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效应更加关乎当地经济的永续发展,关系到国家边疆的稳定团结。本文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个案研究,在介绍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推进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资本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释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社会资本环境、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推进文化交流整合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该地区社会进步,推动价值观念变革的基础.而价值观念的变革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引作用,直接影响到西部经济发展的方向、态势和速度,因此,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必须先改变其落后的传统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苏多杰 《青海科技》2004,11(4):51-53
本文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的概况,提出了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技术市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是困扰中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突出的问题。进一步采取对口援助等更为有力的长效机制,对于迅速缓解和逐步消除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玉婷 《青海科技》2009,16(3):9-12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及青海省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西部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不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也极其丰富。文章从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开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中部旅游发展路径,并探讨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培训模式,本文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为例,调查了其实施及发展现状,在对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进行积极探索,以期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给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湖北民族地区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在分析绿色营销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绿色营销是湖北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竞争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推进绿色营销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不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也极其丰富.文章从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基于社区参与的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开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中部旅游发展路径,并探讨黎、苗文化生态文明村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正>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国家的全面振兴息息相关。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全面振兴,就不能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但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普遍落后,既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任务艰巨。因此,要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团结、进步、文明、富裕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不能按照常规走路,也不能完全重  相似文献   

12.
赵青 《现代情报》2007,27(3):49-51
文章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和信息需求现状,指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跨越数字鸿沟的必要性,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面对数字鸿沟进行信息服务时须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大量收集资料,总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办法,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咸阳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且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措施,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大任务,贯穿于建设西部强市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出发并结合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阐述了云计算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药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及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产业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串联西部偏远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区域优势,突出旅游地自身特色,以当地的旅游优势作为突破口,迅速提升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还能促进偏远地区多种产业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鄂托克旗作为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保存较为纯正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条件来发展文化旅游业,这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乌江流域的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至关重要,需要协调发展。文章以贵州普定县等堆、仙马村为例进行探讨,从中探寻民族地区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头,环境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端重要且极端脆弱,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放在青海科学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进行谋划。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等多重约束。这些约束不仅说明该类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而且还在客观上要求此类地区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本文在既有的贫困经济学理论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贫困的本质是创新不足,进而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依靠创新的力量,并初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民族地区新农村的主张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