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耕说     
年愈不惑,始知来者可追,复生读写之爱好。数载勤耕不辍,遂得一“耕”字。读书日增,方知史有三耕。三耕者,乃舌耕、目耕、笔耕也。吾将三耕合一,其义益深远矣。吾欲引为座右之铭,以自勉也。吾尝详查史书,始得三耕之源。舌耕者,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曰:“贾逵门徒来学……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口倦,世所谓舌耕也。”此乃以教书谋生也。目耕者,源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下》,书曰:“王韶之家贫好学,尝三日绝粮,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若此,何不耕﹖’王徐答曰:“我尝目耕耳。”此喻读书…  相似文献   

2.
《信陵君窃符救赵》收入现行高中语文第三册。作为传统篇目,其注释多处于义未安。兹提出意见,就教于广大同仁。一、不敢加兵谋魏课本(以下此二字省)注:“不敢用兵侵犯魏国。谋,作侵犯的打算。”究竟是“侵犯”还是“作侵犯的打算”?前后不一致,让人无所适从。且以“用兵”释“加兵”也似欠妥:“用兵”,既可指指挥部队打仗,又可指部置兵力。如果这里的“用兵侵犯”是用来解释“加兵”的话,那末,“谋”字就没有落实。此注之罅漏显而易见。今试解: “加”是侵凌的意思。《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正义引马注:“加,陵也。”陵、凌通。《左传·隐公三年》:“少陵长,小加大。”“陵、加”互见。孔颖达疏:“加亦加陵。”字又作“驾陵”。《左传·襄公十三  相似文献   

3.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统编教材中学语文课本注:“一个男人不耕作,(就)有人受饥饿。之,句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按:此条注释不甚妥当。“之”字不是句中助词,而是代词。“或受之饥”是一双宾语句,“或”字是主语,“受”字是谓语,“之”字是间接宾语,代“一夫不耕”这种情况,“饥”字是直接宾语。全句译为现代汉语是“有人因之受饥”。动词“受”字在这里是“因动”用法,含有“因……受”的意思。间接宾语“之”表示动作发生原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两句话在《管子·轻重甲》中写作“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为,因为)。“或受之饥”与“民或为之饥”意思完全相同,而句式不同。“之”字在句中不是助词,而是代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4.
张志达 《学语文》2002,(4):8-48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何故哉?”其中的“亦”字,历来的高中课本无注,想是认为当解作“也”,其实不然。古汉语申,“亦”可作表承接的副词,有“又”义。《集韵·昔韵》:‘亦,又也。”如《左传·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国语·吴语》:“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逾江五里以须。”《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  相似文献   

5.
(一)“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①。其文云: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以不’原作‘不以’,据一本校改)尚贤”(《墨子·尚贤上》)...  相似文献   

6.
1.薄薄言均为语气助词,多见于上古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刘淇《助字辨略》卷五曰:“薄,辞也;言,亦辞也。薄言,重言之也。《诗》凡云‘薄言’皆是发语之词。”用在动词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诗经·小雅·出车》)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诗经·周南·芣莒》) 山阴柳家妇,薄言出田野。(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  相似文献   

7.
欲探讨婚俗,便不能不谈汉字“婚”。《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据此可知,“婚”是从“女”从“昏”的会意字。为什么,要从“昏”呢?许慎列举了两个理由:一是周礼规定“娶妇以昏时”;二是“妇人阴也”。第二个理由应是中华阴阳五行世界观的认识,而第一个理由则为我们理解“婚”字的文化内涵拓了一条路。何谓“昏时”?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其造字意义为:太阳西下;《说文·日部》:“昏,日冥也。”《周礼》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这应该是当时以日落天…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仍然有不少论者认为,象《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等诗句中的“之”是助词,或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或置于中心词与限定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现象。而笔者认为,此类“之”的词性仍然可以被看作是指示代词,它不仅具有“这样的”、“那样的”意义,而且还常常修饰限定表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充当状语或补语,指示事物性状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自《诗经》以来,以妇女为题材的古典诗歌所描绘的悲妇形象主要有思妇、弃妇、怨妇三类。思妇:这是最常见的古代妇女形象。她们或思念久役于外的丈夫,如《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卫风·伯兮》中的“我”因丈夫在外打仗,竟无心修饰容貌,弄得“首  相似文献   

