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教学的审美追求和心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教学则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字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思想内容,使学生获得语文课本中的诸多信息、知识,达到甘美的享受。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是我们祖先的一个明智而主要的教学手段。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均可作这方面的佐证。为了让朗读教学在更高层次上审视和规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用心理学理论来认识、指导朗读教学,找…  相似文献   

2.
所谓朗读,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是说声音的清澈、响亮;读,就是读书,念文章。朗读,也可以叫诵读;读书,就是诵书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葛龙玲 《教育》2012,(25):55-56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它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这种再创造,需要调动口、耳、目、脑等多种感观参与。因而它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发展语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又能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将词、句、段、篇收入语言仓库,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葛龙玲 《教育》2012,(9):55-56
朗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它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这种再创造,需要调动口、耳、目、脑等多种感观参与。因而它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发展语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又能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将词、句、段、篇收入语言仓库,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邓建玲 《现代语文》2013,(6):125-126
朗读,也即诵读,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是指读书、念文章声音要清澈、响亮。朗读,是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对"阅读"部分提出的要求,第一条即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足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它设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指把文学作品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音的再创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变化和驾驭语言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因为朗读是一种奇妙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有色的活动。它对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记忆,训练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欣赏文字作品,丰富想象,陶冶情操,都具有特殊的功能。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正>张颂认为:"所谓朗读,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新课标高度关注朗读教学,要求高中生"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朗读教学是一种基本课型,抓好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运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语文素养。然而,朗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尤其是年级越高,朗读越被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所以,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都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有声语言表达活动,是一种语言、形象和意蕴的再创造活动,这种活动是积淀语感的最基本的方法,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境的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手段,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它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从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得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所以,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都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教手段在朗读教学中的运用王爱香赵秀华一、播放录音,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必要手段。朗读文学作品,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它是一种眼、口...  相似文献   

13.
朗读让语文课更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诗.在教学过程中,朗诵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既恰当又充分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四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可见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能力。朗读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有色的活动,它对于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具有特殊的功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闻琦 《幼儿教育》2012,(Z4):72-73
朗读即"出声读书",要求朗读者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并行的过程:一方面,朗读者要用眼看,输入语言符号;另一方面,朗读者要用嘴发声,输出有声语言。朗读也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要对感知到的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和加工,并转换为语音表达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朗读者创造性地表达文字的语意、语气,赋予文字以  相似文献   

16.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张焱,程岩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这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一种手段。朗读文学作品,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是对作品艺术的再创造。也可...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对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来说,朗读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对学生来说,是主动性、主体性甚至是创造性的生动活泼的显现。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议朗读     
口语练习中的必修课程——"朗读",通常意义下定义为:"它是一种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是由眼、口、耳、脑协同作用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技巧。"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朗读有诸多益处,比如,大声  相似文献   

19.
许超筑 《考试周刊》2013,(56):36-37
<正>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朗读教学通过有声语言再创造文字语言中的艺术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思想内容,使学生获得语文课本中的诸多信息、知识,达到甘美的享受。自古以来,朗读就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的私塾在教学生学习语文时,都很强调熟读成诵,学生几乎每读必背,教师在此基础上讲解课文,常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于经典文章的记诵,往往能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产生"感情"、蓄积"感情"、释放"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