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谈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新模式,通过对上海、北京和天津等部分高职院校试点招生情况的考察,分析得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意义、考试内容及方式,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实施自主招生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自主招生三种模式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招生是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权利,其实现途径具有多样性。现行自主招生的三种模式,在选拔标准、招考方式、招生范围、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以选拔学术型人才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既有自主选拔,也有统一考试;以选拔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面向本地区自主招考。各类自主招生试点不断扩大,招考方式兼容互补,促进了高校招生制度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3.
郑润 《文教资料》2010,(15):160-163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推行,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对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本文在对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进行质量调查的基础上.从学业水平、个性能力、综合素质、毕业意向四个维度对自主选拔入校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建议从扩大自主招生范围,构建科学、多元的测评指标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测试模式,改革测试方式,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化自主选拔录取机制.以促进高校更好地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特色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人才选拔模式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下,广东省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确定15所高职院校试点实行对口自主招生。在阐述广东省高职院校实行对口自主招生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与方式,指出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应注意考题的导向性、招生的公平性、服务意识的强化、技能测试比重的调整、监督机制的建立等问题,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进人才选拔模式,完善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大力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剖析了当前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实践难点,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只有针对自主选拔录取实践中的难题,深入进行价值层面的政策分析,稳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以来,自主招生已经悄然走过10个年头。10年来,自主招生从定位、选拔方式到规模、规范都在不断调整。初衷是为高校选才育才,探索多元录取之路,但一路走来自主招生风波不断,曾被质疑为“掐尖儿抢生源”,指责为“小高考”加重考生负担,更曾因去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被查曝出的贫腐丑闻而遭受公众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招生》2009,(11):8-11
打开关于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以下简称自主招生)的网站,长长的自主招生院校名单不免让人头昏眼花,不仅本科自主招生的院校数量庞大,连高职(专科)自主招生的院校发展形势也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8.
路径一 自主选拔录取:入围后最低可破批次线录取 2003年,教育部宣布全国22所部属高校作为高考自主选拔录取(后称自主招生)首批试点院校,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教育界人士称为“我国高招制度的破冰之旅”。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9.
2006年,高校自主招生“扩版升级”。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学生司2006年工作思路和重点》。新增上海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1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使自主招生高校总数达到53所。同时,允许生源质量好的高校在计划总量5%的基础上适度扩大自主选拔录取人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始于2003年的高校5%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已经进行到了第七个年头。前不久,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吉林大学等8所学校被批准为新增2009年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至此,自主招生高校已从当初的22所学校,发展到76所。  相似文献   

11.
惟愿蹊径变通途--高校自主招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9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在全国著名高级中学校长论坛会上强调,高校应该打开渠道,积极探索自主招生的新途径。10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工作研究会年会上,高校招办负责人也对自主招生提出了建议。作为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的选拔录取方式的一项改革,自主招生使很多“偏才”,“怪才”等优秀人才走进了他们理想的大学。今年,是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第5年,目前情况如何,还有哪些环节或措施需要改进或完善?请看本刊记者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2,(2):79-79
江苏高校自主招生改革:6所省属高校将取消笔试 江苏6所省属高校2012年将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选拔方式取消笔试,既不单考也不联考,而是注重高中学业水平成绩,辅以高中阶段平时成绩、高考成绩,对有特殊才能、突出成绩或有发展潜力的考生.以面试、综合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查和选拔。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09,(11):12-14
每年11月前后,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开始陆续公布自主招生简单,紧接着是接受广大考生的报名、组织考试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资讯     
表情山西太原:学子寒风中举"红丝带"宣传防艾资讯教育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不得超招生总数5%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自主选拔录取计划纳入试点高校年度招生计划,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一般  相似文献   

15.
丸子 《高中生》2008,(24):45-45
2008年的高考录取中,少女作家蒋方舟因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享受了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优惠。这则新闻让200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对高校的自主招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谁不希望成为降分录取的幸运儿呢?本期特提供这方面的内容给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清华大学推出A计划B计划"、"北大等7所名校将联合举办2011年自主选拔考试"、"浙江大学新加盟清华等五校自主选拔联合考试"、"北师大2011年首次设立‘学科兴趣生’招生类别"……近日,接二连三出现的有关自主招生的消息亮点频现,让人真切感受到,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季"未到先热"。河北省2011年高考报名将于12月开始,2011年的高考招生工作也随之拉开序幕。相关院校自主招生政策也在陆续出台。2011年自主招生领域有何新变化?目前自主招生的院校都有哪些?河北省近两年自主招生的情况怎么样?高校测试都注重些什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将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7.
自主招生是高校多样化选拔录取方式的一种,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试点,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的自主招生的现实评价,分析高校在自主招生中的空间与自律,就高校自主招生今后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自己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91.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有哪些特点?(1)自主选拔录取人数控制在试点高校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招生的名额用高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既保护了各地  相似文献   

19.
王蔚 《生活教育》2014,(3):12-13
正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已经拉开帷幕。去年底,教育部发文进一步规范自主选拔录取,要求各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要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稍早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被举报利用自主招生权收受大量贿赂,以及稍后该校宣布暂缓本年度的自主选拔录取招生,有关高校自主招生环节存在的各种漏洞甚至牵扯出的腐败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招生》2003,(4):13-18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培育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决定2003年在22所高等学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有望在今年获得自主招生高校的“特招”。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该省范围内首次尝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参与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为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到了2002年,该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扩大到了6所。在这6所高校中,另外3所高校分别为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确定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高校达到了22所。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其中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详见本期的权威发布)。那么,这些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如何进行考评?在录取过程中有些什么具体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为此,我们特别刊出了这些高校今年实行自主选拔录取在招生对象、招生程序、考核内容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需要特别提醒广大考生的是,鉴于今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在个别录取政策方面可能还有调整,因此,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在报考时应参见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各高校发布的2003年招生章程。我们在文后也将一并刊登出这些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的通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