10.
一、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谋”该如何解释?教材注释为“谋划,商量”。此注释有待商榷。按,《说文》:“虑难曰谋。从言,某声。”朱骏声注:“《尔雅·释言》:‘谋,心也。’《广雅·释诂四》:‘谋,议也。”’可见,“谋划,商量”是其本义。“谋”的意义显然与“心”有关,所以又引申为“谋求,图谋”。《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商君书·画策》:“然民虽有圣智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三句中的“谋”都应作此解。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乡人”《用间篇》:“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乡人”,在《十一家注<孙子>》中,杜牧释为“敌乡国之人”,其余各家,亦均释为“乡人”或“敌国人”;解放后所出之各种注释本则一律释为“乡里的普通人”、“老百姓”或“民众”。这些解释都不确。这里的“乡人”不是“乡里的普通人”,而是春秋时期的地方官“乡大夫”的略称。《仪礼·乡饮酒礼》:“记乡朝服而谋宾介”,郑玄注:“乡、乡人,谓乡大夫也”,就是明证。乡大夫这种官,当时各国都有设置。齐国称为“乡良人”,  相似文献   

12.
联绵词有一些特殊用法,与它被公认的一些性质抵牾甚多,如拆开使用或单用一字来表示整个联绵词的意义(《诗·邶风·燕燕于飞》:“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王逸注:“豫,犹豫也。”),或将联绵词的两个音节颠倒先后次序使用(《老子》:是谓无状之物,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早就引起过前人的注意。对此,一般的解释是:这是韵文中特有的、为适应声律要求而临时变通的用法,似乎从无异议。然而,这种解释并未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些现象在散文里那些与声律关系甚少的语境中亦时有出现,例如: “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倦领以王天下者。”高诱注:“鍪,头著兜鍪帽也。”《吕氏春秋·审应览·精谕》:“海上之人有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里引有陶渊明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民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本把“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释译为“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此注不全,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用意,问题出在“亦”字。《古书虚字集释》注“亦”犹“或”也。“或”古读若“域”,与“亦”为双声。《列子·力命篇》:“故贵之或不生,践之或不死,爱之亦不厚,轻之或不薄”,“亦”与“或”为互文。左思《招隐》:“纤鳞亦浮沉”五臣本  相似文献   

14.
道路指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这个词出现较早。《周礼·夏官》:“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古代表示“道路”的词常见的有: 《说文》:“道,所行道也。”徐承庆注:“道,人所行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本义是道路。《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  相似文献   

15.
《尚书·周书·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的注释,自《伪孔传》至孔颖达《正义》,都不得其确诂。本文根据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考之于先秦古籍,及受前贤的启发,认为敬寡即矜寡,属妇即蜀妇,亦即妇。同时,指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改从今声的矜字为从令声的字,昧于三等《侵韵》不能通三等《真韵》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释冥(力女)     
卜辞有“(?)”字,余释为冥。有“(?)”字,余谓《说文·丸部》有(?)字,即“(?)”之讹。卜辞言冥、言(?),恒连文而不单见,其上文必言妇某。其首见于经典中者,字作黾勉。《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又“黾勉求之”;《小雅·十月》:“黾勉从事”;《云汉》:“勉黾畏去”。在《诗》三百篇中凡四见,而毛《传》郑《笺》俱匮确释。而黾勉语转字变为(?)俛:《文选·陆士衡文赋》:  相似文献   

17.
“氓”者,“民”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诗中“氓”字该作何解释? 许慎《说文解字》对“氓”字下注“民也”。这种解释沿袭至今。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郑天挺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  相似文献   

18.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转注”和“假借”都是“六书”中的一书。转注假借不明,六书难明。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章太炎说:“或言六书始于保氏,殊无徵验。《管子·轻重戊》曰:‘伏戏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经典九数见名则始保氏。保氏非作九数,知亦不作六书。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火耕水耨一直被视为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南方地区颇具特色的一种水田耕作方式。最早将南方水稻耕作特征概括为火耕水耨的是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同书《平准书》、《汉书》的《武帝纪》、《地理传》以及《盐铁论·通有篇》等,都有相同的表述,甚至《晋书·食货志》、《隋书·食货志》仍然记载着:“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生”。由于火耕水耨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最原始的水田耕作方式,甚或与原始的刀耕火种等同起来,因此人们将其视为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