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拆卸再制造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可拆卸再制造产品的回收,构建起以制造商为核心,并涉及到回收站、再制造加工厂、外包商、两级产品市场的逆向物流网络,进而建立起一种包含多产品、有能力限制的闭环物流网络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分析多种回收处理方式,以及产品的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费用收益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该模型确定在不同收益情况下各种产品的自营与外包的配置数量,以实现该类回收网络整体利润达到最大。最后,应用一具体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考虑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及再制造产品、新制造产品的需求等不确定性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看成随机参数,以各种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随机规划模型,确定网络中各设施的数量和位置,并合理分配各条物流路径上的物流量。通过实例数值仿真验证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4,(9)
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竞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两周期及无限周期下闭环供应链产品协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制造商各决策变量随产品可再造水平升降而变化的情况,以及不同形式政府支持对其最优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产品创新效率不高时,企业本身开发生态产品动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鼓励政策;变动新产品补贴使得制造商有动力提高产品可再造水平,但没有增加制造商参与再制造的积极性;再制造补贴虽然使制造商在产品可再造水平不是很高时开始再制造,但效果不及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认知度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多个周期和回收多种废旧品,允许物流中心在各周期间的动态选址,建立了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废旧品回收量、运输费用等参数在不同时间段的差异,考虑了不同废旧品种类之间回收量、废弃率等相关参数的差异。通过模型求解,可以确定物流中心在各周期的数量、位置以及网络节点间的物流量。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强势零售商的存在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的影响.建立了三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对这三种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高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低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制造商(或第3方)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匮乏与环境恶化等诸多挑战,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成为了各国政府企业的关注热点。基于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经济价值实现的三个主要瓶颈,从旧产品回收效率影响因素,闭环供应链网络设计与渠道选择以及市场竞争与发展三个方面展开综述,总结提出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竞争环境对企业再制造决策的影响,应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古诺竞争环境中,两制造商的制造/再制造决策模型,并进行求解。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再制造决策对竞争双方再制造成本的敏感性,比较了各均衡下的最优决策,并与垄断环境下的决策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竞争环境中,任何一方再制造成本的下降可同时提高两制造商的回收再制造率及本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且使得市场出清价格下降,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竞争机制的引入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回收再制造率。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5,(10):120-124
以钢铁工业企业废钢回收循环利用为背景,对企业的逆向物流网络进行设计。考虑需求市场需求量、废钢回收量以及回收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以物流网络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决策逆向物流网络中工厂以及回收处理中心的位置、数目和网络节点间的物流量分配。利用约束法处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模型,结合情景分析对随机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MATLAB2014a平台调用CPLEX,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ε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碳排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有无碳约束两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考虑自贸区在进口关税、海关绩效、货运及时性等方面对再制造产业的影响,通过动态定价反映企业对废旧产品的回收率,以网络运营收益和物流绩效指数(LPI)为目标构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可以发现,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设立拆解中心尽管可以提高整个再制造物流网络系统的运营收益和物流绩效,但区内再制造中心的产业规模会受到限制,并没有产生集聚效应;而且随着LPI所占权重的增加,有向区外转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碳排放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有无碳约束2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技术创新对闭环供应链再制造模式选择的影响,分别建立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经销商回收再制造模型和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模型。研究表明: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低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不利;若产品技术创新成本较高时,经销商回收再制造对其有利。随着再制造产品的成本优势越大,经销商从事回收再制造的动力越大,这与传统观点不同。此外,无论经销商还是第三方从事回收再制造,第三方回收再制造总是有利于增加原制造商的利润和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决策是一个包含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的多层次决策,对其研究是逆向物流研究的基础。采用数学模型对不同决策下企业的收益进行分析,探讨了回收成本与企业实施不同层次逆向物流业务决策间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进行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的条件并不相同,不同变量的变化对其的影响也完全不同。提出了促进逆向物流发展的三项应对措施:提升再制造能力、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降低回流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4.
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由零售商进行废旧品回收的模式是最优的,但与集中决策的绩效相比还表现出一定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在对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供应链绩效比较的基础上,对分散决策模型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激励合同,以提高实际分散决策的绩效,为工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制造商受专利保护的条件下,建立含有一个能自行回收的制造商及一个具有再制造能力的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Kuhn-tucker条件等方法研究了两种策略不授权再制造(策略S)及授权回收商进行再制造(策略D)之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再制造所节约的成本和单位专利费用对闭环供应链参与者利润及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制品供不应求的市场中,只有当回收商再制造成本低于制造商时,制造商才会授权其进行再制造。  相似文献   

16.
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斯坦伯格博弈规则,得出定价决策,并通过比较各渠道制造商利润,得出渠道选择决策,同时考虑当各参数改变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第四方物流再制造过程中消费区客户需求的不同,采用区间描述了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多目标的再制造第四方物流LRP整数规划模型。用LINGO 10进行求解,得出最优的运输方案。设计的数值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博弈论研究了原制造商(OEM)和独立再制造商(IR)的R&D研发模式和溢出效应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建立并求解了NC、 C、 V以及CV等4种R&D研发模式,并用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OEM和IR的R&D投资额和社会福利均在CV模式下最高,C模式和V模式次之,NC模式下最低;不同R&D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差异受废旧品回收率、溢出率和R&D成本的影响;废旧品回收率的增大不仅会提升IR的R&D投资额,增大供应链成员的利润,也会改变供应链成员以及整个社会的R&D模式偏好.  相似文献   

19.
邢光军  李培君 《软科学》2017,(9):138-144
以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建立无碳减排和碳减排情形下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差别定价博弈模型,求出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和回收决策,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算例分析进行验证.分析表明,碳减排时能以较低的产品零售价获得较高的销售量,供应链系统利润高于无碳减排情形下的利润,并且碳减排后产品回收率有所提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随着碳税的增多,两种情形下新产品的零售价、产品回收率均上升,销售量均减少,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水平直接影响循环经济实现程度.在对废旧电子产品再制造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建立了零售商和维修中心两种回收模式下废旧电子产品Stackelberg集中式决策模型,以算例验证模型.研究表明:当维修中心的维修成本高于再造时节约的单位成本时,维修中心回收模式下的回收价格高于零售商回收模式,此时可选择维修中心回收模式,因为回收价格较高,回收量较大,更有利消费者及实现循环经济;当维修中心的维修成本低于再造时节约的单位成本时,维修中心回收模式下的回收价格要低于零售商回收模式,此时选择零售商回收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