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视角服务引导──兼评全国城市电视台第四届新闻评比周猷德,唐南英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阶段,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如何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全新的市场经济,使电视经济新闻新颖活泼,引人入胜?“切入点”立足市场市场是联接生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转变。面对这一转变,电视有着双重任务:一是宣传市场经济,即从实践到理论作深度的宣传,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电视台要进行自身的体制改革,以适应市场和走向市场。电视台进行自身的体制改革,首先就要重新认识电视的属性。过去,我们认识电视的属性,强调它的政治属性———阶级性和党性,强调它的思想性———指导性或导向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还具有产业性,电视台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产业,也是服务性行业。既然承认电视的产业性,那么,对电视实行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3.
认真研究电视规律 科学推进节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业的生产组织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 ,发展于市场经济时代。大规模电视产品的出现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发展是同步的。作为新兴产业 ,中国电视行业的转型所面临的矛盾主体并不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问题 ,而是由生产规模的迅速膨胀所带来的由垄断的卖方市场向多元竞争的买方市场的转型问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先是体制的转型 ,是对外部环境的变革 ,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则更多地是在公平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内部变革。以往我们的电视节目制作从主体出发的情况比较多 ,那时候我们是在销售自己能生产的东西 ,在社…  相似文献   

4.
新技术的应用使电视走向传播的全球化;影视的国际接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不深刻的影响电视运作,影响《世界影视博览》的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电视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电视也逐步走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市场经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上随之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电视节目公司。而这些电视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中国电视节目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提升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电视资源配置、节目制作进行成本核算,考虑其投入产出比,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经营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由于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把电视定位于宣传机关和舆论工具的观念,“要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就成了办电视的行为准则。电视资源的浪费与经营的无能往往会被一句“社会效益第一”的口号巧妙地掩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电视的资金由政府提供,强调电视的宣传作用,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影响犹在。许多电视人养成了“大手大脚做节目,不问投入与产出”的习惯,节目制作不计成本,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一…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电视传播的画面崇拜观念已处于衰落之中本文从观众直观、学者调查和心理学实验三方面论证了电视传播以语言为基础的结论,并从语言哲学和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了深层原因“声画结合”论作为一种操作要求是对的,但它更是不足的,是电影观念影响下的产物,是面对编辑机的操作理论,不具有传播学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天天翻车,是“无根应用学”,是一句并不“真实”的“大实话”;以语言为基础论是从现众出发的传播学理论,为电视传播理论及业务建设寻找到了根基回画面崇拜观念与计划经济基础有关,以语言为基础现念在市场经济时代更…  相似文献   

8.
无边风光一时新———《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研究》评介□张祥涛在邓小平关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在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科学论断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相似文献   

9.
张静 《视听纵横》2002,(4):108-109
电视媒体经过短短20年的快速发展,已达到了鼎盛时期。目前电视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它在三大媒体中占至关重要的位置。电视台是党的喉舌。是公益性事业,最初是靠政府拨款支撑,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后,人们的广告意识加强。出现了电视广告,广告促进了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的应用使电视走向传播的全球化;影视的国际接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不深刻的影响电视运作,影响《世界影视博览》的现在和将来。 一、传播理论视野中的《世界影视博览》 传播学中的“传授双方互动论”认为,受众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得以确立。它对于电视的意义在于,电视从业人员开始研究受众心理,考虑受众的需求。 电视的娱乐功能和观众的娱乐需求得到真正的尊重,这是《世界影视博览》生存的基础。它在观众的需求和电视功能的开发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世界影视博览》是以世界电影电视动态、电影电视拍摄花絮、影…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企改革等经济研究领域,他多次突破理论禁区,为中国经济改革大胆谏言  相似文献   

12.
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最敏感的新闻,在体制“转轨”的历史时刻,在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今天,如何进行改革?如何从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工作方法、报道模式中跳出来,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宣传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电视,这种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认识最深刻的当是电视工作者自己了。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中央台及各地方台相继开办了自己的经济节目,不少台还成立了专门的经济节目制作部门,有条件的台还设置了以经济宣传为主的频  相似文献   

14.
《经济半小时》的定位衍变对地方台经济节目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12月18日,正当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电视栏目领域诞生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栏目——《经济半小时》。16年来,这个栏目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校正和改变栏目的定位,逐步走向成熟,直至今天成为全国的名牌栏目。它的栏目定位的成功衍变对于地方台的电视经济类节目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石研 《新闻界》2006,(5):72-73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社会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农民的精神领域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坚持主流精神的前提下,精神追求呈现多元化。然而,现有农村的媒介消费结构相对单一,有数据表明,农民接触不同传播媒介的比例为:电视95.7%、报纸17.2%、广播12.2%、杂志13%、互联网1%。在其它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贫乏的情况下,农民接触最多的文化载体当数电视了。因此,本文拟从电视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其对农民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推动。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宣传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是由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新闻宣传与之相适应。而要与之相适应,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实现四个转变。一、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新闻宣传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宣传往往囿于本乡本土,报道领域狭小,报道面不大,新闻触角未能伸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全国乃至世界的各种信息报道很少,服务对象和报纸发行也基本限于本地区之内。这种情况,在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电视,同样不可避免地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过去不同层面上一统天下的辉煌被生存的激烈竞争所取代,这种弥漫着一定严  相似文献   

18.
眼下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必然向经济新闻报道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所习惯的经济报道框框与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经济报道必须进行相应的思维转换.多年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和传统思维,大多数经济新闻报道,不论是在新闻价值取向的定位上,还是在报道时态、报道领域、写作手法及素材运用等采写的行为方式上,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支配下的模式与套套.报纸、广播、电视作为精神产品,虽然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也具有商品的属性,必须面对市场,接受广大受众的评判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新闻媒介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在为广大受众及时提供最新的各类经济信息的同时,还必须向受众揭示出经济生活中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9.
蔡盈洲 《视听界》2005,(4):52-53
法制节目频道化对中国法制建设进程和中国电视的频道专业化发展都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可以肯定的是电视法制节目关注的领域将有一个巨大的突破,大到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领域,市场经济法制领域,小到家庭婚姻以及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的法制问题都将是电视法制节目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军号。这场经济领域的大变革必将促使其他行业的变革。图书馆事业作为社会的一个方面.自然不会不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