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鲍鹏山 《寻根》2001,(6):11-15
如果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那么谢灵运则是山水诗的鼻祖了。他是“元康之英”过后,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又一个人物。学史家们喜欢强调陶渊明与谢灵运的不同,是的,他们的为人风格与为风格都有极大的不同。由于陶渊明的杰出成就与崇高地位,把谢灵运与他放在一起比较,本来就不大公平。况且两人风格不同,以读陶之眼光与趣味来读谢,当然格格不入。叶嘉莹教授就提  相似文献   

2.
强群 《寻根》2009,(1):114-1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被称做“百世田园之王,千古隐逸之宗”的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写下的千古绝唱。而他的《桃花源记》则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耳熟能详的著名文章。如今,南京禄口机场附近的禄口镇昝(本地念做zuo)巷聚居着一支陶渊明的后代。  相似文献   

3.
普通市民在街头随便花10元钱从他们手上买一张“大片”,就可以先睹为快(虽说看的是“枪”版)而不用花30元钱去电影院,这似乎是又省钱又看了“大片”的好事,然而他绝对不会去考虑,他的行为将使得不少电影公司不得不放弃上映计划,数家正版厂商在生存与灭亡的边际徘徊,并最终将决定他是否还能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盗版的猖獗使得制作成本抬高。投资难以收回,导演和制片商们只能束手无策,望洋兴叹。盗版的猖獗横行,已使中国音像业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4.
一陶渊明的故里,向无定论。有人认为在楚城乡柴桑山鹿子坂(今九江县荆林街鹿子坂),有人说在星子县的玉京山,还有人指出在星子温泉的栗里陶村,又有先生证明,渊明“始家宜丰”,后徙柴桑。还有学者坚持认为陶渊明的祖居在今九江市西十五里之白鹤乡。让我们抛却是非,到星子县走一走。车出南昌城,北行星子县,再西驰五里余,就来到了玉京山。《星子县志》有云:“玉京山,在县西七里,根连庐山。山疏:山当大湖滨,一峰苍秀,彭蠡东西数百里,云山烟水,浩渺萦带,皆列几席前,奇绝不可名状。晋陶潜家于其下,诗云‘畴昔上京’指此。”我…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云:“研究当时士大夫之言行出处者,必以详知其家世之姻族连系及宗教信仰二事为先决条件,此为治史者之常识,无待赘论也。”他批评梁启超“取己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故按诸渊明……所出之家世,……所发明之新说,皆所难通。”陈氏之治史方法,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王川 《东方文化》2003,(6):146-148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平生注重姓名的研究,在讨论唐代九姓胡之“胡名”时指出,“胡姓”之研究,经桑原骘藏(1879—1931)等人的耕耘,已有成果;而“胡名”则“急待研讨”,他曾指导清华学生姚薇元(1905—1985)研究“胡名”,并在姚《北胡姓氏考》的“序”中举例说“胡名”对于历史研究重要非常,如“清代史事,则满名字之考证,殊与推求事实有关。治史不得置而不究”。  相似文献   

7.
千古谁解“忘言”意──陶渊明《饮酒》之五新解杨鸿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迩?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读陶诗,常有自醉之意。《饮酒》之五,虽然没有酒,但其间之味仍能令人淡淡品味,酽香...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并非天生的隐者。其青年时代 ,不时唱出一些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歌 ,便是明证。这也是公认的常识。问题是 ,既然并不是天生的隐者 ,那么归隐之后他是如何面对冷寂的隐居生活的呢 ?也就是说 ,他如何调节自己的内心世界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言 :“无怨无悔 ,乐此不厌。”诚然 ,陶渊明性爱自然 ,由于“久在樊笼里” ,那么 ,“复得返自然”之时 ,其欣喜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这种欣喜并不是一贯的、永恒的。他是一位情感敏锐的诗人 ,也曾是“猛志逸四海”的人 ,并不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地生活着的一般人 ,…  相似文献   

