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案例:加法运算律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1.借助饶有趣味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得到:3+4=4+3。教师引发猜想:是不是只有3+4才等于4+3呢?其他两个数相加有没有这样的规律?2.举例验证: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来验证一下吗?  相似文献   

2.
案例回放: 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一课,在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后,我出示如下一组练习.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片断:师:昨天我们在数学王国里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谁来说说加法运算定律的内容及其字母表达式?(学生用语言叙述加法运算定律的内容)生1:a+b=b+a。生2:(a+b)+c=a+(b+c)。师:加法运算定律中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请你猜一猜,哪些运算中还有像加法这样的运算定律?生3:我猜减法中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生4:我猜乘法中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中没有。生5:我猜除法中可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中没有。  相似文献   

4.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然后给学生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通过自由发言,以辩论形式,各抒己见,以辩促思,既巩固了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片段如下:请学生观察练习十一第3题: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a+100=100+a 230+420=430+220师:这些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这四题全部符合加法交换…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是计算法则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运算更简便,正确率更高。因此,让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地应用十分重要。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用图形表示:+○=○+,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用文字表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a+(b+c),用图形表示:(○+)+△=○+(+△),用文字表示:(甲数+乙数)+丙数=甲  相似文献   

6.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 ,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 ,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 ,然后给学生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 ,通过自由发言 ,以辩论形式 ,各抒已见 ,以辩促思 ,既巩固了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片断如下 :请生观察练习十一第3题 :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370=380+22030+50 +40=50+30+40a+100=100 +a230+420=430 +220师 :这些等式哪些符合加…  相似文献   

7.
一、有关概念1.加法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b+c)2.乘法运算乘法交换律:  相似文献   

8.
今年福州市初中一年级进行了数学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索与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发展.教学实习期间我带着这个思路,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我上的其中一堂数学课是“有理数的加法”的第2节课,授课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和结合律.教科书上教学内容安排是由“做一做”中4组对比练习引出“想一想”的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搭配两道例题例2、例3和“随堂练习”.这两道例题分别是运用运算律计算4个有理数连加的计算题和计算10听罐头总质量的应用题. 我的授课思路是:先让学生说出“做一做”中4组题目的特…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相似文献   

11.
教学思考: 为了研究本节课,笔者从网上下载了70多篇199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本内容的设计与实录等,一一仔细阅读,发现本内容大致有以下两种上法:一是先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共计2课时;二是先上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再上加法和乘法结合律,共计也是2课时.两种上法均是先研究加法,而后研究乘法.比较了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西师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发现教材上也大都是按照如此顺序编排,唯独北师大版是先探究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后,再让学生自己探究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6~58页例题,"想想做做"的第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宜采用“过渡性”的教学方法。 (1)在游戏中学习。在“1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可以穿插谜语,让学生来猜。在“10以内的加法”教学中,“凑十游戏”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尽快地再现10以内的加法口诀。在“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可以穿插火柴游戏,让学生只移动一根火柴使每个式子两边相等。 (2)在故事中学习。如讲“加法交换律”时,可使用高斯的故事:高斯在上小学时,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今算式让大家计算:1+2+3+4+5+6+7+8+9=?别的同学都是按顺序计算,这样  相似文献   

14.
贵刊1998年第3期第28页刊出的赵用金老师的《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错字与错话》一文(以下简称赵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根据加法交换律:726 589 274=274 726 589”这样不符合语言准确性要求,因为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现在是三个数相加,这怎么能说成是加法交换律呢?。关于加法的交换律,九年义务教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尝试把成语、故事引入数学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简介如下。 一、“朝三暮四”与“加法交换律”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前,我先向学生讲了成语故事“朝三暮四”……,然后让学生同位讨论: 1.狙公两次分橡子的方法一样吗?  相似文献   

16.
正"望":病例观察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混合运算",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上完这节课后,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在计算48+21×3的脱式书写是这样的(如下左式),对此教师自认为这位学生如此书写是自觉运用加法交换律的结果("运算律"是本册教材第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乘法口诀这个单元中,我设计了一个练习,目标是:1.使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和加法的算理与法则:2.有意识地渗透乘法交换律和函数思想;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4.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充满自信的品质.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加法交换律作为小学数学阶段为数不多的定律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剖析"加法交换律"这一简单的知识,抓住这一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的本质,并通过四次执教时的思考与探讨,获得了更具有指导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笔者曾在一个乡镇学校执教“加法交换律”一课,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教学按以下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