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88):30-3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二是学生"潜伏"的情,三是教材"内蕴"的情。无论哪一种"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情感教学,使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地理解文章中蕴涵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必须把握住文本里描述的"景",通过"景"传达给学生一种特别的"情"。学生通过认知不同的"情"来理解文本蕴含的"情",从而产生共振与共鸣。本文以现行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中几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为例,从"细品文本,情感共鸣""情境感染,融情入境"和"以情引情,情感共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这一维度。我们可从"五情"入手,带上"情谊",创设"情境",增添"情趣",激发"情韵",种入"情怀",如此,才有望打造出有"意味"的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我国哲学家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理论对于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情本体"意在呼吁个体摆脱工具理性与无限制欲望的奴役,在理性与情感中把握一个"度",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本研究从"情本体"理论出发,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的"情"的因素,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最终达成对英语在情境中的有效表达,真正将英语作为一种表达工具。  相似文献   

5.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极富感染力。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以"导"激"情",有助知识的启迪和运用,以"导"启"思"。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六种导语设计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极富感染力.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以"导"激"情",有助知识的启迪和运用,以"导"启"思".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六种导语设计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霞 《学语文》2003,(3):14-14
一读——感知“怒”。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最能打动人心的,应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人物情感。因此,本节自读课拟引导学生从感知“情”入手。一上场,就要求同学们推举朗读功底较好的同  相似文献   

9.
关注高中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理美教学",通过"导情引理——悟情明理——拓情辨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让师生真切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从而提高师生的生活品位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3,(95):80-81
"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闪烁着的是鲜明的学生立场,揭示的是教学应该以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的实践哲学。学生的立场,是一种精神的指引,实施的途径必定因人而异、精彩纷呈。"我是学生",作者尝试立足学生视角,摘录、整理平时实践中的教学片断,"读"并试图"懂"学生,从"教材"走向"学材",从"复制"走向"理解",从"盲目"走向"洞察",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是一扇认识世界的独特窗口。因为它不仅仅是"音高、音色、节奏、结构",它还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关注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色、韵、情",更好地去表现、去创造,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是笔者思考与探究的问题。一、音有"色"——把握"色彩",建立正确的音响感知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感受与鉴赏中对音色的要求,主要针对演奏乐器的音色和人声的音色特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视角转换",即换个角度、换种思维看问题。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世界大不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要转换视角,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解读习题,用"广角镜的目光"多维度审视,用"望远镜的目光"前后眺望,用"显微镜的目光"深入挖掘、有效开发习题资源,展现习题丰富的内涵,引领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一、拓展"宽度",编织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育人的摇篮,作文教学应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格的养成。如何在作文强调做"人",在作文教学加强人情美、人性美教育呢?(一)要在情境中鼓励学生捕捉创作灵感——感受"情"生活为写作之源,它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处处弥漫着"情",处处透射着"知",要培养学生认知感悟力,让学生按自己的目光审视客观世界,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感知世间万物,以体验感受"情"。  相似文献   

14.
陈铭 《考试周刊》2014,(72):43-44
一次成功的"教学导入",将开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本文从营造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以情相激、巧用"趣疑"、联系课堂内外等方面入手,对"如何用渗入了情感教学的‘教学导入’环节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这一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不仅提供给学生各种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块充满丰富情感的天地,无论哪类体裁的作品,无不附著着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传道",更要"传情",从一定程度上讲,"传情"是"传道"的基础,只有善于"传情",才能更好地"传道"。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一个"情"字,在"情"上大做文章,充分把自己之情、文章之情、学生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感素养。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景协民 《甘肃教育》2014,(13):49-49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只要多阅读,多加思考,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内隐性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多读来领悟其中的要点和妙处,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与道理,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过去"满堂包讲"的教法,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一、通读感知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要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对课文进  相似文献   

17.
情趣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通过教师的情趣引导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积极性、主动性,把"要我学"变"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在一种主动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地学习、掌握知识。这里的情是指情趣、情感、情景,趣是指兴趣。  相似文献   

18.
姜永慧 《考试周刊》2013,(43):48-48
情感是连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在阅读时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披文以入情",就能引发出与作者同振共鸣的和谐之音。学校教育亦同此道。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情教学并以情导学,有效"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情感,帮助他们增进对文本内涵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语文能力素养,这就是情感教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写作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在涵养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写作又是一种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极强的创造性活动,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毅力,是难以为继的.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成为广大写作教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创设写作情境、激活学生的潜在意识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诱发学生写作灵感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巧设导语、情释材料、引导感知和哲理启迪等手段创设"情感场",唤起学生对生活发表看法的欲望,使之尽快进入写作状态.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98):85-86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综合考虑下,就要求数学教师也要有更多的"情"作为依托。对于一堂完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恰当地设置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最终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共情"。本文从小学数学常态课堂的塑造为切入,重点探究数学教学中的"学情""情境"和"共情"这三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