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预案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案,是预先准备的,有预见性的教学设计。 课堂设计必须要有弹性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前的教学设计是必要的。这种教学设计必须是留有弹性的预设。这种弹性预设,要从教材中寻找学生心灵的思维活动空间与三维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2.
"预设"最早来自于逻辑学。它是一种没有明确地、直接地表现出来的语言。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是指教师按计划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果进行的理性清晰的设计,对课堂中可能产生的走向进行预测性思考。"生成"与"预设"相对,是师生在教学互动中促成学习者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建构的过程。一.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  相似文献   

3.
预设足预测与设计,教学预设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教学需要预设。有人认为,新课程以生为主,以学为主,还有必要进行预设来人为设置限制学生发展的教学框架吗?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载体的新课程强调人的发展,这与精心进行教学预设并无矛盾。正相反,进行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需要对个体生命与班级生命的真实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谋划最切实际、最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策略。这种预案的价值远远超过所谓的传统备课,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具有"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学术人"四重身份标识,其中"道德人"身份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关键,对大学教师的"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身份起着统摄和调节作用。现实生活中,大学教师的"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身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从伦理学视角理性地认识大学教师的"道德人"身份。只有突显大学教师的"道德人"身份,才能纠正大学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的异化问题,使大学教师的人格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预设之外生成性的复杂教育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并创造性地采取合乎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行动的能力,其核心表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研究通过对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预设的生成性处理方式的细化分析,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机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预设之外生成性的复杂教育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迅速并创造性地采取合乎教育目的性与规律性行动的能力,其核心表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能力。研究通过对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预设的生成性处理方式的细化分析,深入探讨课例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机制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的形象"是人基于对自身的观念性认知而形成的图示概括,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实践和时代意义。文章对其进行了"解构"和"建构"的完整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传统中"人的形象"主要包括"技术人","理性人"和"经济人",文章在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和揭示其理论不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由"文化人","游戏人"和"信息人"为主体构成的"人的形象",并就其合理性进行阐释,以期能为教育技术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性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走向案例教学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案例教学对教师教育的价值"案例教学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沟通的桥梁,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教师行动研究与反思性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这一预设出发,指出"走向案例教学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李冬青 《考试周刊》2014,(96):53-53
语文教师要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观念,更要注重挖掘教材,研究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堂成功、有效的语文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又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就是理性地看待和评价预设与生成,从而使课堂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的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堂仅有预设是不够的,因为预设表现在课前,教师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但是预设  相似文献   

11.
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那么在数学课堂实践中,如何有效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做周密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预设就是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新课程改革呼唤生成,因而我们应该关注精心的预设.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二是对学生的预设,即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只有充分地预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生成才更具有方向性和有效性;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目标预设要从确定性到灵活性,环节的设计从单一到多向.也就是预设时要考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进而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预设要着力如何指导学生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2.
人的形象假设是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思想根源,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就是以"人的形象"作为前提的.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它对"抽象的人"中的"君子"、"宗教人"、"自然人"、"工具人"、"理性人"、"文化人"等不同表现形态的"抽象的人"形象进行了批判,其研究路向也转化到"具体个人", 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和实践转向生命的主体的人,使教育活动指向个人生活世界,使教育本质的认识走向主体间指导学习,促进个体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3.
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境下,教师应理性地认识教学的生成性特点.教学的动态生成性特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在现场进行即时决策,决策虽然是即时作出的,但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理性的过程.教师通过现场的决策引导教学活动,确保了教学的生成性是理性的,而非随意的. 一、揣摩心理,理性预设"生成"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学生基于个体生命体验之上的各种见解或疑惑.面对教学活动进展的不确定性,为了确保教学的生成性是理性规划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制订教学预案.预案设计只需指导性,而非具体性.指导性预案设计要删繁就简,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在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们对哪些内容有兴趣,对哪些内容有学习障碍,教师对此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指导性预案只需规定一般的教学方针、活动重点,不用把教师限定在具体的目标和特定的活动方案上.预案具有灵活性,它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指导原则和活动框架,随时准备迎接教学活动中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预设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出详尽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一切都是预设.生成的精彩离不开预设的精心,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因此为了生成的精彩瞬间,教师在课前的预设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预设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富有成效性。科学预设,是解决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规律及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只有科学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和高效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教学预设具有科学性呢?我以为,应做到“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不仅是生成的也是预设的。基于教学生成实践中的种种误区,需要理性地重新审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预设与生成只是教学的手段,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根本鹄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正耀: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设计,就没有教学。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不少教师仅从经验主义出发,把教学设计当做教学的某种"技术"来对待,致使课堂教学支离破碎。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树立"顶层设计"的教学理念。所谓"顶层设计",就是站在智性与理性的高度,立足于课程目标、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等高端因素对课堂教学进行总体构想,科学、多元、全面地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并精心实施,使课堂教学既有整体的明确性,又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今天,我们就以徐地仁老师的《品质》课堂教学片段为例,一起来探讨顶层设计在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理性是人所共有的,它构成科学认识的基础。然而,如果把理性作为人类活动的唯一根据,使理性工具化,取代价值理性,成为统治理性,就背离人的价值,走向非人性化。教师在专业发展目标上,追求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占有和应用,成为"技术型"的专家;在教学过程中,崇尚教学设计的高度精确化和程序化,探寻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在组织管理上,处于科层组织最底层的教师是受压抑的,其批判、否定性思考的内心向度被削弱了,逐步形成单向度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模式,背离人性化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成性、开放性、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实施即时调控,使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态势。这意味着教学难度的不断加大,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在人与人(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思想、感情等方面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备课时,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以及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生成做好预设。因为真实的课堂不会是预设不折不扣的执行和再现,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近代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主体。为此,大学是提升人的创造理性之源。从外部看,大学是自治之地;从内部看,大学是学术之地。大学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教师是学者,作为个体的学者,其创造理性表现在与自然、社会、精神的分化中;作为群体的学者,其创造理性表现在群体的独立与自由中。为了培养出主体性的人,大学教学内容是"纯科学",大学教学方法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近代大学,以创造理性为其教学规定性,创造了近代大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