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作文》2006,(3)
东汉名臣杨震,到东莱当太守时经过昌邑,曾受过他推荐的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来访,以十斤黄金相赠。杨震不受,王密就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怒道:“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愧然而退。后人遂称杨震为“四知先生”。杨震一向为官清  相似文献   

2.
古代,为官清正为民、廉洁奉公者实在难得,因此,历史长河中的一些廉吏便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下面辑录一些廉吏的趣称。一钱太守后汉会稽太守刘宠为官清廉。离任时,所属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宠婉言拒绝。最终因盛情难却,他只接受一钱。当时人赞誉他为“一钱太守”。二不尚书明朝内阁大学士范景文为拒亲朋好友相求,便在门上  相似文献   

3.
<正>古代清官雅号一钱太守:后汉刘宠曾任会稽太守,其政绩卓著,廉洁奉公。离任时,有几位老人凑了一百钱相送,刘宠坚决不收。老人们苦苦哀求,后因盛情难却,他只好取了一钱作为纪念。于是"一钱太守"的美名到处流传。二不公:明朝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登门相求。范景文均予以谢绝,决不公事私办,更不私事公办。还特意在府门上公布书写了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从此他被人们敬称为"二不公"。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3)
后汉会稽太守刘宠居官清廉,离任时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百钱相赠,刘宠婉言谢绝。最终因盛情难却,只接受一钱,时人誉为“一钱太守”。明朝内阁大学士范景文为拒亲朋好友相求,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六字。  相似文献   

5.
美文     
为官给子孙留什么后汉刺史杨震清廉有名。从前他推举过王密做县令,后来王密趁夜晚上送给他十金。王密说:“晚上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因此被称为“四知”刺史。他虽为刺史,可子孙却常蔬食步行。他的一些朋友或长辈劝他为子孙置产业,他却说:“让后世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遗留给他们,不是一份厚厚的产业吗?”这的确是一笔厚厚的产业。清官的子孙人人尊敬。好的名声,比物质财富更珍贵。杨震是明智的,“清官的后代”这个好名声,会激励子孙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郑板桥教育子女的观点是,“子…  相似文献   

6.
官谜     
清官汉代会稽(今绍兴),有个刘太守,叫刘宠。此人在任时为官清廉,离任时老百姓感戴留恋不已。大家自发组织集资,凑够几百枚钱要给刘大人作盘缠。刘太守哪里肯收,却又不忍心推却百姓的一片热情,于是就象征性地收下了一枚钱,然后登舟而去。待到尚未离开县境时,他就把这枚钱投入江中,仍还给会稽的父老乡亲。刘太守最后硬是一钱不沾,两袖清风而去。从此后人称颂他为“一钱太守”。(请据此故事猜一成语)谜底:分文不取赃官与此相反,南宋的大将张俊却是个钻进钱眼的贪官赃官。他虽曾因屡立战功而被封为“循王”,但却生性贪婪,巧取豪夺为富不仁。传说…  相似文献   

7.
梁阁亭 《课外阅读》2013,(14):56-57
东汉时,荆州刺史杨震听说王密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经过升迁,杨震做了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原来由杨震所推荐为茂才的王密现任昌邑县的县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深夜一人前来拜  相似文献   

8.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个故事:杨震赴东莱郡上任太守的时候,途经昌邑。杨震当年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好是昌邑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遂“愧而出”。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鉴赏》2002,(8):68-68
杨震经过四次升迁,由荆州刺史转任东莱太守。杨震去东莱上任,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县令正是当年他在荆州刺史任上所荐举的秀才王密,王密来拜见杨震。到夜里无人时王密又来了,从怀里掏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作为老友我很了解您,您却不了解我,为什么?”王密说:“更深人静,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很惭愧地退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廉洁诗话     
神州自古重廉洁,廉政攸关千秋业。在反腐倡廉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笔者录下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清白正直的人和诗,以飨读者。汉代“四知太守”杨震,有人夜送黄金给他,说:“夜黑无人知道。”  相似文献   

