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此文载体无理而妙,妙在所承载的主旨合理。用"它"作为"象"承载"人类渴望沟通"的主旨,有创意--"它"不是"人",也就不可能是"他"。文中作为人的"她"所谓到的人都成了"它"--也就无法沟通了,从而表达作者"人类要积极沟通"的强烈愿望。最后自然段中的"校园",宜更换为"地球村",以彻底抹去写"复杂感情"的痕迹,完全将文章的主旨升华到"健康感情"上来。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从认识论上说,它重视以形上学的"负的方法"觉解不可言说的神秘的"大全",由此敬畏无限与自然,从而有效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创造了理论条件;从价值论上说,它认为"大全的自然具有最高的主体性",主张人应"事天",重新赋予了自然以内在价值;从审美体验上说,它欣赏程朱理学那样对自然和世事的坦然和顺应,同时又注重亲和和顺应的主体性,这些观点成为了抑制人类扩张性主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说"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也曾说过:"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它无处不在。一切人类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切领域,数学  相似文献   

4.
李康 《教育艺术》2008,(2):50-51
语文是人类文化精粹的聚合,教学是对这种文化精粹的释放与传递,它面临的是所有的教育个体。这里的"人文",不同于语言界传统的"道"及"思想性",它是一个超阶级的人类的概念,它的着眼点是人、人性,通过语文教学的手段,完成人的发展与人的和谐。从对学生的人文作用而言,语文教学具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陶冶价值。  相似文献   

5.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就阐明了"实践"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存在方式,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认定:"地上粗糙的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诞生地",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是"使人从动物界上升到人类并构成人的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因而物质生产才是决定"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所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熵"原理展现了人类在探索自然界过程中展现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揭示了在微观世界统一的运作步调下孕育出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自发现象,它折射出人类应用科学知识改造世界的创新思维和人文内涵。在教学中,不仅要有理有据地铺陈"熵变"判据,还要引导学生重新回到真实世界的边线,科学看待、创造性使用"熵理论",使之产生新的社会价值。借助"黄豆实验",试图从粒子运动的角度去模拟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经观察、对比、分析、提炼出其中蕴含的共同特征——"自发""变乱",从而搭建起通往"熵判据"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就是"鸟巢",它是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温馨鸟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  相似文献   

8.
人造太阳     
"人造鸡蛋","人造水晶","人造卫星"……,聪明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思考。2006年,中国科学家率先建成了世界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模拟太阳产生能量。"人造太阳",它可以挂在天上吗?它到底长什么样?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9.
所有的现象因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说人类的生活环境经常在变化。历史时期的地理既然处在经常不断的变化中,那么只想了解它的今天,而不过问它的"昨天"和"前天",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它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今天。区域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区域历史自然地理概况、区域开发与城市、区域历  相似文献   

10.
"文明冲突论"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范式,但由于它仅仅是一个为美国政府处理后冷战时期对外关系的"策论",缺乏人类情怀和平等对待诸文明的心态,从而导致结论的偏误。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新理论超越"文明冲突论",给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直面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以价值理性超越工具理性,以全人类视野超越西方视野,以和合思维超越对立思维,以世界历史逻辑超越国家民族历史逻辑,以"五位一体"架构超越单一"文明决定论",全面超越文明冲突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加强经典教育,就是要强化今人与初民之间的精神联系,它的根本意义在于,让我们回溯人类最初的生命精神,从而获得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命滋养。经典本身代表着人类的优良经验,乃是人类记忆的结晶。经典教育本身意味着唤醒我们对人类优良经验的"记忆",或者说把人类的"记忆"植根于个体之中。个体的成长过程乃是分享人类成长经  相似文献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母体",着眼人类发展与世界前途,旨在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它以传统文化中的"恕、中、和"处世之道为底蕴和支撑,是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延续和发展,实现了对"民惟邦本"治理理念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史东云 《小学时代》2014,(Z2):54-57
<正>2011年2月18日,超级电脑"沃森"打败人类站在了与人类智力竞赛的最高领奖台上。"沃森"的胜利让许多人想起了它的前辈"深蓝"——1997年,"深蓝"以绝对优势打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一些科学家相信,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认为,在未来,人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是第一,是没有(谁)能比得上的.追求"最",人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业绩才能更加辉煌.追求"最"的精神,就是勇于拼搏的精神,就是努力抗争的精神,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听、说、读、写"在语文或英语教学中常见,在数学教学中很少提到,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它的作用不可小视.这是因为人类直接获取外在信息的手段就是"听"和"读",人类传达信息的手段有两种,即:"说"和"写".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一场新的心理学研究思潮,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抛弃了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过度关注消极、病态的研究路线和模式,转而关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品质,注重普通人潜能的发挥、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帮助人们更快乐、更成功、更健康.它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关注疾病或者健康的科学,同样也是一门关注人类幸福、快乐与发展的科学.从"消极"到"积极",可以说是心理学界的"弃暗投明",指引着每一个普通人都尝试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的类存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上,首先应当厘清"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特定含义,跳出孰为"中心"的思维误区.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完全无视人对其他生命的依赖性,完全不考虑环境承受能力的生存观和发展观.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阈值是:不能毁灭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条件,这个极限使人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界中心.人在自然面前应持"人的类存在主义",它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基础,在自然、社会、思维三个领域实现自由的生存观和发展观.其实现路径是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继在物种关系方面实现从动物界的提升之后,完成在社会关系方面从动物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浅谈亚健康     
人类的健康观是社会文明的综合体现,它是随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的.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疾病称为"第二状态",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健康是一个整体的发展的综合概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否定的辩证法,它指明了环境伦理学两大学派从"分殊"走向"统一"必要性与可能性: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互为"对象"的,双方都必须从其"对立面"那里"确证"并"直观"自身;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现实性"与"感性"的外化形式;建构"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环境伦理学"发展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形而上观念的欲求。许多部门在利用和扩大它的应用价值时之所以开发出惊人成果,主要是因为它引起了人们共鸣的满腔情愫。马克思曾说:"热忱、激情是人类向他的对象拼命追求的本质力量",譬如演讲者要把听众奉为心理关注对象,要引起听众的热烈响应是演讲成败的关键。广告词对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划一道惊天长虹,殊目骇人。总之,一切经济物质的渠道矛头直接指向"人类心理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