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教学活动本质的新预设。认为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活动,更应是一种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创造新文化的活动。并从社会变迁与文化基础的变化,学生、教师角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探索师生课堂互动的规律,必须从理论上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阐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本质分析中的盲区 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是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多种颇有影响的观点和学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多重本质说、认识——实践说。除此以外,还有情知说、适应发展说、审美过程说、学习说、教师实践说、交往说、关联说等等。以上诸论均有其一定合理性和局限性,有学者就曾撰文专门对此进行评述。透视以上诸论,不难看出,对教学本质的认识长久以来主要源于哲学和心理学。而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一种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教学理论至少应有三种学科基础,即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这三种学科基础实际上分别反映着教学活动的哲学层面、心理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  相似文献   

4.
何谓教学活动?关于此问题,从古至今,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认识,认为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相互依存的特殊认识活动。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教学认识活动的完成是以交往为基础与前提条件的。特别是对于个体的社会化来说,教学活动的交往性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就是说,当我们关注教学过程的交往性特征时,当我们将学生的课堂教学生活视为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时,当我们将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发现,教学交往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是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多种颇有影响的观点和学说.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话语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话语权是指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在教学言语中所蕴藏的一种力量。在社会学视角下.教师话语权分为制度性话语权、感召性话语权和个体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教学新理念是当今中国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在教学上着力促进学生获得相对完善的全面发展,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2)教学方法的多变性。要变千篇一律的、机械的讲授法为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积极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性质一直局限在认识论层面,以认识论作为教学论的依据。如有学者提出,教学活动主要是或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它有自己独特的动力、条件、客体、主体、领导、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他们认为教学就是教师领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强制性事实上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社会本质特性。本文从教育概念本身、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学校组织特性以及教育行动与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对此问题展开了论述。认清这一问题比对一些美好教育理念的简单认同更有助于现实教育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教学活动性质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议题。迄今为止,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谓众所纷纭,言者言殊,不一而足,似乎对问题的探讨已经很全面了。其实不然,目前对教学活动性质的探讨大多仍然停留在本体论式的框架之内,因而忽视了教学活动建构性和发展性的探讨。长期以来,这种本体论的研究思维坚守本质论的窠臼,始终认为可以把复杂的教学活动还原、抽象为一系列极具包容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校教育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注重人文学科,中小学的社会学(Social Studies)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以历史学为主线,融合其他人文学科。小学、初中学生以学习历史为主,高中则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分,必修课包括世界史、欧洲史、美国历史研究等,选修的有经济学、人文学、心理学、法律与社会、宗教、社区服务等。教科书的内容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细化。可以这么说,他们先给学生一张“照片”, 了解世界人文的全貌,然后再局部渐渐放大,让老师和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钻研、或作出新的诠释。学校举行的很多活动均和社会学有关,更体现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为后人积累了无以数计的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量”更是大得惊人。可是我们知道,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并不是每一种知识都可以有幸走进教室、走上课堂,享受“登堂人室”的尊荣,成为制度化教育钦点的宠儿。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看,“学校知识”并不是一种一般的知识,而是一种“法定知识”,即在教育领域中被“合法化”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生文化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论题。学生文化研究的方法引申出的界定多如牛栋,但在现时的实践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还应首推教育社会学对学生文化的研究,因为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课程文化、家庭文化、同辈群体文化同学生文化互为关联,密不可分并相互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区分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学生文化的发展乃至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比较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需要适切的学科自觉和学科意识。基于当下的生存困境,教育社会学必须重审自身的学科形象,明确自身的学术味道。  相似文献   

15.
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远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命题,远程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砝码。笔者试图通过功能论、冲突论和解释学三种教育社会学分析范式对远程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远程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三项原则,以促进其健康快速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家庭教育问题较为突出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拟从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家长”教育的系统分析来诠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和独特功效,探讨提高家长教育效果的途径,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后现代视角下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三种提问方式是什么、谁的以及何以可能的重新审视,可以看出后现代视角下三种提问方式暗含的潜在假设存在着可以进一步商榷的可能,从而对教育社会学研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来分析,结合师生关系本身固有的教育特点,可以从理论上区分出三种形态的关系,即"社会—人"关系、"社会—社会"关系、"人—人"关系。这三种关系共同构成了师生关系的社会学属性。而实践中,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话语表达也经历了一个从"支配—从属"到"民主平等"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校园欺凌行为可归结于偏差行为,其成因源自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时,文化社会学成因理论更具有理论解释力.校园欺凌可能产生于风险社会中社会结构的紊乱、个体对紧张情绪的不合规缓释、低阶层群体遭遇主流文化排斥等社会结构成因,并深受个体对它者欺凌行为的习得、个体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过低等社会交互过程成因影响,同时也与个体遭遇标签化和污...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中,由于社会流动需求、城市家庭职责社会性外化和家长需求,城市小学"托管班"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是目前托管市场性质界定模糊,存在"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等诸多问题和隐患,导致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有必要在以教育社会学视角审视"托管班"的显功能和潜功能的积极社会意义的同时,探求提高其服务水平的对策,建立政府监督、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学校、社区组织力量开办托管教育,以使城市小学"托管班"良性、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