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称我的一年级小学生为我的“美术孩”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热爱绘画,尽管不是每一个人都画得十分的好,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造型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却都懂得怎样在美术课中获得快乐,获得满足,他们是天生的“美术孩”。  相似文献   

2.
饭碗和帽子     
从前,在一个国家有三个人,他们三个人是兄弟。他们分别叫老大,老二,老三。他们三个来到森林,遇到一个好心的老太婆。老太婆让他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但要帮老太婆干活。  相似文献   

3.
苹果与思想     
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1):F0003-F0003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两人互相交换各自手中的苹果,结果他们得到的还是各人一只苹果,而绝非两只苹果;还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两人互相交换各自的思想,结果他们得到的却绝非各人一个思想,而是两个甚至大于两个的思想。智者们常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人际思想交流对个人成长与事业  相似文献   

4.
耿慧 《班主任》2012,(11):60-60
正从监狱参观回来的小男孩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告诉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罪恶的火种和一个善良的火种,而周围的人都是添柴人。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打骂他们,老师总是责备、惩罚他们,同学老是欺负他们,朋友常常带他们酗酒、赌博、偷窃甚至抢劫,见过他们的人对他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些鞭打、责骂、诱惑、贪婪、冷漠的柴火就可能  相似文献   

5.
萨宾妇女     
《第二课堂(小学)》2010,(3):F0004-F0004
萨宾人是古意大利的一个民族,他们和罗马人相邻而居。传说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叫罗马诺,原为一个部落的领袖。他先邀请萨宾人参加他们的宴会,然后乘机悄悄地打进萨宾城。  相似文献   

6.
谁做对了     
《初中生学习》2013,(11):42-42,47
甲、乙、丙3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3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采以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他们的意见后说:。你们3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请问,他们3人中到底谁做对了甲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说:"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有了;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没有。"少数人和多数人,指富人和穷人。此话的意思是:上帝对  相似文献   

8.
自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的乐观的估计。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自信对一个人确实很重要。拥有自信的人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能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续润华  孔敏 《成人教育》2011,31(12):53-55
现代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生观与传统教育视野下的成人学生观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学生观强调每一个成人学生都是具有独特发展优势的个体,要求教育者充分相信他们;强调成人学生是主体的人,要求教育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精神;强调把成人学生当做一个发展的人,要求教育者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们;强调成人学生是一个具体的人,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强调成人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要求教育者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对待他们。  相似文献   

10.
《小学时代》2012,(3):23-24
从前有个人叫赫楞——名字听起来怪怪的,是吧?他有很多子孙,他们称自己为赫楞人。赫楞人住在地中海一个小岛附近,他们称这个地方为赫拉斯。它的历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它那么大的国家有名多了。我们把赫拉斯叫做希腊,生活在那里的人叫做希腊人。希腊人信仰多神教,可在神话故事里,他们信仰的那些神灵没一点神的样子,更像普通人。他们信仰的主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一个职业,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个个活着的人,生活在各种关系之中的人。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要教书  相似文献   

12.
尉钰 《少年月刊》2011,(23):7-8
每天早上7点,西安市盲哑学校的操场上都会准时出现9个小小的身影,他们在空荡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井然有序,没有一个人偷懒,也没有一个人掉队。跑完圈,他们会接着练习带球跑、盘球过人等技术。要问他们是谁?他们就是西安市盲人足球队的队员们。  相似文献   

13.
穷人的伟大是事实,他们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习惯。也许他们缺吃少穿,甚至没有一个家,但他们都是伟大的人,可爱的人。我们必须知道他们是可爱的人,伟大的人,然后我们才会去爱他们。你们可能偶尔不吃饭,但是他们,天天挨饿,  相似文献   

14.
分粥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他们每天需要分吃一大桶粥。但要命的是,每天的粥都不够吃。于是他们决定,要想个公平的分粥办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到粥。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由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但这样一来,每周下来,他们每个人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地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孕育出这样一个特定的阶层.他们出生于下层社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生活并与上流社会有一定接触,上流社会的繁华似锦的生活刺激着他们的感官,打开了他们欲望的闸门,他们的欲望急剧膨胀,消费的异化导致了他们为达目标,他们不择手段,抛弃了人之为人的灵魂、尊严和伦理。利蓓伽·夏泼和克莱德就属于这一特定的阶层,他们为了踏入上流社会,不惜出卖自己灵魂。  相似文献   

16.
有两个朋友结伴穿过沙漠。途中,他们因一点小事争执起来,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个耳光。被打的那个人觉得受到了伤害,但他没说一句话,只是在沙子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一个耳光。”然后,他们继续行进,直到发现了一个湖泊。他们十分兴奋,决定下去洗个痛快。  相似文献   

17.
犯罪素描师     
爱丫 《小学时代》2012,(11):19-19
你会给人画像吗?我猜你肯定没有尝试过给一个和你未曾谋面的人作画,而且还是一个犯人。在美国,有一些人,他们没有警枪,没有猎狗,唯一的工具就是画笔。他们是画家没错,却从事着和警察一样的工作——抓捕犯人。他们有个非常有分量的名字——犯罪素描师。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位老师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不喜欢的人的姓名。有些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想出一个人,甚至有人想不出一个;而有些学生竟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经过调查,发现那些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他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喜欢的。大体而言,他们对别人的批判,正是对他们自身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母校有一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含着"强大"的真实含义。因为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强不息,却不知厚德载物,那他永远只是一个强而不大的小人物。今天归结瑞典人的厚德载物就是两个字——不争。这种不争不是因他们软弱而不争,恰恰是因他们足够强大而不争:一方面,他们强大而与人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别人因他们强大友好而不敢与之争,只能乐于与之友好。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自强而不争的境界,才是一种真正的强大。瑞典人的不争具体表现在"三不争"上。一是不与天争。对瑞典人来说,没有争分夺秒这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思考这样的教育问题:怎样才能拓展学生的发展时空,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让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幸福的人?围绕这些思考,我们作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些探索逐渐提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