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导向分析]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等内容。在历年的高考考查中有一定的比例。例如’98的“中央政府管辖题”和“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相信在以后的高考中会有所反映。在对本专题的复习中,必须明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认识古代民族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战争,而是一国之内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认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专题知识体系]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存在中原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东方地区的夷族和南方的蛮族,后来炎黄融合,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许多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学术界百家争鸣,就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和什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等问题,进行探讨,突破传统研究的理论框架,勇涉禁区,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和原则性的意见。已开始逐渐摆脱苏联史学理论模式和中国传统史学观念及注经式的研究方法,能够具体地历史地和实际相结合地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发展的状况,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研究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这个课题时,将“中国”一词的涵义作一番考察,是很有必要的。第一,“中国”是一个地域概念。作为地域概念的“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国”是指中原区域,主要是华夏族的聚居之地,不包括边境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广义的“中国”是以中原为中心,远及“四夷”聚居之地,也就是有的同志所说的“大中国”。从广义的“中国”地域范围来考察,我国历史上的各民族早就共同生活于“大中国”之中,它们都是“大中国”内的成员.  相似文献   

4.
陈有钧 《中学文科》2009,(15):41-41
我州是藏族自治州,我校是州上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学校,但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我班34名学生中有少数民族33人,占班级总人数的97%。作为高中历史教师的我,利用历史课堂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文谈谈本人十几年的中学古代民族关系史教学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这是继一九八一年五月北京香山座谈会后,探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6.
纪连海 《考试》2004,(9):50-52
近年来,民族关系史在历史复习中渐为重要,我们在复习时应该注意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阅读》2005,(1):36-39
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历史,历史上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来是高三复习中的难点,难就难在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涉及到较深层次的历史理论问题。随着历史理论成为历史科高考测试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中的历史理论的教学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部分,主要是叙述基本史实,对其中蕴含的历史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掌握了教材中的这些基本史实,如果在高考前夕的总复习中仍然停留在重复这些基本史实上已无意义。总复习中应以这些史实为基础,在面上拓宽,在层次上加深,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就必然要涉及…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时期,北方逐渐强大起来的少数民族是()A.山戎B.匈奴C.东胡D.白狄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其本来的面目是()A.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掠夺B.疆界划分的标志C.显示秦始皇的文治武功D.构筑的战争工具3.下面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汉对匈奴的反击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战役B.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为加强同西域的联系C.反击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D.无论与匈奴是和还是战,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东汉与西汉出击匈奴的不同之处在于()A.因为匈奴骚扰汉朝北部边郡B.汉朝骑兵深入大漠C.汉朝军队取得重大胜利D.西域派人到汉朝请求出兵5.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史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各族人民支好相处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对中国古代的民族间的战争、对有关历史人物要科学、公正的评价;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进行民族关系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我校历史系受教育部推荐的十院校《中国古代史》教材编写组的委托,与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和广东民族学院政史系联合主办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1日至25日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的专家、教授、教学科研工作者、编辑人员共一百多人.其中包括汉族、满族、维吾尔族、壮族、瑶族、黎族和土家族等各民族的代表.这次会议是继1981年北京香山座谈会后,第二次讨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全国性学术会议.鉴于香山座谈会讨论和初步解决了历史上的中国和历史上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两大问题,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定为:  相似文献   

13.
[高考导向分析]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等基本知识。在历史的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1.考试内容:①凡是教材中所有的中外关系史的知识,都可能出题。因此,备考中对这些知识点都要注意。②试题的主要内容,是对外友好交往的经济文化史。在出过对外关系史试题的11个高考年中,达9年即近82%的高考年份考了对外友好交往史。在友好交往史中,唐朝的对外关系、占城稻传播、郑和下西洋、康熙帝时的对外关系等史实,又出题最多。因此在复习该专题时,友好史应是重点,上述所列知识点,又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每年各地中考基本上都会有所涉及。要灵活掌握这部分知识,就必须注意归纳总结,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下面笔者以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内容为例,来谈谈如何复习这部分知识。  相似文献   

15.
张俭 《山东教育》2000,(17):41-43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正确理解和认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广大学生养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心理中塑造各民族大团结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于较复杂的民族关系史应该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有明确的认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基本认识 (一)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主要表现在: (1)我们伟大祖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疆域辽阔、资…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众多,学者对民族关系史的研究著述也颇多,但侧重于古代民族关系史,跨境民族关系以及同一语族内部各民族关系的研究。其观点倾向于站在各个中央政权的角度,对其治策内容、影响予以考证。而对于人口较少、发展程度相对迟缓的一些民族关注较少,对于近现代的民族关系研究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历代文人多有唯我独尊的大汉族主义,惯说:匈奴侵略汉朝,突厥侵略隋唐,蒙古侵占中国等等。此种不良影响,既久且广! 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强调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不单对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应该注意讲平等,讲团结,对中华民族系统内的古代少数民族,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立场、观点,一视同仁,承认他们都是汉族的兄弟民族。对少数民族政权和汉族王朝的军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民族学校教育述略任树民自秦汉以来,我们伟大祖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封建王朝在不同程度上都把发展民族学校作为“抚夷”的一项重要政策来推行。而各个兄弟民族也重视发展本民族的学校教育。他们一是派遣子弟入汉学读书;二是请求朝廷办著学,就近让...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关系史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从理论上、从政治实践上来说,还是从历史研究工作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翁独健同志在五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从那时以来,这个会是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来看,从整个史学界的工作来看,这个会是很重要的。我们相信,在这个会以后,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将不断向前发展。它将成为民族工作和当代史学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次会上,同志们拿出许多文章,其中有些文章写得很好。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这项研究工作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水平。今天,我想谈谈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研究是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此,本文对其近年来在理论体系的建构、具体的西南民族关系以及中国西南民族和跨境民族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一番概述和展望,希冀能对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