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2003年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之衔接配套。(以下对这两个件简称为新课标)新课标是对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吸收,体现了语教育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实施新课标,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新课标对我们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现在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语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新颁发的《语课程标准》自始至终体现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语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些也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最佳土壤。  相似文献   

3.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课程改革和语教学改革的灵魂.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必须充分认识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从与义务教育阶段语课程标准比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结构、学生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改革三大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呼唤高中语教师的一系列角色创新,以真正适应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发,新教材的启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  相似文献   

6.
1.全国中语会成立三十周年 4月初,全国中语会成立三十周年大型座谈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为十多位年过七旬孜孜不倦地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前辈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他们的语文情结及语文理想。大会还就三十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探索、十年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潮起潮落以及国家课程标准的修订三个专题举行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7.
马焕 《教育论坛》2004,(1):12-13
研制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试行),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教育改革的方向。《语课程标准》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在“课程目标”中除了强调重视必要的语知识,重视培养  相似文献   

8.
语实践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  相似文献   

9.
高秀杰 《现代语文》2006,(11):15-16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性”成为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坚持了“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了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性”对语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也渗透入了语“双基”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语“双基”进行再审视,而且应充分利用“人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双基”的合理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课程改革,研究香港、台湾以及国外语课程标准能够给大陆的语教学改革以借鉴。这里.我们主要以20世纪90年代德国、日本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语课程标准为范本.从语教学目标的视角加以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