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雾霾的成因和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朝旭 《大众科技》2013,(12):92-94
近期,随着我国空气质量的恶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特别是东北三省和京津唐等地区雾霾连续数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极大限制了日常的生产作业。因此,分析雾霾的成因及治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出现长时间和大范围的严重雾霭天气,整个华北、黄淮、甚至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数据显示,从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受到重度雾霭天气影响的国土面积达3.15万平方公里,影响到半数以上的国人多地多频次的重度雾霾天气已经给百姓的日常生活、企业的生产、交通运输等造成巨大损失。理从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解决雾霾天气防治的重要性和方法,突出建设绿色、环保和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ENVI等软件查看中国TM遥感数据等资料,通过对比雾霾较严重的北京地区与雾霾较轻的陕西等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印证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我国工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雾霾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敖汉旗宝国吐和新惠气象站1981年~2015年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雾霾天气的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结果表明:①宝国吐年雾霾天气较多;②新惠站主导风向为南西南风,且规律性强,宝国吐西北风~北风频率高,宝国吐比新惠站平均风速小;③宝国吐站雾日数以夏季多,霾日数分布以冷季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不少地区频繁出现,尤其是在华北地区等大城市,雾霾天气在冬季几乎成为常态。同时,雾霾的成因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关于雾霾的成因,有"气象条件说","汽车尾气说","燃煤说","工业污染说","综合说"等几种。笔者认为,这几个说法均有一定依据,但也有其值得推敲之处。  相似文献   

6.
口罩释疑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共发生10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不仅雾霾日数多,而且影响范围广。雾霾天气频频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细颗粒物数量急剧增加所致。所谓细颗粒物,即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表面吸附着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地区饱受雾霾影响。在不能快速根本扭转雾霾天气的情况下,理性认识雾霾危害,科学应对大气污染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形成雾霾的各种要素,进而详细阐述雾霾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指明理性认识雾霾危害的具体方式;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种切实可行、力所能及的科学应对大气污染、降低雾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雾霾对我国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尤其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尤为严重,其关乎亿万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对雾霾的治理刻不容缓。本文研究了雾霾的产生原因、危害,并从治理计划、日常监测预报、政策法规、预防知识四个方面解读雾霾治理现状,着重从能源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我国雾霾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给出了应对雾霾等环境突出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天气环境普遍受到雾霾的影响,给人体健康以及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当前我国雾霾天气现状以及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探讨雾霾天气下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较重,包括PM2.5在内的细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并且相对湿度下降,形成大范围的雾霾天气。PM2.5为首要污染物,是形成大气灰霾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诸多危害,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雾霾发生和形成原理出发,分析了现阶段衢州地区雾霾天气产生的社会原因;同时,通过统计调查分析,研究了雾霾天气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种影响的关键因素,并给出了如何防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一次严重区域雾霾天气分析与数值预报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2013年1月27—31日中国华北平原地区持续5 d的雾霾天气进行综合分析和数值预报.研究表明,雾霾过程期间华北平原高空以平直纬向环流为主,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地面多为风速小、相对湿度较大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弱气压场;大气层结构稳定、低空逆温频率高强度大,且存在明显的低层逆湿条件,边界层内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差.稳定、高湿的气象条件对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的形成、积聚和维持比较有利,造成严重的区域性低能见度和雾霾天气.气象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预报系统对此次雾霾过程期间天气系统演变和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及高浓度持续时间、消散减弱等过程做出了较好的预报.模式预报出雾霾期间PM2.5质量浓度在京津冀平原地区达到300μg/m3严重污染,主要分布在北京城区及以南的河北、天津等重点城市和区域,部分地区可达400μg/m3以上,与华北地形和城市群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华北平原山前容易形成气流的辐合区和高污染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多数城市居民都住进了楼房,部分居民还有了自己的汽车,但由于政府在前些年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使城市居住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从2013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出现雾霾天气,这一年四次雾霾过程笼罩全国30个省(市、区),这次雾霾天气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颗粒浓度大,受影响的地区多。直到现在,雾霾在一些城市不但没有被彻底根治,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就雾霾的产生、危害及治理进行论述,为公众在治理雾霾方面提出一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从京津冀地区到长三角地区,甚至再到珠三角地区,PM2.5都严重超标,一些地区PM2.5的最高测试值甚至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细颗粒物指标。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雾霾漫天,复旦大学庄国顺教授科研团队花费10年时间,阐明了我国各类气溶胶的时空分布、化学组成及其形成和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空和地区资料对2014年1月6日雾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预报结论:高空形势为暖脊控制时,地面为鞍型场形势,气压梯度较小,比较有利内蒙古西部地区形成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地区入冬即爆发严重性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交通出行、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设施之一,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影响,能够减少雾霾问题的污染源,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减少雾霾天气,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从提高环境基础设施运营角度探索治理雾霾的创新路径,以期得到治理雾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经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其代价却是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雾霾天气已严重影响内地大多地区,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的破坏,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等物质的过度排放,导致了温室气体,城市的高楼建筑增多导致的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聚集。本文针对雾霾伤害人体健康,甚至严重影响出行安全问题,设计雾天警示口罩,提高全民对雾霾的防护能力,降低雾霾危害群众健康程度,同时减少由于雾天能见度低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过程,时间为10月7日—11日,文章对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北京地区的地面PM10和PM2.5变化特征和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严重雾霾期间北京地区PM2.5、PM10浓度较高,最大值分别为300μg/m3和353μg/m3。9日温度为16℃,相对湿度84%,平均位势高度为1 540 gpm~1 560 gpm,平均水平风速1 m/s~2 m/s, Omega为-0.25 pascal/m~0 pascal/m。高温、高压、高相对湿度和低风速有助于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吸湿性使气溶胶粒子增大,散射能力增强,大气能见度降低,雾霾严重。  相似文献   

19.
首先阐述了我国近期出现大气污染的状况,然后以此为前提,分别从雾霾天气的生成原理与区别,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近期雾霾天气的影响,气象部门针对大气污染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出雾霾天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实时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0月9日~10日雾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预报结论:雾霾天气发生时,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一槽两脊,中纬度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天气形势比较稳定;低层弱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以及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污染物向上扩散,有利于雾霾的维持;湿度场存在"上干下湿"的结构,这样由于中高层较小的相对湿度使得天空云量较少,有利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从而容易形成低层的逆温,有利于雾霾的生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