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间百态     
1939年深秋时,蒋介石与周恩来再度来到湖南南岳,共商抗战大事。一天他们突然接到电报: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宋哲元在四川绵阳病亡。宋是抗日名将,久经沙场屡败日寇。周恩来当时任政治部副部长,他对蒋提议:将军在麻姑桥留有遗迹,我们去那里瞻仰,以寄托哀  相似文献   

2.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由对日妥协转向抗日的原因蔡丽娟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由地区性急剧向全国性升级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向全国抗战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3.
蒋桂矛盾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形成,与桂系在政治上的开明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利用桂系与蒋介石的矛盾,正确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和推动抗战文化运动,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的“8·13”1海抗战,中国经历厂由局部抗日到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的过程。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也由妥协退让、犹豫动摇、准备抗战到决心抗战的曲折转变过程,放弃实行多年的“捷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转而实行“对内和平统一”、“对外抗日御侮”的正确方针,最终走上抗日道路。全民族抗战局面才得以实现。在此,国民党所起作用何在?本又将对此作一分析。一、国民党决,0抗战,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9·18”后,蒋介石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不顾国土沦丧,继续对红军发动军事“围剿”…  相似文献   

5.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38年武汉保卫战结束,是中国八年抗战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执行了一条较为积极“努力的”抗日路线,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环境因素,因而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正义性。抗战中后期,由于国民党抗日路线的逆转,这种全面性和正义性也随之发生质变。  相似文献   

6.
合作的力量     
12月12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69年前的今天,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经周恩来等人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斗争,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被迫停战议和,联共抗日。“西安事变”促成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再次合作,从而凝聚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一) 要明确皖南事变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首先应该了解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原因及性质。 蒋介石联共抗日并非真心诚意,而是迫不得已,他想利用抗战之机,削弱甚至消灭共产党的力量,所以,当他实行联共抗日时,内心里就盘算着如何利用抗战之机在适当的时期削弱和消灭共产党的力量,对此,陈诚深有感触地说:“从前,我们在黄埔军校的时候,蒋委员长每次讲  相似文献   

8.
<正>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一年的夏天,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与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共同发出倡议,组建一个"全国慰劳抗战将士总会",分赴各个战区,慰劳前线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国民革命军将士们。周恩来、郭沫若的这项建议,很快便为蒋介石和军事委员会所采纳。全国慰劳抗战将士总会分设南北两个慰劳团,而北团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桂林积极地开展统战工作,动员和团结了各方面的进步力量,领导和推动了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的开展,使桂林成为全国抗日文化运动的中心,被誉为“文化城”,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银杏》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郭沫若同志在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收集在《抱箭集》中。 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战时期。一九三八年底,郭老率领政治部三厅同志,克服种种困难,由武汉经长沙、桂林到达重庆。他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在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主持政治部三厅工作,积极宣传抗日,从事革命文化运动。但国民党反动派害怕人民抗日力量日益壮大,害怕国统区革命文化运动的威力,于一九四○年秋天悍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蒋介石对敌强我弱的基本国情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持久消耗战略”的抗日总方针以及“外交友,少树敌”的外交战略等三个方面对蒋介石复杂的抗战思想进行了简单的评介,既肯定了蒋介石的抗战思想对中国抗战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指出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五战区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的一个重要序列区。1939年10月,第五战区长官部移驻鄂西北老河口市,随后以老河口市为中心,建立文化团体、创办报刊杂志、举办演出等为形式的抗日文化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了。老河口市一时成为全国文化抗战的中心之一,鄂西北的抗战文化也成为全国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蒋介石周恩来率领黄埔师生,在平定商团,消灭杨、刘滇桂军,两次东征的战斗中,越战越强,使黄埔军从五百人发展到威震广东的第一军,成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傅作义,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日本发动馒略中国的战争后,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发动了绥远抗战,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西安事变,时于蒋介石走上抗日的道路和第二次国共合作起了积极的作用。抗战期间,与共产党进行了真诚合作。解放战争后期,从国家与人民利益出发,接受了共产党的建议,使北平得到了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15.
杨虎城将军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推进了历史进程,杨因此而成为“千古功臣”。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自食诺言,囚禁了张学良,又逼杨虎城“出国考察”,不允许其回国抗日。1937年10月底,杨虎城救国心切,毅然回国参加抗战,刚到香港,即遭特务监视,旋被蒋介石骗去南昌囚禁。12年后,被蒋介石在重庆杀害。今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为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对杨虎城将军的抗战活动及抗战思想进行回顾和探寻是极为有益的。 笔者认为,杨的抗战活动和抗战思想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和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蒋介石实行消灭异已的政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中央一直存在着矛盾、分裂和斗争,芦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抗战,国民党中央和各地实力派不得不在“共赴国难”的口号下结束对抗,合作御侮。然而蒋介石集团消灭异已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实力派抗日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1月,傅作义绥远抗战,在当时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绥远抗战虽是局部抗战,但傅作义的部队收复了百灵庙,取得了胜利,振奋人心,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与称赞。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积极支援绥远抗战,主张“调集大军增援晋绥前线”,并宣言“全中国主力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已集中完毕,只要给我们的抗日去路,我们准备立刻开赴晋绥前线”。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还发表给蒋介石的信,要蒋介石“及时改过”,“停止内战”,将内战大军开赴抗日阵线,增强绥远的国防力量。足见,绥远抗战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过去一般中国现代史著作中,对绥远抗战,大多语焉不详。现笔者略述绥远抗战的  相似文献   

18.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大型机关报,是党取得政权前出版时间最长的、公开战斗在国民党心脏地区唯一的报纸。虽然新华日报在武汉仅仅发行了九个多月,但广大的“新华军”却克服了报纸初创时期的诸多困难,在武汉九个多月时间里,高举团结救国、持久抗战的旗帜,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积极报道了我军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奋勇抗敌的光辉业绩,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宣传抗日的号角,成为抗战初期先进文化的集中代表,在我国和我党的新闻事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舌辩宋美玲杨栋斌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出于爱国热忱一举扣押了反对抗日、积极“剿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彼时西安局势复杂,各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情况危急。一方面东北军、西北军将士主张杀蒋以揭竿起义,抗日救...  相似文献   

20.
武汉会战是全国抗日高潮时期规模最大、坚持最久的一次战役。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新四军积极执行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广泛开辟敌后游击战场,消耗、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武汉会战的正面战场,从而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粉碎了日军企图,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