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高血脂症老年人群高脂血脂以及骨密度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对40名患有高脂血症老年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运动干预。从各个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太极拳对高脂血症以及骨质疏松起到的预防作用。结果:锻炼前后老年人高脂血症、骨密度值均发生了显著性的改变(P0.05或P0.01)。即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老年人骨质疏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太极拳运动可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提高骨密度。可作为防治高血脂老年人骨质疏松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运动配合银杏口服液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研究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的效果。将5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引用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服用西药。记录其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改善其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血脂、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索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健身防病的作用,测定了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知识分子锻炼组与非锻炼组血脂、脂蛋白代谢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可降低血脂、改善脂类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揭示太极拳锻炼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机制,文章以16名中老年肥胖者为对象,观察了太极拳锻炼前后血脂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经过20周太极拳运动后,患者血清TG、LDL-C、GHbA1c、FPG等成分明显降低,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ISI明显下降,说明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有助于胰岛素抵抗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牡丹江林管局社保局退休人员及家属经常参加有氧健身运动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与未参加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结果P〈0.05,差异显著,说明为期24周的太极拳运对老年人的血脂代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减少了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的机体机能。结论显示有规律、有计划的太极拳运动能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血脂代谢,有利于老年人的机体健康,并对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ApoB、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及运动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培珍  田野 《体育科学》2006,26(10):65-69
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综述了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的关系、ApoE基因多态性时运动训练引起的血脂改善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ApoB基因Xbal、EcoRl多态性和ApoE多态性可能作为血脂增高的内在易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内脂质代谢;ApoE多态性影响血脂对运动训练的反应,且运动训练引起的血脂水平改变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种族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习太极拳人血液流变学、血脂、血清钙磷等指标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连续两年为28名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男子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血脂、骨钙磷代谢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明显改善以血粘度为代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2.可调节脂类代谢、降低血脂,增加HDL-C及HDL-C/TC比值,3.有效地减少机体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改善骨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对中老人健身效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相关文献,得出结论:1)长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心理健康水平、运动机能、细胞因子及血脂代谢功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是中老年人群理想的锻炼方式;2)不同太极拳系之间的横向比较、太极拳健身效果的特异性研究、太极拳健身效果显效规律研究以及太极拳对上肢协控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将来需加强.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敬浩  曹阳 《体育与科学》2003,24(4):67-68,72
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16人,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太极拳运动组(10人),另一组为随意运动组(6人)。各自进行每天1小时,为期3个月的运动锻炼,观察锻炼前及锻炼后空腹、安静状态下的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下降,其中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者6人,NPY水平下降;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4人,NPY水平升高。而随意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表明了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其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在太极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论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现有太极拳练习对血压、血糖、血脂造成影响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总结分析太极拳练习对血压、血糖、血脂造成影响的具体机制和不同人群进行太极拳练习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旨在为太极拳的科学练习、推广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知识分子42式太极拳锻炼的血液动力流变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XG-D型心功能测仪对集美老年大学42式太极拳班39名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练拳前和练拳1年后在安静状态下的血液动力流变学32个参数的检测。结果表明,坚持太极拳练习可出现:每搏输出量(SV)增加、脉率(PR)减慢、左心能量有效利用率(EWK)提高、心肌耗氧量(HOV)和耗氧指数(HOI)降低等血液动力学中枢效应;收缩压(SP)和平均收缩压(MSP)、总外周阻力(TPR)和标准用阻(SPR)降低等血液动力学外用效应。但对血粘度(η)和微循环状况的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初步观察到42式太极拳练习对血液动力流变学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其机理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肥胖大学生进行为期6周有氧运动干预,观察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血脂的影响,探究运动减肥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选取38名BMI≥28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20周岁。开课前、结课后进行身高、体重、胸围、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空腹血糖、空腹血脂等各项指标检查。减脂课程持续6周,每周一、三、五进行11.5小时有氧运动,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比较各项指标。6周有氧运动加合理饮食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运动员局部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两组对象(运动员组与大学生组)进行局部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员在定量运动中和定量运动后,局部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其变化机理与太极拳运动调心、调息、调身,以及该运动对机体血管机能和调控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血脂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健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整体血脂状况均有所改善,且效果明显。通过锻炼,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升高,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效果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处方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跟踪实验法观察24周运动处方锻炼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结果,糖尿病高危患者锻炼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和静态心率均显著减少(P<0.05),肺活量、握力、座位体前屈显著增加(P<0.05);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试验2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系统、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锻炼可显著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对患者增强体质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5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专家设计的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近1个月的晨练,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观察分析,机能测定,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指标、身心状态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实验表明:太极拳运动降压具有可行性。太极拳运动处方,简单易行,动作柔和,强度适中,适合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它能调节情操,修心养性,达到降压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太极拳练习对肥胖老年人肠道益生菌和血脂影响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为期一年太极拳练习的肥胖老年人肠道益生菌中的肠嗜酸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和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进行定期检测。结果表明:与3个月时相比,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的肠嗜酸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增加,血清TC、TG和LDL-C浓度明显降低,HDL-C浓度明显升高,且均呈现明显的练习时间依赖性,即太极拳练习时间越长,肠道益生菌和血脂改善越明显。肠道益生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明显加强胆固醇的转化利用,改善血脂代谢,提示肠道益生菌数量增加可能是太极拳练习改善肥胖老年人脂代谢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26名坚持太极拳和练功十八法锻炼的老年人,进行了血浆t—PA、PAI活性的测定,并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和 CHD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坚持太极拳和练功十八法锻炼的老年人,血浆PA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HD组。这对防治AS、CHD等疾病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