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协商式"主体评价是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质性评价.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需要遵循主体发展性、多元综合性与情感体验性原则,采用自我反思、同伴鉴定与家校合作等"协商式"主体评价方法,更好地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指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的主体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它所评价的结果主要是学生,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的主判断,这一评价常用来衡量教师的工作质量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它所采用的方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施网络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评价主体应包括专家、学生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并体现出全面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与简易性相结合、诊断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评价以“工具理性为价值取向”,导致课程评价侧重认知目标,忽视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达成;强调以预设目标为尺度,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由专家、教师完全操纵,学生成为评价的旁观者。本研究以多元化评价作为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提倡一种动态的多元化课程评价观——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性描述为主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网络多媒体课件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如果缺少对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和管理,则会造成课件资源质量低、学习效果差。本文通过对网络课件的特点和专家意见的分析,提出了课件评价的指标、步骤和方法,论述了课件评价的意义,以模糊数学作为工具,建立了对网络多媒体课件评价模型,通过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善了网络教学环境,节省了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6,(7):31-37
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信息资源缺乏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基于网络平台的专家标注可以扩大评价主体范围,节约评价成本,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文章通过文献分析,确定了影响资源质量的指标,构建了专家评价标注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处理专家标注结果,以优化评价结果;借助MATLAB进行模拟仿真,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资源质量,不仅能为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合理反馈、促进资源质量的改进,而且能在教育信息资源发布之后为用户选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乔礼 《考试周刊》2013,(62):135-136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制约整个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网络课程的质量评价方法却相对滞后,文章在对比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多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课程应充分重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重视对学习方案效果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网络课程定义以及现行网络课程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网络课程发展性评价的过程模型,通过循环反馈不断完善网络课程资源以及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以保证网络学习者的网络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学生视角,以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有效教学生态评价体系和ETEMI模型。以吉首大学旅行社管理课程为例,研究发现该课程有效教学生态总体评价一般。准则层中,教师因子评价为好,学生因子和环境因子为一般。在课程教学中,建议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专业和课程兴趣,借鉴MOOC教学模式,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条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评价,是文化协商与反思的过程,它具有目的的发展性、主体的共同建构性和对象的真实性。本文尝试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进行以协商、对话、反思为主旨的教育性评价,并将评价过程划分为自我体验报告、鉴赏与批评、协商对话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教育部教学评估的要求,建立以院系督导专家、学生为评价主体的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其结果分析,结合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和构成要素,遵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实时性、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结果补救性以及评价方式和手段多元化五项原则,以学习态度、协作与交流、资源利用三个维度构建19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网络学习评价指标,同时从学习者基本信息、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实施11项具体数据评价指标对学生网络学习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课程学习过程评价形式单一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多维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事件进行持续跟踪和统计,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识别隐含在学习事件序列中不同维度学习状态序列,将其作为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多维度评价结果。实验表明,该评价方法准确率、精度和召回率分别平均达到 0.64、0.75 和 0.80。基于 HMM 模型的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多维评价结果可有效反映学生学习状态过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融科研与教学于一体,被认为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本科生科研在我国的发展,对本科生科研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国外几种本科生科研评价方式的比较分析,对本科生科研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客体、评价性质这几个本科生科研评价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按照评价主体来分,本科生科研评价有自我报告式量表和专家测评;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技能及一般素养等;评价客体包括学生、教师、课程项目等;评价性质有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之分。在进行本科生科研评价的时候,应该根据评价目的、评价资源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分析了影响网络课程学习质量教学效果关键因素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各专家集体确定各因素指标权重,减少了一般模糊数学评估模型中评估指标权重分配非系统性、主观性较大的问题。利用指标权重系数建立科学的体系,对收集调查采样方式得到的评价矩阵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数据给出一个更为科学的综合评价结果。此评价模型适合于各类学校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随着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其质量受到普遍关注,而网络课程又是网络教育的主体。相关研究表明交互是影响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诸多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网络课程在如何有效促进交互方面仍存在不足。为帮助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评价已有网络课程的交互质量,并有效的改进教学实践,该研究旨在设计量化的、可操作的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采用了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论证、访谈等方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献的综合和分析;(2)指标体系初稿的设计,确定从媒体界面的交互性、学生和学习资源的交互、社会性交互的教学设计、教师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5个维度,共63个指标评价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3)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4)邀请12名专家对每个指标的明确性、必要性等进行效度论证,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删除12个必要性不够的指标;(5)将修订后的指标以问卷的形式随机排列,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删除了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的4个指标,从而确定了最终的指标体系,包括5个维度,共47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性和多元化教学评价正逐渐取代传统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已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既对开展高职学习过程性评价提出了要求,也为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研究高职学生网络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学习过程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翻转课堂学生满意度评价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总体较高,其决定性影响因子是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感知,学生更多是基于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效果而作出满意度评价,设计翻转课堂的评教指标时应予以考虑。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质量感知主要受课程特征、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等五大关键因子影响,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以目标与过程并重为价值取向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效果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均具有积极作用.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以N师范学院为个案对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教师认可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并开展了过程性评价的尝试,但在实施中存在评价主体对过程性评价认识浅表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对非智力因素关注过少、评价结果反馈存在"供需差距"、评价的"发展性"和"个性化"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一些对当前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性质进行价值判断,它包括对学生主体的价值判断、对教师主体的价值判断、对新课程主体资源的价值判断和对教学设计过程的价值判断,它是实施教学民主化的重要手段,并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教学设计不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并通过适时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设计和设计变更,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最终产生设计方案。学生、教师、课程(专家思想的输出)三个主体如果不能实现教学平等时话、不能走进彼此的“核心思想”,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甚至永远只是传统考试与备课的一种新概念。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