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其无与伦比的文化地位决定了它在地方高校“区域文化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河洛“礼乐文化”“大一统意识”“丝路文明”“河洛郎”等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河洛地区的文化遗址与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等构成丰富多样的育人载体。以研学共进提升文化育人的协同能力,以空间共建拓展育人场域,以成果共创创新文化表达,有效建构河洛文化育人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2.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雨花英烈精神的育人价值为大学生“强筋壮骨”,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转变思路:教学目标变“强塞”为“融入”,学习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感受”,教学方法变“单一”为“多样”,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理论课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文化使命应明确指向教育的根本宗旨——育人。大学文化通过建构、内化、升华的作用完成育人的过程。凝练精神文化、培育学术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打造物质文化、倡导行为文化等是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履行文化育人使命的重要途径。对高职院校而言,坚持大学文化建设,从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将可以在“文化育人”方面有所作为。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即已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标志性载体。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之一,篮球运动给广大爱好者展示了它的力与美。同样篮球运动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更重要源于其教育意义。当“物本位”理念逐渐被“人本位”理念取代,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和谐的育人夺标新理念,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教育本质。  相似文献   

5.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人才队伍的殷切期望,也是农业人才的本色特质和基本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类高职院校尤其应该发挥优秀农业文化在思想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中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优秀农业文化育人功能的内涵及意义,并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为例,探索了涉农大学生“一懂两爱”使命与责任教育的实施路径,构建了具有“三农”特色的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代教育已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密不可分的格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实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儿童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从小接受终身教育理念,“社校互动”育人,家庭作为实践场所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在社区教育中凸显特色和优势,在创建学习型社区中体现其内动力、创新力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推进红色文化育人,构建“三红·三共”红色文化育人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情感认同上共情、价值认同上共鸣以及知行合一上共行。教师创新教育内容,创新育人路径,创新育人特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升红色文化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下,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有声、有形和有温度为切入点,探究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构建“1+N”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提供实践性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理念,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立足“大思政课”视域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从办好大课程、建好大队伍、形成大机制三个方面规划育人路径,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非遗蓝印花布进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传承与创新”红帮文化,实施三位一体“全方位”育人的举措,构建三位一体“全过程”育人的路径,推动二位一体“双引领”育人,以期对当下各级学校“非遗进校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围绕武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以及教育资源,依据武术课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把武术课程技术层面与理论层面的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实现“技术传授”和“思想教诲”协同育人的有机整合。研究认为:武术课程思政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武术“思政元素”于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武术课程思政“技术育人”和“理论育人”为核心的教育观,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武术教育思想内在机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加强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注重实验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健全综合素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等举措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江苏大学“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情况,从理念、制度和文化层面对影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的“梗阻点”进行逐一化解,全面保障“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文化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创业者业绩、品格、精神的结晶,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是学校培育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科技素质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的潜在作用和深远意义在于用自身特有的精神文化,为国家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对象“Y世代”张扬个性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理念,拓展校园电视台文化“濡化”育人外的直接育人功能。具体措施如在全校开设电视媒体节目制作、电视创意文化等相关课程,采用校园电视台公司化运行方法辅助实践教学,调动不同专业学生参与校园电视台建设,直接培养电视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宿舍是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针对现行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宿舍文化育人质量提升路径:提升宿舍硬环境,打造品牌文化,以高质高效服务为突破口,多部门协同联动,精准育人加强宿舍育人队伍建设,共同促进高校宿舍文化育人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6.
“学校社会一体化育人机制构建的研究与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中职德育培养目标,结合德育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的德育实施途径,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政府、社会共同育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学校社会育人一体化机制,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7.
1950年全国教育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思想。“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现今的“三全育人”是在“三育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三全育人”各育人环节职责更加明晰,协同激励育人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立德树人”在“三全育人”实践中得到更为深入的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更加深入。目前“三全育人”取得较好成效,但是在育人价值取向、体制机制建设、环境创设等方面仍有深化之必要:需进一步准确定位“三全育人”目标,把握“三全育人”和单向育人之异同;加快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努力营造优良的育人“生态”,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真正完成“立德树人”之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人格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第一,建立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健全的人格包括学生正确的道德思维,道德评价能力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展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  相似文献   

19.
“融”是政府的政策推动路径,其目的是实现高校的自主办学路径的“创”。其发展逻辑是,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协同式融合创新、外部支撑式融合创新,以教育系统的现代化支撑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内部协同式融合创新通过在宏观层面完善高校分类设置、在中观层面融通育人过程和在微观层面融通育人要素实现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外部支撑式融合创新通过兼顾“输血”与“造血”的双轮驱动、平衡“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组织变革和交融“自我保存”与“共同利益”的体系建设,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频发展。在剖析高等教育内外部融合创新逻辑的基础上,提出融合体制优势创新治理体系和融合多维要素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学视角审视教育,“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教育功能的实现机制关键在于“内化”。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决定着大学体育必然体现文化的高层次性特征。“文化”是大学体育的核心内容,只有“文化”的体育才能真正融入素质教育的整体之中。“文化本位”思想的回归是大学体育变革的必然选择,“文化本位”思想是当代大学体育的应有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