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糊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采用模糊课堂内外、师生关系、优劣生界限和"合理"错误的方法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育中 ,就学生学习语文过程而言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语文是被认识的客体 ,学生与语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和过程。学生对每一门学科知识的认识 ,必然有一个曲折的复杂的过程 ,必然存在一个模糊———精确———模糊的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 ,可以说没有模糊就没有精确。在小学识字教学中 ,如果学生没有学龄前对相关汉字 ,如牛、羊、马、鸡、鸭、鱼 ,以及苹果、大米等的生活积累和模糊认识 ,那么就不可能有对这些汉字的精确认读。在散文教学中 ,不少教师往往喜欢用“形散神聚”、“立意深远”、“诗情画意”、“结构严…  相似文献   

3.
言语层面的模糊性除了来自模糊语词之外应该也是一种话语者主体意识的折射.日语表达的避实就虚、变精确为模糊的特点十分显著,它一定程度地反映出日本人的胃口.  相似文献   

4.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本文仅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模糊理论指导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模糊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模糊与精确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模糊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的,而精确是相对的,是模糊范畴中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当模糊达到一定精确度时,模糊就转化为精确,达不到一定精确度,精确也就成为模糊。而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随着人的认识由浅到深,由模糊到清晰而不断发展的,体现在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不精确到逐步精确。现在化学这门学科已包含了相当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王大 《上海教育》2000,(5):48-48
中学语文是坐落在人文学科基座上的一个具体学科,它必然带有人文学科的共性特点。而这种特点与坐落在自然学科基座上的中学数理化学科差异很大。自然学科的特点是精确的、清晰的、细节的、实证的、可以定量分析的;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一种,其特点则是模糊的、含蓄的、整体的、直觉的、可以多角度加以阐释的。逃明这种差异是极有必要的,因为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误区,都根源于无视或混淆两者的区别。也许是出于现代人对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数学家查德于一九六五年创建的模糊集合,不仅开拓了数学新领域,而且对于语文教学改革也有积极意义。在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中,模糊概念比比皆是。下面概括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对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点滴浅见。模糊数学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它是用模糊的“模式识别”方法,对具有许多组成因素的事物进行识别,不用数学的精确方法。语言文字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等,其中“一般的”、“熟练”、“浅易”都是模糊概念。所以,语文教学不但不能或不应该消除这种模糊性,而且还要利用这种模糊性,把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到一个崭新阶  相似文献   

9.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友群 《职教论坛》2005,(35):33-34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相对于精确限制语而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它不仅具有模糊语句信息的价值,而且在精确话语、减弱信息、转移话题方面也具有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它是我们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0.
模糊与精确是一对平行对等的概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模糊教学非常必要,模糊教学能引领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的王国,模糊教学的运用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必须要有适当的方法,必须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而客观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它广泛应用于文章写作和口语交际中,并且发挥着精确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模糊语言在口语交际中、文学写作中和应用文写作中都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我们对模糊语言应有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语言是有意味的语言,某些模糊语言在文章中的使用,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到了精确语言所不能达到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解读和欣赏这些模糊语言呢?我认为还原法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张莉洲  周龙英 《考试周刊》2008,(53):134-135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模糊限制语,它能改变被修饰语的模糊程度(使其更模糊或更趋于精确)或表达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不确定态度和评价。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词组和句子,可以使言语表达更加灵活,有回旋的余地,是一种有效维护语言交际的言语表达方式。本文将模糊限制语放到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进行研究,揭示出模糊限制语的认知特点,以及人们在理解其意义时独特的理论依据和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不像数理化那么精确王晓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搞清语文学科的特点,没有很好地按照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进行教学,致使它在科学主义的不断冲击下发生了“变形”。语文课有失去“自我”的危险,语文越来越不像语文了。一门学...  相似文献   

15.
模糊是相对于精确(或言明晰)而言的,它们都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固有的东西。而若依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则是与精确语言相对的,它是模糊思维的一种物质外壳,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自然属性,故而,模糊语言也表现在课堂教学当中,有着奇妙的性能和功用。  相似文献   

16.
没有明确外延的模糊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学比较显著的特征之一。模糊宽泛、开放、兼容、多样,但并不排斥精确细致,也不脱身于是非正误之外。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的模糊问题,将大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动态》八三年第三十七期刊登陈燮君的《关于模糊语言的一些辩证认识》一文说,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模糊语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语言是引起人类条件反射的信号,是“精确”和“模糊”的对立统一,“精确”和“模糊”的互为补充,使人的条件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新的高度,新的水平。模糊语言是对精确语言来说的,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知识属于。超协调系统”,它的概念常呈模糊状态,概念分类时常使用多标准同时进行。这一特点加之语言分析者常带的主观色彩,使语文解题中出现答案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甚至矛盾并存的状态。略举几例便可证实。例如《赤壁之战》的“方连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词义、语义、修辞和句法的模糊上。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模糊不清,即具有不确定性,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想象条件以及审美的广阔空间。模糊限制语的美学特征决定了模糊限制语的更具表现力。因此,我们可以把模糊限制语的美学特征归纳为:精确、得体和含蓄。  相似文献   

20.
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语言模糊性是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在语言表达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表达模糊概念,有时也能表达精确概念。语言模糊性源自人类的认知心理。把模糊语言放到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去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某些机制,同时也可以揭示模糊语言的认知特点。这项研究的结果在人工智能、词典编纂、外语教学以及文学翻译等学科上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