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灵敏 《云南教育》2004,(11):11-11
智力素质与创造力素质教育科研权威部门研究认为,创造型人才的形成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智力因素,创造性品格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因此,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并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创造性能不能教“教”是“把知识和技能传给人”。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能力;而技能则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是完全可以由老师传授的,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创造性不是一…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我国当代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我国进行创造性教学有重要意义。了解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人格与个性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本。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创新教育是利用智力的创新,产生创造性思维,并转化为创造性能力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能的创造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创新教育是利用智力的创新,产生创造性思维,并转化为创造性能力的教育。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成人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和重要主题是重视培养成人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提高全民族的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创造力素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创造力素质,不仅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拟从什么是教师创造力素质,为什么需要提高教师创造力素质,怎样提高教师创造力素质等做粗浅探讨。一、什么是教师创造力素质教师创造力素质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教育设计、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教师创造力素质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所决定的,被誉为“手执金  相似文献   

6.
本以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为起点,从美术教育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展开论述,主要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对创造力培养教学策略的认识。在美术课堂上创造一个自由民主平等有节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及时鼓励,适时指导,把创造力培养与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相结合,以达到塑造儿童创造型个性品质,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概括地说,就是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教育。其出发点,就是千方百计地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从人才学的角度来说,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8.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说明,把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我们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教学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看老师是否具备相应的素质。实践证明: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教师,而创造型的教师必须符合这样一些条件。一、丰富的创造力知识和创新的人格特征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为教师首先应对创造力的含义、构成、测量及创造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有充分的了解,使教学  相似文献   

10.
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创造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型人才的素质不仅智力因素优秀,而且非智力因素而其自身特质。培养创造力,要指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从书本到实践,努力拓展视野;要求学生提高哲学素养,提升创造性思维品质;启发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冒险、喜欢尝试新方法、探索新道路的敏锐的感知与探索精神;帮助学生排除和克服形成创造思维的各种障碍,敢于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人格与个性。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创造性教育体系中的根本问题。它既是创造性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创造性教育的归宿,贯穿创造性教育过程始终,决定着创造性教育的质量与创造型人才的素质。一创造性教育的目标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总的目标。但这里所说的创造型人才,并非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下面,简称创造型人才)。我们这样讲是因为各国的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无论是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还是苏  相似文献   

12.
创造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造性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积极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师.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现代教育,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他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他能够认同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承担着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本对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品质结构进行了论述。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素质结构与个性品质结构很好地有机结合。因此,创造教育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还应当努力增减和锻炼学生优良的创造型个性品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一、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要性1.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其教育理论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每个人都会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指的就是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理解成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创造型人才与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冲突对立的,二者是整体与部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共同存在于全面发展的个体身上。从理论上看,创造心理学认为,创造型人才必须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协调发展的人。智力因素包括细致的观察能力、清晰的记忆能力、较强的操作能力、信息检索处理能力、丰富的想…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才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力在成才中的作用表现为:创造力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创造力决定人才的质量。创造力人皆有之,培养人才创造力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创造力的普遍性与层次性;培养过程注重人才素质智力因素——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激发创造热情,完善创造性人格;不断付诸行动,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创新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因此,学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造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是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旨.创造教育,就是将创造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它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品质,提高"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等综合创造素质.  相似文献   

18.
综观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创造”这股强大的力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使教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的振兴,一个民族的兴旺,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此,  相似文献   

19.
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创造性教育。教师在创造性教育中起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不容忽视。研究表明,教师对创造力存在偏见,这种态度表现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各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消除偏见,社会心理学提出群体内接触这个概念,这对消除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偏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培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学生创造力可通过创造性思维教育、艺术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技能教育、个性化教育、品质教育等方面加以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