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习惯通过CCTV-5收看体育比赛的普通观众来说,今年这个习惯可能面临不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CCTV-电视指南频道是我国唯一的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导视频道。其主要功能是向观众推介中央数字电视平台上40个付费电视频道及其精彩内容.一是向准备订购付费频道的观众提供内容参考.另一个是向已经订购的用户提供节目播出信息,方便观众选择收看。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加上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纷纷涌现.观众收看电视的方式和习惯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优质资讯的导视服务,是电视指南频道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CCTV-5频道晋级之路众所周知,2010年是体育频道的大赛年,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这三件体坛盛事将聚焦国人目光。年初温哥华冬奥会的收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观众在收看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等精品赛事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国播出、全球覆盖的高端专业纪录片频道,开播一年多来,"CCTV-9纪录"中文版节目已经覆盖中国13亿人口,观众收看规模达6.6亿人,日收看观众人数最高突破9400万,并成功使收视份额一年内增长200%;"CCTV-9Documentary"英文版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拥有超过2500万国际用户。纪录频道成为去年央视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频道。①中国纪录片的对外传播也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2012年3月20日,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央视纪录频道首次亮相,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纪录片制播机构的关注,多家机构对频道原创纪录片《故宫100》、《南海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1992年10月1日开播,该频道是以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频道,CCTV-4以新闻节目为主导、以文化和服务类节目为骨干,以娱乐节目为支撑,及时、客观地报道国内和国际新闻事件,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秀美的风光,并提供各种娱乐服务。为了方便世界不同时区的观众收看,CCTV-4全天24小时播出,专题和综艺节目以8小时为一单元,滚动播出3次。  相似文献   

6.
纪录频道专业化是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趋势。2011年1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在国内和全球开播,并使用中、英双语,受到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对传播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CCTV-9央视纪录频道的品牌特色进行研究,来探索国内专业纪录频道的品牌构建规律。  相似文献   

7.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可概括为三大方面,本文对此因素将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都市家庭情感剧在各大电视台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不少剧都叫好又叫座,在都市家庭情感剧热播的背后,除了电视剧本身精良的制作水准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因素呢?本文尝试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来探讨都市家庭情感剧的热播现象,这类剧集除了给观众提供了娱乐性的功能外,还满足了观众深层次的情感需求.曝光效应让观众更喜欢收看这类电视剧,而移情现象让观众更容易入戏,伦理补偿心理使得观众在喜欢收看这类电视剧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通过了解受众的这些心理特征,我们发现都市家庭情感剧的热播具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从世博召开前夕到现在,零星采访了一些来中国工作的法语国家记者和研究人员,就法国受众收看CCTV-9 (英语频道)、CCTV-F(法语频道)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CRI)法语广播的情况作了许多讨论.  相似文献   

10.
齐琦 《大观周刊》2011,(36):83-83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1.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12.
张炜 《新闻爱好者》2012,(11):15-16
武侠影片是我国影视产品中的特有类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影视产品,武侠片跨出国门的时间更早、海外影响更广,并在外国观众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武侠片自身有很多特点,保证了其海外传播的效果,如视觉层面和价值观层面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接受。与此同时,新世纪以后的武侠片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口碑。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武侠影片海外传播中的一些成功因素和失误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1日,继2003年5月8日之后,CCTV-1进行了新一轮节目改版:《东方时空》调至18:14分播出, 提前启动晚间收视,为随后的《新闻联播》充当先锋,从18:14-19:51,打造近两个小时新闻套餐,锁定黄金时 间观众,巩固提高《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收视率;七档精品栏目由22:35分提前到21:45分播出,保证 黄金剧场的收视人群平稳向后过渡,《新闻调查》、《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幸运52》、《曲苑杂谈》、《同一首歌》、 《开心辞典》七大栏目全部改为首播,构筑CCTV-1晚间的第二个收视平台;《晚间新闻》调整到22:35分播出,与 CCTV-新闻频道22:00重播的《新闻联播》形成错位,两个栏目相互衔接,而不是过去的相互覆盖,更利于观众收 看晚间的新闻节目,《星夜剧场》提前到23:10分播出,与黄金剧场前后呼应,满足年轻观众和晚归观众收看电视 剧的需求;两档剧场的播出剧目与编排方式全面创新,第一时间播出国内最好的首轮电视剧,引进播出更多的海外  相似文献   

14.
尹协康 《视听界》2000,(3):36-37
电视作为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大众传播媒体,每天都有亿万观众在收看自己喜爱的节目。因此,探讨一下电视语言如何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喜爱,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情为戏服务,一个影片及故事如果没有情感,就很难给人感受,赋予人启迪,也就很难体现出影片的价值.人物语言与台词依托在人物情感线上,脱离的人物情感,那么语言也变得空洞乏味.只有以情感为核心,语言才能真正赋予人物的灵魂.《色戒》是李安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剧中人物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故事线触动着观众的内心,简短有力的台词同样也引人深思.本文也以《色戒》为例,去探讨人物情感和台词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据CSM2010年中国电视市场收视动态调查显示,和2009年一样,电视剧在2010年观众收看最多的节目类型中排名第一,占所有电视播出时间的28%,观众收视时间的32%.而排名第二、第三的新闻/时事、综艺分别占所有电视播出时间的10%、6%,观众收视时间的13%、10%.①由此可见,电视剧依然是电视台凝聚观众的最主要的节目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媒介干预、影响受众生活方式、行为态度、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万鹏 《出版广角》2016,(23):66-68
科学地运用视听语言来满足受众心理一直是电影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灾难片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更是通过影像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其逼真的画面让观众在获得感官刺激的同时也得到情感上的宣泄,最终引导观众在影片中重新审视和探索生命的价值.本文着重从人类经验的角度阐述灾难片的亚类型,并从5个方面分析观众观看灾难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流金岁月>是电影频道(CCTV-6)1996年4月推出的一档介绍中国经典电影、引导观众欣赏优秀国产电影的节目,经过近十三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一档浓缩中国电影文化精粹、展现中国几代电影艺术家风采的电影类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4,(2):4-5
电视逆生长观众定位转向年轻人 《北京青年报》2013年11月6日刊登评论《电视逆生长观众定位转向年轻人》(作者:祖薇)称,浙江卫视推出的育儿剧《小爸爸》和亲子节目《人生第一次》.20-34岁年龄段观众成为收看主力.占全部收看人群的52%;而原来35-54岁年龄段的主力收视人群.从55%下降到28%。年轻人不仅贡献了越来越多的收视率.他们的审美也开始影响电视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吴秀娟 《今传媒》2016,(3):79-80
本文以影片《午夜狂奔》为例,从三方面分析导演如何吊足观众的期待视野,如何将观众的期待视野得以满足和提升.文中从对演员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颠覆,从动作戏中激烈场景间的对比,从镜头间剪辑速率和景别取舍等来刺激观众的感官来分析,使观众在心理与生理上获得宣泄和满足.最后导演抓住观众的心理,在情感升华中提升观众的观影满足感.这种导演与观众间的博弈是该影片获得成功的秘诀,对以后其它影片的成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