9.
张树国 《寻根》2000,(6):28-32
凤凰是在中国上古文化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凤凰:祥瑞的象征 凤凰为祥瑞的观念,可以说历史悠久。在《尚书·益稷》中,当大舜时代治平政和、九功维叙之后,这时颂声作,“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国语·周语》中叙述周族兴盛的祥瑞,有“周之兴也, 鸣于岐山。之语。在《诗经·大雅.卷阿》中也有对凤凰的歌颂。诗中“丹凤朝阳”的意象鲜明而生动,借凤凰与群鸟齐飞比翼来宣扬君乐臣和、共致太平之理。凤为群鸟之长,《大戴礼·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禽经》云:“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诗人应用这一典…  相似文献   

10.
王政 《华夏文化》2009,(3):11-14
本文从商代考古学发现许多“鸮形器”出土的现象出发,尝试揭示殷人以鸮鸟为辟邪物的俗信意识,指出鸮鸟在西周以后转化成“不祥之鸟”的观念变异,并分析一些民间忌鸮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文化之于旅游业,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中国要完成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不仅需要“科技兴旅”,发展科技旅游和旅游科技,而且需要“文化强旅”,发展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建设旅游文化与休闲文化。这非常符合旅游企业的运营发展规律。从旅游企业的运作来看,  相似文献   

12.
鸟中之王,鹰者,因其神勇、敏捷之品性,被誉为“空中之狮”。自然界的鹰,具威严、刚毅、气宇轩昂的气质;勇猛、敏捷、纵横不羁的性格;矫健、超凡、遨游霄汉的神采,是大自然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汪荣祖 《中国文化》2004,(21):104-121
导论:“现代性”(modernity)一词与“现代”(modern)、“现代化”(modernization)、“现代主义”(modernism)在各学科用之甚广,下易界定。西方中古时代约六世纪时,始出现“现代”(modemus)这一名词,产生“现在的时间感”(modernitas),以及“现代人”(moderni)的意识。现代意识必然与“古代”(antiquus)对称而意义相反,与中国的今古观,心同理同,  相似文献   

14.
《史记·孝武本纪》云:“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颜师古注:“解祠者,谓祠祭以解罪求福。”“解祠”是以祭神为手段的祛除巫术。《集解》引孟康语:“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物祠皆用之。”并引如淳语:“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从这些解释看,枭是因其“恶”而被用作祭祀用物。  相似文献   

15.
刘纳 《东方文化》2003,(4):28-32
在《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里,存有一些写信人不愿公之于众的信件。例如,1919年陶孟和致胡适信,由于讲了一个姓傅的人“据云品学皆无”之类的坏话,曾嘱收信人“读后请焚之”。而收信人胡适并未按照写信的要求“焚之”,却保存了下来,与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诀窍     
承担责任在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自己。”他们知道,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实际上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努力学习,后来…  相似文献   

17.
倪宝诚 《寻根》2005,(1):62-70
中华民族养鸡有悠久的历史,距今8000多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村新石器遗址中,便出土许多鸡骨。此外,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鸡骨也屡见不鲜。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鸡的象形文字,距今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有趣的是,甲骨文中“日”字的象形符号是画一个圆圈(太阳),圆圈的下方再画一抽象的鸟形图饰(鸡),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强大的现代性语境影响下,王国维在综合康德、叔本华、尼采诸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以“势力之欲为根柢”的文艺美学观;宗白华在综合尼采、柏格森等生命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生生而有条理”的生命本体观,他们以此对传统“意境”理论进行阐释,使其“意境”之审美内涵具有了现代性审美的特征,促成传统“意境”理论完成了中与西的融合、古典与现代的贯通。  相似文献   

19.
陶姓溯源     
陶维墀 《寻根》2006,(2):124-129
授姓考源 陶渊明命子诗:“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相似文献   

20.
猫头鹰被视为不祥之物,在历史上有一演变过程。楚人谓之“夭鸟”。在楚化中,凤凰是楚人的图腾。奇妙的是,楚化显示,猫头鹰具有协助巫师引魂升天的功能,楚人将猫头鹰与凤凰融合成一个“怪鸟”,是为了加强凤凰引魂升天的力量,这在战国至东汉的楚化中均可找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