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内蒙古2001年~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本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回归分析,进而对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运用统计学中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进行了总体分析,得出内蒙古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体现在中西部地区的"金三角"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其他盟市都处在落后地位,特别是兴安盟居民收入最低,进而提出了促进优势产业,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合作交流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促进内蒙古城镇居民区域收入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内蒙古1980年~2012年之间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城镇化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限,服务业对城镇化的发展潜力有待挖掘,工业化是内蒙古城镇化最主要的动力,但贡献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0-2008年的住房价格和居民消费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山西省住房价格和居民消费的VAR模型。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住房价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住房价格的长期响应均为正,但短期和中期影响各不相同。住房价格对自身的短期冲击是正向的,在中期内表现出不确定性;住房价格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短期影响非常弱,但在中期内,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出不确定性,对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中期冲击为正向,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非常弱;住房价格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抑制作用,但在中长期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内蒙古县域经济研究范畴的80个旗县(县级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GDP、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及工业化率、三次产业比例等经济结构指标,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1991年~2013年呼和浩特市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准确认识城市化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内在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城市化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能更好地把握城市化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城镇化率入手,分析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着重从内蒙古城镇的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各盟市间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内蒙古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集中对金融危机后2011年~2015年内蒙古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比较,探索内蒙古城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新的提升路径,期望对推进内蒙古城镇化积极健康的发展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洪  严红梅 《科研管理》2009,30(1):129-136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近二三十年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以及消费物价指数,通过协整分析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模拟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效用函数;在考虑消费物价快速上涨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采用等价性变化、补偿性变化以及消费者剩余变化,衡量了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变动。本文不仅将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定量化,而且还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虽然单纯的物价上涨减少了城镇居民福利,单纯的可支配收入上升增加了城镇居民福利,但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的消费物价上涨和可支配收入增加并未降低城镇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5~201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以房屋竣工面积、利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控制变量,分析了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正向影响房价,利率则与房价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在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声音     
《华夏星火》2020,(3):10-10
12.0%。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2个百分点。2013-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6.6%、12.7%、11.7%、10.4%、10.5%、10.6%、11.5%,年均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2.
尚卫平 《中国软科学》2002,(8):102-103,121
文章首先论证了用塞尔(Theil)指标测度收入不平等性在我国有很大的适应性,并利用实际资料计算的塞尔指标时间序列动态地分析了近几年江苏省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减江苏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书市场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图书平均价格对图书市场需求量的影响.揭示了变量之间存在的复杂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丽君 《软科学》2014,(4):6-10
系统收集有关数据,揭示CPI与国内旅游需求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①CPI与国内游客、旅游花费、人均旅游花费的环比增长率呈反相关关系,与城镇及农村国内客流量、人均花费及总花费均呈反比关系;②与城镇相比,CPI对农村客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村游客人均花费的影响相对较大;③在CPI上升时,农村居民可能减少每次出游的花费从而保证旅游次数,城镇居民则可能减少出游次数从而保证旅游质量;④CPI对人均旅游花费的影响大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的影响大于CPI,在CPI与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客流量和旅游总花费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开胜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07,29(4):139-145
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关系的研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78年~2004年中国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耕地消耗将带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良好愿望只是一种错觉,实际情况与此相悖。因此,有必要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解决耕地保护难题可供选择的途径,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资源消耗的盲目依赖。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9,(2):15-17
江苏省泰兴地处苏中平原,是长江三角洲新兴的滨江工贸城市,全市现有22个乡镇,129万人口,耕地面积111万亩。2006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7.5亿元,财政收入27.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53位。  相似文献   

17.
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本文根据201 3~2020年宿迁市居民收入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宿迁市近八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分析,得到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评价。目前各区县之间居民收入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一现状给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文摘     
北京人的家底有多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置现代化家用设备、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已成为时尚。目前,北京市居民家庭设备拥有量明显增加,除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外,百户拥有小汽车1.6辆、电脑9.6台、摄像机3.6台、移动电话1部。北京市统计局城市住户调查资料显示,1997年以来,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3.11元,比  相似文献   

19.
对2002—2007年间我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和在外用餐消费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居民在外用餐消费不仅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收入结构也对居民在外用餐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经营性收入成为影响因子最大的收入成分,而财产性收入却对居民在外用餐产生负影响,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居民在外用餐影响稳定。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变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眉  高汝熹  罗守贵  杨舟 《软科学》2006,20(6):39-43
采用1978~2004年全国各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用下梯形面积法计算各年份城镇区域基尼系数,通过与按人均GDP计算的区域基尼系数的比较,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变动趋势,同时对这种变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