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艺术即是对某种事物进行加工,使之值得一看一品,使之更耐人寻味地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暨是加工,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一定有它的“母本”,这“母本”就是真实。因为真实我们司空见惯,甚至已经厌倦,便有一部分理想主义者将这“真实”打扮一番,让她如上妆之后的女孩儿一样,平添了许多妩媚。  相似文献   

2.
忘不了她     
我忘不了她,即使我并不知道她的名字。那个人就是我们英语剧的化妆师,在“圈里”我们一般称她们为妆娘。我是在贴吧上认识她的。因为当时班里定好了英语剧要在周三下午拍摄,而大多数贴吧上的妆娘只在假日才给化妆,所以我要找到一个妆娘是非常困难的。注意到她是在贴吧上看过她的作品以后,她化的妆很惊艳,而且她也表示周三可以化妆。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艺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理论使意识流小说理论更趋于成熟和系统化。其中,“内在真实”论是她重要的小说理论之一。在这一理论中,她强调了内在真实的内在性、多样性和飘忽性,从而让我们看到了“内在真实”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张玲霞 《成才之路》2009,(20):34-35
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学”,经历过漫长的教学研究过程,我们的教学质量终于有了质的飞跃。但有许多地方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讨论,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创新、有发展。比如作文教学。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有话可写.写得真实、符合逻辑,这就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弘 《文教资料》2006,(14):31-32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长于记人。对于文章中人物语言的艺术加工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反问”作为一种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史记》中运用得比较丰富。其中“何以……为”与“何……为”、“何……之有”以及“不亦……乎”三种固定搭配很具特色。在语法研究上也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6.
想回到过去     
“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这首歌,让我的心似乎老了许多。她叫高原,可惜她并不像她名字一样充满生命的铿锵活力———认识她五年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相识是极具戏剧性的。鄙人不才,小时候十分顽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非头子”。对于看不惯的人,我一向本着动手不动口的原则。于是便有幼儿班“大魔王”的外号。我独当一面的状况在遇到高原时改变了。在和她的“战斗”中我居然挂了彩,当然她也好不到哪儿去。我们就这样成了好朋友。至此,我那远播在外的外号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赠给我和高原两人的雅号——…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语),同时,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唯有感情真实才能让人活起来,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心裂肺”的艺术效果。怎样念好作文真经呢?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位同事开会发言时,提出了“触摸知识”的概念,她说她带孩子参观海洋馆,那里的“触摸池”给她很大启发,使她想到了“触摸知识”这一概念。这位同事的发言使我想到了许多问题。我们当老师的,通常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所谓掌握,本义是搭在手心,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我已经把知识放到你手心了,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抓住(记住),别让它跑掉(遗忘)。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由别人送上门来的东西我们往往“掌握”不住,自己努力抓到手的东西才会提住不放。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萧红是一位优秀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独具风格,意蕴深厚,充满了最简单的真实与最深沉的爱。本文从整本书阅读走近这位“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从她的小说入手,谈其作品中的“真”与“爱”。“真”包括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爱”包括对下层民众、对女性、对国家、对自己的爱。她以细腻的笔触、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琐碎的生活画卷,让我们沉溺于其中的悲伤而又幡然醒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她以灿烂的文化传统著称于世,历代说话艺术就是这一宝贵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开史册,许多杰出人才以其巧妙的说话艺术立下了丰功伟绩。唐睢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等,都对当时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安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存的合理性问题和艺术与人类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本杰明始终关注的两个问题。本杰明的韵论就是在他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对人类艺术形式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本杰明通过展现“韵”的四个特征而揭示出“韵”的实质内涵,并力图打破“韵”的贵族性和仪式性外壳,以便让人类在对自己的真实需要和真实愿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获得在现实中重建合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与中国美学之“韵”比较,本杰明的韵论“务实”而厚重,没有中国式的空灵与优美。而让艺术与审美担当过大的重任,忽视了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必要性,这是本杰明的韵论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文”与“技”已是高等艺术教育领域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视为长期存在的问题或矛盾。高等艺术教育教与学双方普遍存在着重“技”轻“文”现象,以至于有人讽刺说,高等艺术院校某些学生是“文化残疾人才”。此议论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问题之严重,也不能不让人忧虑。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该以怎样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对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活动中文化教育到底应占有多大比重?我们该以怎样的认识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于艺术、文化素质与之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已有许多讨论。我们所要强调的是,高等艺术教育必须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不应被人为漠…  相似文献   

