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届NBA“得分王”、11届NBA全明星阿伦?艾弗森10月30日在费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正式退役。艾弗森带着自己的母亲和3个孩子参加了新闻发布会,NBA名人堂成员“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艾弗森在乔治城大学的教练约翰?汤普森等名宿也来到现场。  相似文献   

2.
退役、复出,再退役、再复出。这已成为NBA巨星们近两年的热点。“飞人”乔丹复出后再度辉煌,NBA另一位一代宗师“魔术师”约翰逊不甘寂寞,1月19日放风:“我要回来了”。 《纽约邮报》率先透露约翰逊有意重返NBA的消息。但是洛杉矶湖人队新闻发言人布莱克称,约翰逊一旦正式决定重返NBA赛场,他必须放弃在湖人队的5%的股份。因为约翰逊现在是湖人队的副主席,NBA规定一名队员不能拥有一个队的股份并同时为该队上场比赛。 37岁的“魔术师”约翰逊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NBA球星。他曾9次率领湖人队杀进NBA总决赛,5次夺得NBA总冠军,3次当选“最有价值球员”。  相似文献   

3.
当一个人行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如果他能作出正确和不失果断的选择时,则可称为明智。 在迈克尔·乔丹重返NBA赛场热浪的冲击下,在无数球迷的热盼声中,埃文·约翰逊在今年5月底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将复出NBA赛场”。此单一时成为美国各报的头版头条新闻。约翰逊的选择明智吗? “魔术师”约翰逊是美国80年代最著名的球员之一,曾三次荣获NBA最有价值球员标  相似文献   

4.
全美职业篮球协会(NBA)主办的《篮圈》杂志1990年2月号刊登 NBA 新闻主任特里·来昂斯的文章,选出整个80年代 NBA 的“十个最难忘时刻”和“十项最重要事件”。特里·来昂斯从0年代初就在 NBA 的领导机构工作,因此他的文章被认为具有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姚明从状元变为菜鸟 当姚明当选新秀状元时,他用英文对美国媒体说:“嗨,休斯教我来了!”在美国时间10月30日姚明出现在NBA赛场上时,他面对全世界球迷的注目小声地说了声:“NBA,我来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是状元,而是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新秀”。 新闻回放:首演对阵步行者11分钟一分未得 姚明的首场NBA比赛多少有些尴尬——10月30日,姚明身披火箭队战衣对阵步行者队,上场11分钟—分未得仅抢得两个篮板球。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只是一名新秀而已。”姚明赛后遗憾地说,“这是一条很漫长和困难的路,NBA就是—场战争,激烈程度就和打仗一样。”  相似文献   

6.
八卦新闻     
现在正值NBA的收官阶段,各种奖项的预测,新秀的归属以及被“涮”掉球队的球员在场外的各种奇闻逸事,真可谓是新闻叠出,八卦不穷。下面我们就先来一段“一句话”八卦  相似文献   

7.
犹他爵士的卡尔·马龙一天下午在街头散步,碰到一位球迷过来打招呼:“嘿,卡尔!我从早上到现在没听新闻,转会有什么进展?又有谁成百万富翁了?”球迷指的是NBA各支球队对一群球星大抢购的情形。NBA新的劳资协议7月11日生效,掀起球员转会狂潮。在转会行动最热烈时,球员动向瞬息万变,甚  相似文献   

8.
辛华 《新体育》2007,(5):60-61
3月中旬,美国西部的《落基由新闻》报道,NBA的球员和职员享受客场比赛每天106美元的出差津贴,在人们心目当中,每年成百上千万美元收入的NBA球员对于区区106美元看不上眼,然而,这一消息马上引起美国体育迷的兴趣,媒体也广为宣传。一些“好事者”探究了球员的生活之后发现,106美元的津贴如同万花筒,折射出球员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罗德曼回来了,罗德曼又走了……只要还活着,罗德曼就要制造新闻。在14年的NBA生涯中,罗德曼抢篮板、拍电影、玩摔跤、和队友打架、酒后驾车、殴打记者、揍球迷、化妆成女人,当然还有没完没了的性骚扰。 自打进入NBA球迷的视线,只有在被湖人开除的那段日子里,罗德曼才安分了几天。可是,“大虫不坏,球迷不爱”,小牛队看他有几手抢篮板的绝活儿,又架不住票房的诱惑,再次把“祸水”引进了NBA,于是就有了罗德曼的——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国报纸的体育版面,每天必不可少的新闻有两种:一关于NBA姚明的,二是关于英超孙继海和李铁的。NBA和英超,多年来因为英美语言的方便性,成为中国体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由于找到了合适的“代言人”从而以更迅猛的势头在中国扩张。随着姚明的成长和更多的球员加盟英超,未来几年内,这两种“域外体育文化”凭借强大的冲击力,对中国的其他体育项目都有不小的影响。NBA和英超,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文化,一种是极力维护传统,反对变革;而另一种是以不断的变化为特点,时刻以变化来取悦观众。  相似文献   

