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2.
熊丽乔 《江西教育》2005,(12):29-29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文章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指导,而不能生硬机械地说:把某种语气读出来!此类引导犹如隔靴搔痒毫无用处,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文章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而现今朗读教学的弊端表现为在朗读技巧上过多过繁的指导,犹如隔靴搔痒毫无用处。真正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敬爱的导师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之为“美读”。他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朗读才能够表达文章的本意,才能与作者共鸣。那么,真正的朗读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6.
“美读”的概念是叶圣陶先生为了批抨语文教学中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朗读、不重视朗读教学的情况而提出来的。他说 :“所谓美读 ,就是在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是兴味方面或学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认为那种“发音不讲求 ,语调不揣摩” ,不能“传达出逻辑关系 ,传达出精神意态”的朗读 ,“是不能容忍的”。由此看来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是一种较高要求的朗…  相似文献   

7.
感情朗读,也就是让学生领受情感美,它可以把学生带人一种美的境界。叶老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感晴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他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我认为感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一、说设计理念 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谓之美读。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美,达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有感情朗读主要是把文章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话)。所以要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意味。  相似文献   

9.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者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课堂上,应听到学生的琅琅书声,不要教师唱独角戏,让学生有所会于心.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呢?  相似文献   

10.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说什么,而且与作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毛文艳 《考试周刊》2012,(11):36-36
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含意,而且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外”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美美地诵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味,才能使学生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2.
蕴涵着韵律美、人情美、哲理美的文质兼美的诗文,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这些美都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和生命的律动,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那么教师如何使这些“美”体现出来呢?笔者认为,美读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所谓美读,就是揣测作者写作时的心理,设身处地地把作者的情感在读中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曾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也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由此可见,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人作者世界,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中的美读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这里 ,叶老简明扼要地指明了“美读”的内涵 :所谓“美读” ,“就是……表达出来。”在读的时候 ,怎样才能把作者情感表达出来呢?叶老进一步告诉我们 :必须“设身处地……”,通过两个“还”字 ,把“遵路、入境”的要求讲得明白无误。下面谈自己根据叶老的倡导 ,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美读指导的。一、研读 ,领悟美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诗意美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结果,是散文产生艺术魅力的源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散文诗意美的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诗意美的教学呢? 一、当诗一样读.散文诗意美的教学,首先就应该把散文当诗一样读,像读诗那样反复朗读、诵读,默读。读是领会课文的必要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  相似文献   

16.
美读学古诗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里的一支奇葩,芳香浓郁,沁人心脾,它启迪着我们的智慧,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叶老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学生在美读过程中,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作品的情境跃出纸面,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材中有不少叙事抒情和富有哲理的文章,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基础。一些著名教育学家认为,可以利用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有感情地朗读是让学生传达情感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美读”。这如孟子所说“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冶炼情感或积累知识都有莫大的收获。由于美读…  相似文献   

18.
所谓表情朗读,在教学研究语中又叫做“美读”、“朗诵”、“吟诵”。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教育论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直是初中语文传统经典篇目,小说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当时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处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加之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他们纷纷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文章说…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  相似文献   

20.
苏丙凤 《阅读与鉴赏》2008,(12):22-23,13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读”是叶圣陶先生率先提倡的。何谓“美读”?叶老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①叶老先生界定美读。突出了情感性.即应当把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情感通过美读表达出来。从美读一词来看。应兼有读得美和美美地读两层意思。美读是在传统朗读的基础上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是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中,感知作品的形象美、情操美、意境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读得美。而忽略美美地读。认为读得美就已足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