13.
龙应台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她的说法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这段文字可以与《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互为注释,作者通过四郎有许多“看见”,我们通过《如》文也有许多“看见”。“文化为什么重要?”作者以一个很理性的问题开篇,却以很感性的方式进行了解读,使得这篇充满哲思的文章情感浓郁,留下了许多的“感动”。首先是父辈们被《四郎探母》所感动,“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  相似文献   

14.
一、真实真情才动人 素材首先要求“真”,这是选材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真实”,对于议论文而言,由于所选取的材料要作为论据,因而必须真实可信,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论证,不能有半点虚假;而对于记叙文而言,“材料真实”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真人真事,只要合情合理,给人真实可信之感,也可以作艺术加工与整理。因此,“真”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5.
享受语言     
语言是美丽的,语言是有品味的。引领学生在语言之原野上徜徉,在语言之琴弦上弹奏,无疑是一种享受。一、美丽着语言的美丽语言是美丽的。她有色彩,有声音,有个性,有情感。她是有生命的,她是长着翅膀的。她给人以美的想象,情的感染,意的激发。“瑰丽”必定浓艳“,清丽”则淡雅了许多“;春天”让你联想到希望,“茶汛”伴随着漫山遍野的新绿扑面而来。“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让你感觉到的不仅仅是轻柔“;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似乎还伴随着心跳“;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诱惑你去撩开这窗帘一角,任思…  相似文献   

16.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精彩的音乐,能使人的心灵获得澄净,能让人的生活得到启迪。去年的音乐课上,一首《感恩的心》感动了现在402班的一位同学,“我以后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再也不气妈妈了”,她说这就是她听完这首歌之后的真实感受。而今天,《感恩的心》却感动了整个班级。  相似文献   

17.
A说起小学生活,有一个人是不能不提的,这就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Miss Han。说“Miss”是对她的尊称。别看她年纪不大,顶多是“Mother”辈的,可长相足够“Grandmother”级别!尤其是她的头发,因为我们这帮学生太调皮,让她操心,人还未过不惑之年,两鬓已经斑白了。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齐国闻《韶》,“三日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这是音乐艺术的境界;海涅在1848年5月,抱病到法国罗浮宫向维纳斯女神诀别,“几乎痛哭失声”,“感受她真实的生命”,这是雕塑的人体艺术给诗人的真切感受;我也几次翻阅《红楼梦》,每到动情之处总是泪流满面,这是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些就是不可低估的艺术力量。教学也是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序言》中指出“教学论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既是艺术,它同样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让人如沐春风,叹为观止,而上好课的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适当运用了教学艺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艺术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无论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还是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情物”,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出语文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在教学的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潘飞 《河南教育》2009,(3):63-63
青春之美,美在她的不可复制性,以及她的残酷性。青春岁月风驰电掣地向前,头也不回,甚至决绝到了让人错愕和痛惜的地步:当我们什么都懂了,什么都明白了,可是,我们却永远回不去了——这大抵就是所谓的“成长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对一部写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读者总要首先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结果去检验它的真伪:“生活中真有其事吗?”莫言的《红高粱》写了“活剥人皮”,就曾被人指责为“虚假”,原因是“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中国人被中国人剥了皮”?这就是作品题材的可证伪性,即题材能被人们已有的经验和观察所否证。或许有人说,这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活剥人皮”之类可以理解为比生活真实更集中的艺术真实、本质真实。这样解释当然是很省力的。然而,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