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鲁洁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我们这门课的改革不能到此为止,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促使人们去过一种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也  相似文献   

2.
题记: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不要等失去了友情才后悔。  相似文献   

3.
生活序言     
夜因为那点点灯盏而热情,生活因为许多平凡的日子而充盈。生活对于我们是一张白纸,它的色彩需要我们去勾画、去点缀。没有太阳的天气不叫晴天,没有激情的岁月不叫青春,我们就应以热情把年轻激活。我们不能让美好年华随时间腐朽,不能把记忆留给叹息。也许有一天你会感到你的天空布满阴云。这时你应悄悄对自己说:没什么呀,不要去在意。这样你感到的不是冬的冷,而是冬去时脱掉寒衣的暖。不要轻易对生活说放弃,它的精彩我们还没有领略,好奇还不曾满足,我们怎能说生活是一张白纸呢?生活的真谛就在于它的简简单单,学会感受生活是我们了解它的惟一…  相似文献   

4.
鲁洁教授指出:"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生活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德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大力开发"现实性"的德育课程资源,让德育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5.
观点集粹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鲁洁(南京师范大学)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它还  相似文献   

6.
我总能选择     
佚名 《高中生》2012,(9):37
Leading:其实幸福的生活一直在我身边,只是我现在才选择去发现它的存在。这种幸福感更加使我坚信:我总能选择。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一首歌,看你怎样去谱写它;生活是一棵树,看你如何去浇灌它;生活是一杯香茗,看你如何去品味它.有人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来敷衍生活,有人用懒惰来搪塞生活,也有人用勤奋把生活谱写成美丽的乐章.华罗庚就是这第三种人,平凡的他用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八个字诠释了他不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问:为什么要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 答:教育可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根本上可以免除这种毛病,虽然它的流弊也有拿坏生活作教育的,但就教育立场说,其效力仍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9.
天堂与笼子     
上帝问一只被囚禁在笼子中的画眉:"你愿不愿意到天堂去生活?""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要到天堂去呢?""可是你自由吗?"画眉沉默了。于是上帝便把画眉带到了天堂,把它安置在翡翠宫里住下,接着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作文教学更应体现启发式教育。情境教学正是如此,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用眼、用耳感触生活的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用脑、用心去理解、去感悟、去挖掘生活的热情。情境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情景设置、活动设置、命题设置、视听设置等。  相似文献   

11.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它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它还要在不断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德育课堂是迷人的,这是因为意义世界是充满人性的世界,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命的潜能都被激活,各种能量都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2.
"春风她吻上了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春天来了,让我们与春天携手,走在春天的风景里。去拥抱春的阳光吧!因为它明媚而和煦,无私而豁达。有人说:"迎着阳光走,永远灿烂。"我说:"拥抱阳光,身心愉悦。"拥抱阳光,就是做一个阳光的孩子,用阳光的心态去学习,去生活,心情阳光,生活才能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它启迪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  相似文献   

14.
日历是我们生活的朋友,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方便.同时,它里面蕴含的数学道理更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体会。  相似文献   

15.
记得鲁洁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我们这门课的改革不能到此为止,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促使人们去过一种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也就是说,品德教学应紧紧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应该将品德课向课外延伸,向儿童的生活延伸。作为延伸的首要方式就是作业。  相似文献   

16.
《家乡文化生活》属于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它包括三个任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本文结合苏州特色文化,通过三个活动:寻访手艺人,寻访美食,寻访"我"的村庄,引导学生参与到家乡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7.
回家     
⒈小鸟飞回家去,它的家在大树上。⒉青蛙跳回家去,它的家在池塘里。⒊乌龟爬回家去,它的家在河里。⒋娃娃走回家去,他的家在漂亮的房子里。小朋友,青蛙和乌龟不仅能在水里生活,还能在陆地上生活呢。回家@姗姗 @费嘉~~  相似文献   

18.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3,(7)
暑假计划暑假将临,父子两人正在草拟假期生活计划表。儿子说:“随便去哪都行,只要是我好久没去的地方。”父亲说:“那你先去理发店吧。”喝药以后妈妈:“你为什么一个劲的翻跟头?”儿子:“我刚喝完药。我喝药之前忘了把瓶摇匀,我现在正在摇它。”  相似文献   

19.
子涵说:“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放弃,要勇敢地克服它;生活中有一些细节,要认真去观察,细心去发现,从中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这样会帮助你解决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20.
黄小豆本来住在豆荚树上最高的那个豆荚里,哦不!是睡在豆荚里。当秋天的风暖暖地吹过时,黄小豆醒过来了,它伸个懒腰,扒开豆荚细细的门帘外往一看,蓝蓝的天空,飘动的白云让它突然有了想法,它不由得说了声: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瞧一瞧!我要去寻找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