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似的内容,相近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达和描述。一个掌握汉字不多的人,在写作时往往搜索枯肠也找不出合适的字来,不得不重复地地使用同一个字。这样,不仅写出的文章不形象、不生动、干巴巴的,甚至连客观情况和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看”,总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这个“看”字。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看”,各式各样的“看”,也有表现这些不同情况的词。今举例说明。看:是一般的看。如“看报、看电影”。见:是已经看到。如“耳闻不如目见”、“闻名不如见面”、“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肖增英一、解题不严谨首先,学生审题不认真、仔细,随意性大。有的题学生不是不会,而是不细心看题、看条件、看说明,问东答西,张冠李戴。如有的学生把“牛顿/米3”和“安培·秒”对应的物理量填成“帕斯卡”和“库仑”。其次,学生...  相似文献   

3.
look(at),see,watch和read都有“看”的意思,但彼此用法却不近相同。1.look 表示有目的地使用双眼来“看”,意为“看”、“注视”,强调看的动作。例如: Look!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overthere?看!孩子们在那边干什么? He looks out of the window.他向窗外看。  相似文献   

4.
“中看”与“中用” 时常听一些公开课,在评课的标准问题上,教师中有“中看”与“中用”之说。所谓“中看”,指的是讲解生动、氛围活泼;所谓“中用”,指的是训练扎实、学有所用。笔者认为,“中看”与“中用”并不能也不应该截然分开,真正的好课。既“中看”又“中用”。  相似文献   

5.
常听到一些年轻人说,现在近视一点没关系,等老了以后就不会花眼了。由此便主观推断:年轻时轻度近视,等老了便会屈光正常;年轻时高度近视,等老了不仅不用戴花镜,而且会使近视减轻。然而,对以上种种认识,专家却称应予以纠正。近视眼是看近的能看清楚、看远的看不清楚,而老花眼是看近的不清楚、看远的和原来一样。由于近视眼患者对老花不像正视眼那样敏感,所以患轻度近视的人,老了以后在看近时可能不需要戴老花镜,由此给人造成近视和远视相互“抵消”的错觉。其实,人在看远处时,仍然需要戴近视镜,由此可见,近视和老花不可能完全“抵消”。  相似文献   

6.
是动词重叠,还是借动词为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踢一踢”、“看了一看”、“看他一看”、“摸了摸”、“摸了一摸”,都是动词重叠的形式,不同意把后一个“踢、看、摸”看成是借用的量词。通过举例,具体分析,提出动词重叠和借动词为量词有4个区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不喜欢看《茶馆》,我不知道在写什么!” “我喜欢看《骆驼祥子》,里面的虎妞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老师,你说我们可以看吗?” “你们说的这些我都不敢看呢,因为我妈管得特严,不许  相似文献   

8.
说“杂”     
“杂”这个字似乎生来不讨人喜,不少字一旦与它联系起来便黯然失色,如,杂音、杂色、杂粮、杂户……即使象“文”、“史”这些比较高雅的字眼,和它结合以后,也变成似乎不大上得台盘的杂文、杂史了。人们对“杂”字的不悦也波及到我们的学校。常听某些教师批评学生:“教材不看,却看杂七杂八的书。”“正事不干,却搞杂七杂八的名堂。”我感到,这些话中多少夹着一点对“杂”的偏见。教材不看,正事不干,自然是不对的。看杂七杂八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如果班主任工作真正做到了“看听”兼顾、“查访”互补、“破立”相济,何忧班风不正、学风不浓?l“.看听”兼顾:班主任要“多看多听”。“多看”:多看班容班纪,多看班级师生工作、学习状态,班主任坚持早上到教室“看一看”,中午到  相似文献   

10.
朱良俊 《上海教育》2008,(18):36-36
“一站、二看、三通过”,这是找在儿童时代就学到的过铁路程序,后又渐渐明白这虽然是一个费时的程序,但却是一个保安全、保生命的程序。过一次铁路并不复杂,但“不站”“不看”不一定能“通过”。  相似文献   

11.
“中看“与“中用“时常听一些公开课,在评课的标准问题上,教师中有“中看“与“中用“之说。所谓“中看“,指的是讲解生动、氛围活泼;所谓“中用“,指的是训练扎实、学有所用。笔者认为,“中看“与“中用“并不能也不应该截然分开,真正的  相似文献   

12.
二、漫画略赏 欣赏这幅漫画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漫画造型。画家有意画了一个卷筒,卷筒上布满方框文字。画卷简意在形象地表明“某些文章”重复、雷同的面目。二是解说文字。单是卷筒形象还不足以说明雷同文章的特点,作者所加的“去年和今年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上篇和下篇一样,看与不看一样”这几句解说,有画龙点睛之妙;尤其是“看与不看一样”表明了作者对“某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小幽默不看也罢在国外教中文,最头疼的是外国学生对于细腻的中文语法难于掌握。一次,我费尽唇舌反复解说“看”、“看见”、“听见”、“听”等词的不同用法时,一个洋学生兴致勃勃地造句:“今天早上我到学校的时候,我看见你的女朋友,可是她不看我,我叫她,她不听我...  相似文献   

14.
“胡老师,这里有本好书,你看吗?”同事拿着那本《窗边的小豆豆》在我眼前一晃。我抬头看了一眼,说:“这是卡通故事吧,是孩子们看的书,我不看。”“不是,这是一本有关教育问题孩子的书,不看,你会后悔的。”我被说动了,决定看看同事推荐的这本书。这一看便爱不释手了。  相似文献   

15.
和儿子一起看绘本《大卫,不可以》,突然发现自己也经常说“不可以玩插座”、“不可以边吃边玩”、“不可以拧超人的头”……这些“不可以”都有需要吗7  相似文献   

16.
———“我要看足球赛,把遥控器给我!”———“哼,不行!我要看电视剧,今天的电视剧特好看!”———“不嘛!不嘛!我要看动画片!快给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爆发了。那天,8月4日晚,爸爸妈妈都不上班,在家休息。他俩闲着没事干,完全可以吃吃西瓜、尝尝月饼、喝喝饮料的,可这俩人却偏偏闹起了别扭———抢上了遥控器!“喂喂,今天可是中远队对上海申花队,可有看头了!一定要看!不然,太可惜了!”爸爸大嚷。妈妈也不甘示弱:“今天有韩国电视剧《蓝色生死恋》,可棒了!让我看!”“不行,让我看!”“不行,不能让你看!”“我就要看!”“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7.
秦老师在课堂上说:“日记就是记你一天所看的、所做的、所说的、所想的。日记必须是很真实的,写作文还允许虚构,写日记是绝对不允许虚构的,所以,日记又是一个人的隐私,别人是不可以看的。”马小跳不知道什么是“隐私”,但他记住了这样一个意思:你写的日记,别人是不可以看的。有  相似文献   

18.
感悟黄山     
2009年国庆节,我和几位同事共游黄山,真正领略了“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记忆中第一次看球是4岁,在现场看天津队和广州队比赛,令人遗憾的是,我当时不懂足球,看了半场就不耐烦地走了。由于当时不喜欢足球这项运动,所以不但错过了许多精彩的比赛,还为了“抵制”爸爸看足球赛,在全家发动了“抢台”运动,爸爸只好在半夜看球。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出现了三十“望”字和两个“坐”字。“望”和“坐”常用做动词,但在《背影》一文中,却不都是这样。请看下面的例句:1.他望车外看了看说。2.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3、我望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