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新近一轮的课程改革,业已初步确立起国家、地方①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反之,其他方面的课程改革从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也获益良多。本文试图通过检视这种课程管理体制的性质,及其所际遇的主要问题,以回答这种体制怎样才能更为有效的问题。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一种怎样的体制?较之原先的中央集权体制,现在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是一种分权的体制,但分权在不同语境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一种体制需要具体考察它在集权与分权构成的连续体上处于何种位置,即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如何。准确把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性质,对于更…  相似文献   

2.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经历了集权与分权的钟摆现象后,探索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在新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申,如何把握好分权的尺度,是一个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七次大大小小的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对前一次的深入和提高,每次课程改革都有新的亮点,给课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无疑是1999年开始进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钟摆现象———课程管理体制走不出的怪圈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我国建国以来,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  相似文献   

4.
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决定于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构建学校课程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决策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系统、实施管理系统、评价管理系统,并应加强制度和规章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演变历程中呈现的钟摆现象出发 ,分析了课程管理领域对立式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 ,要走出困境必须变换一种思维方式 ,即从对立走向统一 ,由此形成了当前世界和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建国以来,我国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放权-收权-放权”的怪圈。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课程行政主体之间,找不到如何合理划分课程的管理权,课程管理权在三个课程行政主体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7.
张静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4):149-150
高校课程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到具体实施和评价,都不仅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很好地处理需要和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课程管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走向。完全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学分制而言的,其特征是以更为丰富的选课制为基础。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科和专业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正因为课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课程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笔者对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探讨了课程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论》2008,(3):90-9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自上而下的单一课程决策模式业已打破,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高校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课程管理,保证课程有效达成人才培养目的,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健康、顺利发展。本文以管理者的角度,从学校课程管理的层面,对高校课程管理与课程、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及课程管理改革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影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管理体制的适当与否,直接制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的运行。制约课程管理体制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内部因素主要有教育目标、教育者素质及教育的阶段性。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影响课程管理体制的各种因素,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创造性地组织并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潜在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作用机制和蕴涵的教育价值日益成为当前高校课程管理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统一的特点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双重影响决定了对其实施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高校潜在课程的生成系统由校园物质环境子系统、校园精神心理文化子系统、学校组织制度子系统共同构成,它的实施系统则是一个切口小、铺面大、时间长、难度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对潜在课程上述两个构成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三种形态及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呈现三种形态: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树状形态表现为一维线型模式、二维平面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板块形态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球体形态主要为球体模式论.三种形态各具特色,且各有自己的支持理论,都可作为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近代私立高等学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产生之日起 ,就形成国家办理与民间举办两种体制并存的格局。中国近代私立高等学校的产生 ,归根到底是由于民族危机的刺激 ,是受益于重教兴学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私立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中 ,历届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调整、完善其政策 ,以期对私立高等学校在宏观上给予鼓励、支持的同时 ,对其办学质量和规模进行规范和监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 60年间 ,私立高等学校不仅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独立培养、输送了大批杰出人才 ,而且也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模式状况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体育课程模式是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应该区别于体育教学模式;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演变;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而大学精神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即内核的)一致性和传承性,同时大学精神也在与时俱进,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所以,两方面结晶升华出来的大学之“大”,大在“大道”(宗旨)、大在“大众”(主体)、大在“大师”(实体)、大在“大容”(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是21世纪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文从电子阅览室环境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安全管理及管理模式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现阶段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现阶段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人性假设,目标及量化手段进行反思,分析改革当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刚 《铜仁学院学报》2005,7(3):57-58,8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面临的经费、用房、师资等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矛盾,首先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增强实验室的实力;其次,还应加大对原有实验室的改造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验队伍的现状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着重从四个方面讨论分析了目前部分高校实验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当前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应重点抓好“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实验队伍的培养”、“实行工作量制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建设一支比较稳定而水平较高的实验队伍”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理论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分析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可以概括出高校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并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全面剖析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要性,提出以人事制度创新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