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面子观及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建国 《内江科技》2007,28(6):29-29,39
面子观念以及面子措施是中国人生活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面子在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人格维护与完善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探讨大学生的面子观以及他们对面子的维护并寻找教育对策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魏然 《科教文汇》2010,(3):191-192
本文试着从对比中西文化渊源入手,论述了中西文化氛围里对"面子"内涵理解的差异,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观的差异、成因及其言语策略。另一方面,本文论述和研究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子问题在交际过程中应用的区别,对交际效果产生的影响以及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归纳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面子策略的不同运用原则,并从其文化根源上找出相互融合与理解的途径,从而让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掌握和运用面子原则的同时,从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文化价值观重要特征的剖析来发掘隐藏在"面子"背...  相似文献   

3.
赵卓嘉  宝贡敏 《软科学》2010,24(6):89-93
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围绕个人的面子需要及其知识共享意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探索性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现有的面子理论和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个体的关系型面子需要对知识共享意愿影响最为显著,注重基于关系的面子的个体更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知识和技能;(2)能力型面子需要对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关系受到关系型面子需要的中介传导;(3)道德型面子需要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毕冉 《科教文汇》2010,(29):170-171
本文在阐明语用学中的面子理论及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面子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冯桂英 《内江科技》2007,28(4):15-16
本文从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遗产入手,用崭新的视角讨论人际交流规则中的面子理论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性,探索在英汉跨文化交往中如何去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礼貌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作为礼貌理论之一的 面子论在中西方情景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教育体制下考试模式的不同体现的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着从对比中西文化渊源入手,论述了中西文化氛围里对面子内涵理解的差异,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观的差异、成因及其言语策略。另一方面,本文论述和研究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面子问题在交际过程中应用的区别,对交际效果产生的影响以及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归纳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面子策略的不同运用原则,并从其文化根源上找出相互融合与理解的途径,从而让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掌握和运用面子原则的同时,从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文化价值观重要特征的剖析来发掘隐藏在面子背后的文化因素,文章着重指出了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意义以及中国人在移情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宋晓兵 《预测》2012,31(4):9-14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消费者感知面子的概念,并在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跨文化背景下检验了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面子对中美两国消费者的行为意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消费者的面子意识正向调节感知面子与行为意向的关系,面子意识高的消费者的感知面子会对行为意向产生更大的影响,美国消费者的面子意识对感知面子与行为意向的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中国消费者的感知面子对行为意向产生直接影响,美国消费者的感知面子通过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以592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揭示面子意识对知识共享行为、员工创造力既抑制又促进的独特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虽然"怕丢面子"通过知识收集、知识贡献的部分中介机制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但是"想挣面子"通过知识贡献的完全中介机制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支持性的组织沟通氛围在面子意识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我国管理者充分认识面子意识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员工的面子意识因势利导,以提升知识管理的效率和组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的“面子消费”与高端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消费,明确面子消费与高端旅游产品的关系,正确引导消费行为,开发出真正的高端旅游产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杨建红 《科教文汇》2008,(4):161-161
社会交际中,人们以礼相待,相互顾及、彼此尊重对方的“面子”,依据不同社交场合斟词酌句,塑造体面自我形象,营造怡人交际氛围。英语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礼貌策略,维护、提升学习者的正面面子,尊重、降弱其负面面子,同样可以缩小师生角色距离,营造融洽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2.
于欣瑶  郭锦辉 《知识窗》2022,(7):111-1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礼貌现象逐渐引起了语用学家的关注,在戈夫曼研究的基础上,莱文森与布朗提出的面子理论成为保持社会交往秩序基本手段的又一理论基础。同时,组成课堂教学这一以教师话语为主导的特殊社会交往方式的单元——课堂提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师生关系,在课堂提问中恰当运用面子理论,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维护师生双方面子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面子意识为研究视角,构建社群网络关系—面子意识—顾客创新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在线品牌社群互动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对顾客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在线品牌社群成员存在关系型和能力型面子意识,互动关系对关系型面子意识有显著影响,位置关系对能力型和关系型面子意识有显著影响;能力型和关系型面子意识对顾客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证性地探讨面子威胁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对感知价值、面子威胁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将感知价值细分为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感知成本,并通过对397个消费者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感知价值类型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再次,检验了面子威胁在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感知成本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本研究的管理启示、研究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面对"绩效薪酬能否促进员工创造力"这一问题在管理实践中和理论界存在的困惑及分歧,从"面子"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视角,在提炼绩效薪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薪酬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模型和假设,并通过81家中国企业的467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绩效薪酬的信息性通过能力面子压力正向影响员工的创造力,控制性通过自主面子压力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此外,组织支持感和分配公平感在该影响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道歉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礼貌性社会行为。本文试以语用研究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道歉策略在投诉信回函中的运用,探讨在特定交际活动中道歉策略和面子理论语用原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敏 《科学学研究》2013,(3):456-462
将面子观纳入时间压力和创新行为的研究框架,通过情景实验,模拟了时间压力下项目执行者的感知时间压力、面子观与创新行为交互作用的主要过程。实验结果说明,想要面子的观念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积极作用,怕掉面子的观念对时间压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即怕掉面子的观念越强,时间压力和创新行为之间负相关性越显著。项目管理者可以在适当强化想要面子观念的同时弱化怕掉面子的观念,引导员工积极投身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8.
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抱着各自的目的,试图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但是,谈判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本文试从语用学的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出发,并通过分析几个现实生活中谈判的例子,来说明成功运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照顾到谈判对手的情绪,心理状态以及利益,对于谈判达到预期效果的致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差序格局下本土组织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斌 《软科学》2012,26(10):66-70
"差序格局"是儒家文化下的特有社会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人与人之间以"关系"为纽带;高权力距离;"圈内"高信任,"圈外"低信任;在交往过程中,"亲人"、"熟人"、"生人"差别对待,注重"人情"和"面子"。"差序格局"下本土组织主要表现为:组织的非正式性,员工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组织运行中,采用家长式领导;轻规章、制度,重"面子"、"人情"、"关系";组织用人、人员考评和晋升中,能力、关系相互作用。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关系"的正效应,建立中国式团队,重视"人情"、"面子"在激励中的作用,发挥本土组织行为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20.
面子,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也是能力和实力的反映。弱国无外交,实力体现魅力,有魅力自然很风光,有面子。人都爱面子,只是强弱不同。面子在比较中容易被突显,比如先前风光,后来落魄,便觉得抬不起头来;地位相当的人,突然悬殊了,便添了尴尬;本不如自己的,反而做了上司,就表现得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