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央要求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同时建设成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其谋也深,其责重大.为此,必须审时度势,成立“关天历史文化基地建设研究院”,加强研究宣传“周公文化”,在渭南建设“《诗经》文化基地”,西安专题博物馆建设要实施“跨越式战略”.  相似文献   

2.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因其要的战略区位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本文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作了定性的分析,并且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市场份额、贸易竞争优势等指数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关天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础良好,生产产量也在翻番增长,和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产量逐年接近,但出口的比例非常有限,和长三角等地区还有巨大的差距。其次虽然还未形成产业集群,但是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关天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影响较大,这也为关天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化既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概念、内涵、外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中原与华夏、中原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华夏族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创新等问题,都亟待从学理上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4.
加快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关天经济区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陕西省铁路路网建设,对推动关天经济区发展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陕西铁路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提出了“2581”路网建设计划并逐步实施。其对关天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作用有:经济大通道作用,配置区域经济资源作用,能够提升关天经济区的国家战略地位,促进关中一天水地区综合城市带的形成,并促进关天经济区内的人力资源建设。对陕西铁路建设提出的建议为:铁路发展要始终以适应关天经济区开发需要为第一目标;立足先进技术,提高路网质量;提高主要干线运行速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铁路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任宇涵 《文教资料》2012,(25):58-59
传承创新中原文化要立足于河南省省情,根据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结合河南文化发展现状,探讨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特色优势、塑造中原人文精神、积极利用根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措施,把中原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把河南打造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6.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树立文化发展新理念,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形成有效文化传承体系;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原经济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建设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相似文献   

7.
以关天经济区的8个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以经济开放度、基础设施完善度、旅游开放度、生态环境、人力资本五个方面为一级指标,包括5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关天经济区各市区2007—2014年的对外开放水平综合得分及排名进行了计算,并且将其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关天经济区的整体对外开放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各市(区)之间的对外开放水平差距过大;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关天经济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别仅包括西安市,第二类则主要集中在天水,宝鸡、渭南、咸阳、商洛、铜川、杨凌则归于第三类。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田野实证等研究方法,阐述了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4点措施与建议.第一,盘点遗存:彰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果;第二,原点开发: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摄互通;第三,相成相续:凝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认知;第四,创新发展:助力建设幸福美好甘肃新家园.  相似文献   

9.
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天水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天水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的成就及现状,研究天水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其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代河南文学发展与中原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立足"中原经济区"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之需要,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联合省内外优势创新力量,广泛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充分关注当代河南  相似文献   

11.
民族都是由某种或几种社会组织通过有序的方式组成的,社会组织是一个民族的有机体,因此,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必须了解其传统社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变迁。“油锅”组织是白裤瑶社会管理中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白裤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对待白裤瑶“油锅”组织的历史与现实功能,挖掘这部分文化的价值,对于稳定白裤瑶社会,促进当地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明代以来人口迁移政策变化为线索,重建潮汕文化特质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宏观政策的变化如何型塑了今日的区域文化,强调要历史地认识区域文化特质,理解区域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国家大历史、区域环境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清初满洲政权的蒙古政策是满清藩部政策的缩影。就历史事实而言,该政策不仅是清政权藩部政策的完整模型,而且也是此后清政权藩部政策的运作楷模。它的实施方式、政策种类、运作模式对此后清政权的藩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宗教、通婚、文化融合等方面都促进了各族的融合,并为顺利实现清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该政策对此后乃至今天各民族间的融合仍然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缺陷,新经济政策本身的弊病,民主决策体制的缺失,客观外部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五个方面分析了新经济政策夭折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其保护和开发。以漳州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指出漳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开发与建设的三点建议,强调在保护中开发,使历史文化街区魅力长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分析了南通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针对南通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面临的问题,借鉴苏南经验,提出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开发大运河景观长廊,建设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挖掘大运河历史故事,发展大运河文化旅游;坚定文化自信,打响大运河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构建起分析框架,分别从环境因素对于就业的影响、先赋性和后致性因素对于就业的影响两个方面,结合H校教育学院20年来就业数据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政策环境与历史变迁对于就业结果影响很大,研究生个体后致性因素对于就业的影响大于先赋性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将硕士生就业影响因素归纳为:地缘因素、年龄因素、业缘因素、教育体制因素、智育水平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研究。作者结合国情和当前我国高校管理现状从理论上阐述了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并在实践上提出了自己的实施依法治校的思路。认为这对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现高等学校管理与运行的法治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香港新界北区的粉岭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客家文化社群在粉岭的历史沿革,分析以崇谦堂、联合墟、粉岭戏院为代表的农村社区是如何实现公众民主参与和文化资源共享的,并考察文化政策、文化组织、民间社团、科研机构合力传承和推广客家文化的现有成果。透过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之下农村传统文化社区的转型,客观评价客家文化保育的当代价值,即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用以抵抗全球化带来的单一化与平面化。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in two EU member states, Denmark and Portugal. The purpose is to show how different societ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shap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ies, even though these policies have significant common elements. As a basis for the discussion an inventory of policy elements is presented. Denmark and Portugal have been chosen as examples of smaller EU member states with different histor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s and policies in the two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links with EU education policy, are described. The discussion includes comparison drawing on the inventory of policy elements. A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remain very important for present-day education and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Early development of public primary education and popular adult education has provide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in Denmark while in Portugal not only institutional provision but also popular demand for lifelong learning has had to be built up relatively recently. EU education policy has had much more impact on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in Portugal than in Denmark, because Portugal has had to depend much more on economic support from the EU social f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