11.
“三不惑”     
东汉时的杨震,不仅自己为政清廉,而且对子孙要求甚严。他当涿郡太守时,子孙常蔬食步行,朋友们都劝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却不肯,并说:“让后世称他们为清白廉吏的子孙,这样的遗产,不是很丰厚吆!”在杨震的言传身教下,其子孙也都很争气,最突出的是他儿子杨秉,官至刺史、二千石,除了应领俸禄之外,其余一概不取。以前的属下曾送他百万钱,杨秉闭门不受,以廉洁称于世。杨秉还有一句名言:“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即以今日面论,也堪称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2.
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虽贪官甚多,却也不乏廉吏。东汉时的杨震就堪称廉吏。杨震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时人誉为“关西孔子”。他五十岁才登仕途,渐迁为东莱太守,上任时途径昌邑,县令王密以前曾得到杨震荐举,乃于夜间怀  相似文献   

13.
陈蕃述评     
陈文云 《天中学刊》2002,17(3):75-76
据《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载:陈蕃字仲举,汝南平玉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常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便启发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深受启迪,从此发愤读书,谨慎做事,立下要扫除天下的雄心大志。 王勃的《滕王阁序》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文中的徐孺,即徐樨,南昌人,为后汉时的高士,东汉时陈蕃任豫章太守,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天空     
《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一个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即使没有任何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相似文献   

15.
<正>杨震是坚持操守的东汉名士、清正廉洁的布衣宰相。有一年,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必须经过昌邑(yì),而该县县令王密正是杨震一手提拔的官员。这天,杨震来到昌邑县。王密得知恩师光临,无比高兴。他为了报答杨震的提携(xié)之恩,特意在夜深人静之时带着黄金十斤来到驿(yì)馆,献予杨震。杨震脸色一沉,严厉地说:"你和我是故交,我深知你的为人,你怎么却不了解我的为人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不会有人知  相似文献   

16.
鲁迅《故乡》有云:“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其中,“你放了道台了”这句话很特殊,单从结构上看,就很难正确进行句法分析。必须结合语义才能进行。原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注释是:“‘道’,是清朝地方官名,人们称为‘道台’。文中‘放了道台’,即做了大官的意思。”这是从文意上说的,而没有讲这句话的语法结构、用词特点及其色彩。  相似文献   

17.
1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任何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故事中的杨震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把握好自己,为我们…  相似文献   

18.
五一休长假,朋友带我们去一个叫“钱清”的地方旅游。钱清在全国无名,在当地却小有名气。那里的著名旅游景点是“清水亭”。说起这个“清水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相传东汉时期,在会稽郡任太守的刘宠是一个少有的为政清廉的好官。他十分爱护老百姓,从不像某些地方官那样想尽一切办法搜刮民脂民膏。因此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由于刘宠政绩出色,不久被调到京城去任职。  相似文献   

19.
清季驻重庆府巴县的川东道台乃四川五分巡道之一,在地方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黎庶昌任川东道台时,正值川东局势剧变、政务频仍之际,尽管他在任不足五年,但政绩卓著。以黎氏为个案的分析表明:川东道台在地方政治中的作用并非仅是监察和观察,而是常常卷入地方各类实际政务中,尤其是司法、教育、税收、社会治安、对外事务等。  相似文献   

20.
父母对待小孩子,通常会有哪些错误的观念呢?陈鹤琴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小孩是一个小大人 有一个叫知非的孩子,家里规矩很多。他要玩水,母亲说;“衣服要弄湿的。”他要出去与邻居小朋友玩,又说:“你要同他们闯祸的。”吃饭时,他要讲讲话,发表自己的意见,父亲禁止道:“小孩子吃饭,不准饶舌。”他要在家游戏,又被训斥:“不要顽皮!”这样,久而久之,他竟变成一个萎靡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