作产教结合排上乡农校与企业联姻萍乡市湘东区排上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走“厂校合作,产教结合”的路子,主动与企业联姻,取得了显著成效。排上乡政府十分注重“科技兴农”、”科技兴乡”,投资5万余元,兴办了乡农校。这个农校集种养、衣机、...  相似文献   

2.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 基地(公司) 农户”、“农校 企业 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娄底市乡镇农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注意做好四方面的服务:即示范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销售服务。以娄星区为例,近三年来,全区乡镇农校共引进种、养新技术26项、优良品种18个,开展技术咨询达4800余人次,举办《科技小报》124期,印发科技资料26000余份,放映科技电影、录像126场。娄星区万宝镇农校立足于打造现代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融镇农校、镇党校、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学校、镇农科教中心四位于一体,集传统教育培训与现代远程教育于一身,大大增强了农校的服务功能。2.坚持以项目为龙头。抓好了项目,就抓住了科教兴农的“牛鼻子”。娄底市十分注重乡镇农校的项目引进和开发,为了选准项目,农校邀请农科教各路“诸侯”、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比较,提高项目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面对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兴起,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下称乡农校)应把握怎样的办学方向,才会有自己的勃勃发展生机?笔者认为,乡农校只有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帮助农民实现奔小康的奋斗目标,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下称“双高”)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才能把“学”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4.
兴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农校”),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是推广和普及农村实用技术、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乡(镇)领导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当前,许多地方的乡(镇)领导把兴建乡(镇)农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迅速建起了单门独院式的农校,具有相当规模的校舍,配备了精良的技  相似文献   

5.
<正> 乡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庭院经济活动,是专(兼)职教师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专业对口部门的辅导下,组织农校全体学员,配合联产承包的农校职员,利用农校庭院之内的生产试验基地(田土、水面、车间等),开展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调整产业结构之后,农户庭院经济蓬勃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农民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巩固和完善了教学、生产、试验、推广、服务相结合的乡农校教育体制,使乡农校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为搞活农村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们湘东是江西省萍乡市的一个农村县级区,地处湘赣边陲的丘陵地带,近40万人口,内辖7镇6乡中有4个特困乡和6个老区乡。全区有209所中小学,1所职业中专,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3所乡(镇)农校和156所村级农民夜校,5所职工文化技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我们坚持“两全”,狠抓“两基”,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使湘东的基础教育年  相似文献   

7.
<正> 通江县太平乡在1981年完成扫盲任务以后,立即转入文化技术教育,办起了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三年来,已有两个一年制农作专业班结业,还办了农机、医卫、畜牧、会计、多种经营、幼师等七个短班。此外农校还编印了科普小报24期,举办科普讲座4期、科普宣传专栏二十期。  相似文献   

8.
培训 示范 推广 服务 一条龙王光辉毛田乡位于湖南湘乡市的边远山区,过去这里信息闭塞,环境艰苦,被人们称为湘乡的“西藏”。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引导全乡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该乡在1985年就办起了乡农校。十年来,乡农校根据实际,紧紧围绕经济振兴这个目...  相似文献   

