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尔兰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宗教在爱尔兰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乔伊斯从小接受耶稣会士的教育,深受宗教的影响和熏陶,但同时他也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反教和叛逆。乔伊斯对宗教的态度始终是暧昧的。在接受与拒绝、崇拜和嘲弄间,乔伊斯逐渐从宗教走向世俗,转而成为艺术的使徒。从灵性生活到世俗生活再到艺术生活,乔伊斯的戏剧人生始终与宗教传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为儿童,在翻译中译者不但要了解童话的语言特点,而且要译出“童味”,这就使得儿童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成为一种必然。本文拟对《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中译本进行分析,讨论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指出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译者应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叛逆”,以求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种艺术活动,译学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诗歌的翻译活动是翻译美学的体现。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而诗歌翻译更具“创造性叛逆”特征。通过《枫桥夜泊》的英译,分析创造性叛逆和诗歌翻译美学的关系,可知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最能体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在创造性叛逆中充分再现了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后叛逆:所谓“后叛逆”,是指人到中年开始想体验染彩发文身穿孔、学滑板街舞架子鼓等具有叛逆青少年气质的活动,一种“惊觉错过早恋年纪”式的“临交卷”恐慌……按照此解,所谓后叛逆即“延时叛逆”,但此解关注“外在”多,关注“内在”少——那些内心深处的延时叛逆又如何捕捉、记录和表达?AI水军:来自媒体消息“人工智能(AI)已经学会自动编写虚假点评了”,它们可以被用来生成复杂的点评信息。这些虚  相似文献   

5.
传统翻译理论重视对原作的忠实,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因素、时代要求的原因,译作难免对原作产生“偏离”、“背叛”——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在文学翻译中也屡见不鲜。创造表明了译者以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成这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文章从英汉语文化背景差异、接受语环境层面简要探讨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短篇小说《死者》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代表作,讲述了在都柏林一场圣诞晚会期间发生的故事。乔伊斯在小说中运用“精神顿悟”这一艺术手段,深刻展现了爱尔兰人精神层面上的瘫痪状态,凝聚了作者对处于瘫痪、麻痹状态下的爱尔兰人的痛切感悟。在精神顿悟视角下对小说的主题进行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乔伊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中国电影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电影艺术——一种妥协的艺术,一种在各种力量间寻求平衡的艺术。以电影《黄土地》为个案,从剧本对原作的改编、电影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发现“第五代导演”的精神气质,同时探讨电影在表层、潜层和深层思想表达中的多义与悖论,从而说明电影是一种“妥协”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思想就像蔓生的野草一样杂乱而没有 规律,与父母的期望相去甚远。当儿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他便有了许许多多令人惊诧的主意。他的固执与叛逆令我深感头痛。我真正体会到教育孩子是一门特殊的行为“艺术”便始于这一阶段。 行为“艺术”是从我内心深处涌起的一个怪名词,我不知道它的定义是否科学,我只想用它来表达教育孩子确确实实有着相当的难度。行为艺术可谓一门科学,但又需要采用很艺术而不是很严格的手段。对一个活主主的思维敏捷而又怪异的小东西,你只能用“艺术的”、“科学的”方式来引导他,以实现你期望的目的,否则,…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人们虽然就乔伊斯的创作技巧和小说艺术讨论了很多,而对他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与系统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分析乔伊斯的小说结构,探讨乔伊斯小说结构变化的过程,并揭示出在其小说结构变化发展背后的美学思想,应是文化价值追求的应然。  相似文献   

10.
(一)伟大的文艺创作,得力于作家丰厚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特出的表现才能。这是为古今中外文艺发展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读了《红楼梦》,我们常常惊叹曹雪芹巨大的艺术天才和非凡的创造能力。从过去到现在,学术界对这部伟大的作品究竟是怎样创造出来,对曹雪芹真正的创作动因是什么,一直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对曹雪芹创作思想的论争,主要有两说:一说《红楼梦》出于作家对封建社会“补天”的动机;一说是对封建专制的“决裂”和“叛逆”。“补天”也好,“叛逆”也好,都涉及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代主义的诠释,阐述了对乔伊斯现代思想产生影响的艺术环境、作家作品以及理论基础。通过概述《尤利西斯》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乔伊斯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多变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导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革命的小说艺术大师乔伊斯主张的“作者藏匿”论极富见地体现着作者对小说主体关系的审美把握。换言之,主张“作者藏匿”实际是乔伊斯从美学高度追求革故鼎新传统小说艺术的必然反映,是主张作者与人物之间采取平等对话姿态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家庭和学校教育背景、爱尔兰历史文化背景、巴黎的艺术环境和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四个方面探讨乔伊斯作品艺术特色的根源,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他的小说艺术既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象征,又代表了现代英语小说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乔伊斯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发表专门的文论,但是可以从他的书信、日记和作品中管窥其美学思想,其内核就是"真"和"美"。国内外学者对乔伊斯美学思想的研究注重提炼他的美学观点并将其用于文本分析,而追溯他的美学思想形成过程也具有深刻意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认知其美学思想。乔伊斯美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其生活的社会时代、他的哲学思想以及同时代作家的创作艺术思想的影响。因此要从社会现实、哲学思想和同时代作家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乔伊斯的艺术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学报卷首语是学报编辑在出版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形式 ,它具有“导引学术研究、推介优秀作品、介绍文章背景、体现编辑思想、提供文献检索”功能 ,有利于学报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乔伊斯小说《尤利西斯》的结尾部分“珀涅罗珀”中“女性的‘Yes’”有助于揭示莫莉性格特征 ,反映她的思维状况 ,贯穿叙事情节和显示作者精湛的小说叙事艺术。在该章中 ,“yes”可以表达莫莉对某些具体事物的肯定 ,可以表示出当时她的思维的跳跃性、游离性和随意性特征 ,有助于把她的中断的思路连接了起来 ,可以表示她对回忆中的事物的进一步强调 ,可以表示她在追忆往昔时对触动情怀的事件的感叹之情  相似文献   

17.
洪忠民 《考试周刊》2009,(23):213-215
在西方,翻译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读者阅读译作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过程。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以译者和读者两个身份来具体阐述译者在翻译中和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一些“创造性叛逆”特征。  相似文献   

18.
:象征 ,是乔伊斯常用的一个艺术表现手法。“玫瑰”,作为一个反复出现的象征意象 ,在《画像》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小说中玫瑰的象征意义 ,玫瑰作为涵盖作品内容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及其在记叙主人公成长经历过程中所发挥的意象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读者心声     
艺术性的教育理念,无疑是《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第11期最具创意、最为抢眼的一犬亮点.“卷首语”和“课改研究”专栏的几篇文章,或从传统经验着眼,或从最新研究入手,合而对教育的长期性做了生动的阐述,让人耳目。新。《教育是一种慢养的艺术》就“教育的急功好利”现状做了深刻反思,从人性角度直指其教育缺失耐心之危害,  相似文献   

20.
以纵向的影响研究和横向的平行研究为基础,论文阐述了19世纪欧洲现代主义先行者瓦格纳与20世纪现代主义大师乔伊斯的关系。不同的创作时代和创作方式决定了这种影响的间接性,而相似的创作理念和精神追求奠定了平行研究的基础。虽然瓦格纳热衷于表现激情和生命力,而乔伊斯专注于意识和潜意识,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心灵之旅都体现了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瓦格纳提倡整体艺术,而乔伊斯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形式,他们的实验主义都表现出现代主义艺术具有狂欢特质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