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语新课标的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拉开了新世纪语教育改革的大幕。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为语教育注入了新活力,这令人备受鼓舞。然而,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真正要去教学时,许多一线语教师却产生了一种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的感觉,以前还会教,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有位语教师说:“新课改我们欢迎,请告诉我们怎么做。”  相似文献   

2.
吴亚群 《现代语文》2006,(10):82-83
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在线学习工具,可以拓宽学生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实践能力。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它越来越得到一线语教师的青睐。不少地区和学校的教师的实践表明,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语课堂教学,应准确把握语学科的特点,合理设计并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才能较好地为语课堂教学服务。具体说来,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教学可谓红红火火,赞美之声不绝于耳,经验之谈层出不穷。但在浮躁的背后,仍有很多的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迷惑不解,语教学改革之路仍“犹抱琵琶半遮面”,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语教学“在理想的天空中飞,在现实的泥泞中爬”,多少有些尴尬。拨开浮躁,去寻找语教学的真谛,是每一位语教师难以释怀的情结。  相似文献   

4.
王秀梅 《现代语文》2006,(12):101-102
“语味儿”,是语教学的本质特性。语课耍上出“语味儿”,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目前在我们的一些语课堂上,出现了一些“红杏出墙”、“为人作嫁”的非语、泛语现象,随着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倍受瞩目的语教学,似乎是在无垠的草原里行走,于一路的奇山异水、繁花似锦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毫不夸张地说,语教学最大的悲哀就是语本体的淡化,失去语独有的真味。那么,我们语教学中的“语味儿”究竟是何以丢失的?又怎样才能找到回归的路?笔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就上述两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期待有识之士补苴罅漏。  相似文献   

5.
李文广 《江苏教育》2005,(5B):10-11
本所探讨的问题主要指向于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的广大的“小学语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语教学中的理念、意识或心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修定的小学《语教学大纲》及其配套小学语教材的推行,小学语教学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在新时期,大纲与教材对其执行——教学一线的教师在知识与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择其能力而言,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教师必备以下几种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从与义务教育阶段语课程标准比较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结构、学生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改革三大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呼唤高中语教师的一系列角色创新,以真正适应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王永辉 《现代语文》2006,(10):19-20
语教科书承载着语课程内容,既是语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字、接受祖国化熏陶的主要材料。它在学生养成语基本紊养、发展智力、形成和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语教科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不幸的是,我们的语教科书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因此遭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社会要求对语教科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回应,国家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讨。本拟就语教科书建设谈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人至大,教师以鲜活的生命,演绎着课改的精彩,生成着教育的精要,也艰辛着探索的心路,历程着反思的蓝缕。特别是一线的许许多多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他们的生命叙述,走在教育的前面,值得我们由衷的咏赞。本期所上的两篇教师叙事研究,就是我们师资栏目为一线的许许多多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的礼赞。也是我们希望一线的许许多多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来稿,交流共享礼赞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选修课正成为语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一位高中语教师,在二至三年内,都将或主动或被动地面对选修课。  相似文献   

11.
作为考试制度的重大改革。去年已有北京、上海、重庆等11省市对语、数、外三科自主命题,今年又增加了山东等三个省市。考试权限下放,体现各地教育特色,引导各地教育因地制宜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2004年高考尘埃落定。2005年命题迫在眉睫,但一线教师对我们的自主命题仍有很多话要说。下面是重庆市一些语文教师和教研员对我市语文自主命题的一些肺腑之言。他们的发言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这是新年的新面孔。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入辅开的关健时刻,面对各种新理念、各种作秀课、各种新提法,不少一线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发出“我们不懂得上语文课了”的感叹。为了更好地引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特别约请知名的权威专家对语文教学作深度剖析,探寻语文教学的根本规律,指明语文表学的前进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张莹  易进 《教育学报》2005,1(2):88-95
关于中学生对语教师性别接受和期待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中学生的性别认知状况,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教师在教学风格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性别差异。依据自编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三所学校的117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对女语教师的接受和喜爱程度高于对男教师;他们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做语教师;但学生对不同性别语教师的期待没有明显差异;遇到过男语教师的同学对语教师的性别期待表现出比较大的灵活性。中学生认为男女语教师在教学优势和教学风格方面有显的差异。因此,就中学生对语教师的性别接受和性别期待的可能影响因素、男女教师在教学优势和教学风格方面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和后果等进行讨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语教师的语言艺术要有很高的要求,语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形象生动、富于逻辑性,并且是真挚富有感情的。  相似文献   

15.
武永明 《现代语文》2006,(10):96-97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课程改革也表现出令人惊喜的一面。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优秀的语教师参与到语研究的行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直接深入到基层指导语教学、实践新的语理论,使语课程改革产生了一种新的研究机制,并且使我们看到了许多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孔文韬 《教育导刊》2004,(19):41-43
评价问题是教育的敏感话题,一线教师尤其关心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换言之,学生、教师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点。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素养,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获得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一线教师从顺利走进新课程到有效实践新课程,一路兴奋和欣喜,而其问自然也少不了他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的思考、反思和探讨。为了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个更直接、更集中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我们特创设了“对话语文教育”栏目。此栏目将邀请语文教研员和广大一线优秀教师,就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重点、热点及疑难问题作深入探讨,我们真诚期待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征途上取得显著成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语教师以教“”而对学生育智、培德、启美,可谓任重道远。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要求语教师多写“下水作”,完成由“纯读”向“兼职作”的转变,将“教学语”推向“实践语”。叶圣陶先生对此曾有精辟论述:“教师善读善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可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叶圣陶语教育论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阅读教学虽然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却没有找到合适而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性学习在今天的语教学中应属于一个新生儿,我们也正在摸索中前进。在语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现代阅读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生,成为制约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尤其是现在的中考,现代阅读题全部出自课外,而且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促使我们语教师格外重视它。可以这样说,解决了阅读理解的问题,语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起来,语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课程知识的选择应是有限度的选择,理想的知识选择形态总是受制于现实所提供的可能性。语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一矫枉就过正的失“度”现象,也殃及教师的语知识:选择,使语课程知识的选择向选择不足与选择过度的两极发展,无视其所应有的阈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