11.
NBA汇集了世界上最杰出的篮球明星,地球上最高的篮球运动水平在NBA,那么谁又能代表NBA呢? 八十年代中NBA的“商标”是并称“黑白双雄”的“大鸟”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之后便是出  相似文献   

12.
方言信箱     
《篮球》2001,(14)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中学一年级三班王绍鑫:请告之NBA网站上关于“NBA球星个人资料”以及“NBA历史”的快捷进入方式? 答:NBA官方网站中几乎包罗了NBA所有有关的资料,要想查找每个球员的个人资料,请输入www.nba.com/players,里面含有每个现役球员的详细资料。有关NBA历史的资料在NBA官方网站于今年年初改版前查找很方便,里面有一个  相似文献   

13.
提起美国的NBA,世人皆知,但要说起中国围棋队里有一支“NBA”篮球队,知道的人恐怕不多。的确,这支“NBA”队伍名声没有那么显赫,但队员却是个个身怀“绝技”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王宁 《体育博览》2008,(2):18-19
2008年1月14日,北京,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宣布NBA中国正式成立,NBA中国将全面领导NBA联盟在大中华区的所有业务。而那一期NBA官方网站上评选出最新"一周国际10事"中,NBA中国正式成立高居新闻榜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是NBA历史上极具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乔丹以第3号新秀身份进入NBA,律师出身的大卫·斯坦恩荣升NBA总裁。从这一年开始,乔丹成为NBA在全球的象征,而斯坦恩致力于NBA的商业推广。这两人让NBA的全球化愈演愈烈。 早在1978-1979赛季,当时的NBA总冠军华盛顿子弹队(奇才队的前身)就曾经来华与中国国家队进行过两场表演赛,但那还算不上是NBA的季前赛。NBA海外赛在1988年正式拉开大幕,凯尔特人队在西班牙马德里参加了第二届麦当劳杯,巨星“大鸟”伯德、“酋长”帕里什和麦克波尔(现任森林狼副总裁)向欧洲观众展示了精湛的篮球技巧。此后,海外赛球队的足迹遍布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以色列、墨西哥、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在斯坦恩“执政”NBA二十周年时,NBA季前赛终于首次登陆中国。  相似文献   

16.
陈洋 《新体育》2007,(10):56-57
执法比赛的人,内地叫做“裁判”,港台称呼“球证”,英文有时候用“Referee”有时候用“Umpire”,NBA叫做“三人行动组”(NBA比赛由三人执法)。但吹的都是同一个哨子。 湖人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向好友NBA裁判主管鲁斯发问:“您是如何成为一名NBA裁判的?”鲁斯的回答很实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只是一名平庸的球员,连替补都不是。我当时的教练在业余时间兼任一些比赛的裁判,来增加收入。他对我说,既然我作为球员没有发展前途,还不如去试试做裁判。他是对的,我后来喜欢上了这个职业,它科比打球还过瘾。” NBA本赛季的裁判问题非常严重,多纳希甚至因为参与赌球,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提审,多场比赛遭遇了国内球迷熟悉的“黑哨”,这主NBA的形象大损。那么,NBA的裁判们究竟吹的是什么样的一把哨子?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2009,(5):47-47
NBA“土豆”们凭自己的努力,在NBA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是,这些“浓缩型”球员的脾气,却一点也不比大个子球员小。有的“土豆”甚至还成为人见人烦的“毒药”。  相似文献   

18.
NBA嘉年华     
十月一日至三日,NBA嘉年华来到了上海东方明珠广场。这个具有狂欢节性质的活动给球迷们带来了一个娱乐、激情的周末,主题公园开设篮球竞赛、漂亮的啦啦队表演以及各类线上篮球游戏,更有惊险刺激的现场游戏。今年NBA嘉年华的重头戏是送出了4个“2006 年NBA全明星之旅”的名额。(其中包括2006年NBA 全明星赛门票、从上海出发至2006年NBA全明星赛事举办地的往返机票和当地交通、住宿,均由“可口可乐”赞助),届时让你有机会赴美国亲身体验这一盛大的篮球派对。其中三个“2006年NBA全明星之旅”的名额由本次活动3对3篮球比赛的总冠军获得,另一个名额被赠予了一名最佳拉拉队员。在NBA嘉年华期间,法国著名的扣篮表演团队“Slam Nation”再一次来到中国,为中国球迷献上了精彩的花式扣篮。摄影/洪南丽  相似文献   

19.
误入迷途的”山羊”厄尔·麦尼考尔特当年有记者问起NBA巨星贾巴尔:”和你交手过的球员中谁最厉害?”“威尔特-张伯伦。”跟着贾巴尔反问了一句,”在NBA里吗?”“连NBA之外都算上呢?”“那得是厄尔-麦尼考尔特。”一个有点拗口的名字。厄尔-麦尼考尔特,人称”Goat(山羊)”,成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在NBA有戏吗?”“王治郅和巴特尔能真正在NBA立足吗?”从2001年4月6日王治郅以亚洲第一人身份登陆NBA到现在巴特尔加盟丹佛掘金,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这期间关注NBA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不过这个疑问却从来没有从人们的脑海中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