9.
蚕村“财神”虎头,蚕村,一首迷人的田园诗.蚕村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更是一曲悠扬的水乡赞歌。虎头人戏称村农民文化学校为:“老母鸡”,这朴实的比喻,发自虎头蚕农的肺腑?是心里话?从下表中看答案:虎头村农校栽桑养蚕培训七年的情况调查表虎头,是江苏高邮卸甲乡...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金堂县在抓好普通教育的同时,认真抓好乡农校建没,使乡农校在振兴当地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本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金堂县是一个拥有70余万人口的农业县。县内山、丘、坝兼备,宜林、宜果、宜渔的非耕地达17万余亩。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全县42个乡(镇),办起了44所乡农校。乡农校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农民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几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种专业技术中、长班1287个,毕(结)业43663人;举办短训班1986个,对161942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条龙”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实习、产销有机地融为一体。乡农校因地制宜地引进技术或良种,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办班将技术传授给学员。并积极为学员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品。同时搞好跟踪服务,指导学员在生产中运用,帮助他们组织产品销售。这种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贯穿于生产过程始终的教学方法,是乡农校发挥直接有效地为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一条好路子。具体要搞好“三个”服务。1.认真搞好产前技术服务。乡农校要立足于本地优势,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确定好生产项目,开办技术培训班,向学员传授生产项目所需的技术。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与课外实习相结合,既向学员传授好理论知识,又教学员实际操作。与此同时,乡农校要帮助学员组织生产项目所需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振兴?关键在于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能致富”的农技人才。今年5月29日,鄂西农校为恩施市黄泥塘侗族乡培养的第一个不包分配庭院经济中专班,经过3年的学习与实践,全班15名学员以他们在庭院经济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捧回了中专毕业证书。 1989年秋来自5个村的15名侗乡青年,被选送到鄂西农校学习庭院经济专业。一直在艰苦探索打开人才通向农村,通向生产第一线渠道的鄂西农校,成立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春,绵阳市徐家乡开办了一所农业中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技术服务站、科普协会“四位一体”的“四合一”农校。一年多来,农校已显示出可喜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以户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建立,徐家乡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14.
如何发展乡镇农校,使之有效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经济课题,又是一个教育课题。近几年来,娄底市在总结各县(市、区)乡镇农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校+基地(公司)+农户”、“农校+企业+农户”等办学模式,走“校产结合、产教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探寻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彰显发展乡镇农校的“五个坚持”。  相似文献   

15.
“农校对接”工作是由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于2009年11月共同发起并实施的一项惠农惠校政策措施。“农校对接”工作主要是探索从“田头”到“餐桌”的直销模式及试点工作,农产品订单式生产,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运用冷链物流,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校对接”减少了农产品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高校食堂的采购成本,对搞好学生食堂,促进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的实际需要,人增地减的严峻现实,增强了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紧迫感,各地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便应运而生。 事实上农校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其发展沿革表明:办起来不是一件难事,巩固、发展就不那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湖南省临武县花塘乡党委和政府将原机械厂旧厂房大部分划归乡农校,并投资5万元翻修一新,办起了乡农校。近几年来,由于领导重视,坚持改革,勇于实践,该乡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一体化的办学道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几年来,乡农校为当地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员达8000多人,使全乡经济建设迅速发展,1992年乡农业总产值达1175万元,比1990年增加24.5%,比1991年增加了4.4%;工业总产值785万  相似文献   

18.
王惠生 《成人教育》1995,(11):33-33
迈进市场“四字经”王惠生以往农民教育大都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农校)为基地,根据农民的生产季节和生活节奏无偿举办相应的各类培训活动,其学员由村委会有偿选送,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这种办学模式无疑已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于是,各地乡镇农...  相似文献   

19.
<正> 肇州县朝阳乡共有十二个村,21,119人,耕地127.671亩.几年来,这个乡在开展农民教育中,不断加强阵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对农民进行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到目前为止,全乡十二所村级农校实现了“四室”,即学习室、图书室、科研室、广播室;“十有”,即有专室、有桌椅、有黑板、有教材、有民师、有计划、有图书、有取暖设备、有活动器材、有组织制度。在阵地建设上,乡政府本着既要建好民校,又要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对农民技术学校的建设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第一,改造利用旧校舍,这个乡在1983年以前有农民技术学校八所,但标准低、条件差,设备不齐,能够使用的只有五所.针对这种情况,乡政府召开了会议,对农民技术学校校舍问题进行了专门  相似文献   

20.
临猗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临猗县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创建于1981年。17年来,该县以此为辐射源,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农民整体素质,传递致富信息,消化先进科学技术,推进乡(镇)村农校发展,探索成人教育改革新路子。中心在促进城乡两个文明建设中呈现出五大功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